视频矩阵教程

数字视频矩阵
                        

  

  

安防全新概念-数字视频矩阵
摘要:本文介绍了视频矩阵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对数字视频矩阵相对于模拟视频矩阵的优势做了重点分析了,并详细描述了基于DS4002MD矩阵解码卡的数字视频矩阵解码方案。
关键字:视频矩阵
数字视频矩阵 DVR DS4002MD矩阵解码卡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软硬件水平的提高,不断有高性能的DSP和高速的总线得到应用,使基于数字技术的视频矩阵方案能够得以实现。海康威视近期将在板卡产品线上推出一款新的型号:DS4002MD,即矩阵解码卡,并基于这款产品,海康威视提出数字视频矩阵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海康威视认为,数字视频矩阵将是安防业中新兴的一个热点,也将是视频矩阵以后的一个发展趋势。
一、视频矩阵的基本概念
1
.视频矩阵的基本功能和要求

作为视频矩阵,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实现对输入视频图像的切换输出。准确概括那就是:将视频图像从任意一个输入通道切换到任意一个输出通道显示。一般来讲,一个M×N矩阵:表示它可以同时支持M路图像输入和N路图像输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必须要做到任意,即任意的一个输入和任意的一个输出。
另外,一个矩阵系统通常还应该包括以下基本功能:字符信号叠加;解码器接口以控制云台和摄像机;报警器接口;控制主机,以及音频控制箱、报警接口箱、控制键盘等附件。对国内用户来说,字符叠加应为全中文,以方便不懂英文的操作人员使用,矩阵系统还需要支持级联,来实现更高的容量,为了适应不同用户对矩阵系统容量的要求,矩阵系统应该支持模块化和即插即用(PnP)的,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视频输入、输出卡来实现不同容量的组合。
矩阵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多功能、大容量、可联网以及可进行远程切换。一般而言矩阵系统的容量达到64×16即为大容量矩阵。如果需要更大容量的矩阵系统,也可以通过多台矩阵系统级联来实现。矩阵容量越大,所需技术水平越高,设计实现难度也越大。
2
.视频矩阵的分类
按实现视频切换的不同方式,视频矩阵分为模拟矩阵和数字矩阵。
 
模拟矩阵:
视频切换在模拟视频层完成。信号切换主要是采用单片机或更复杂的芯片控制模拟开关实现。
 
数字矩阵
视频切换在数字视频层完成,这个过程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数字矩阵的核心是对数字视频的处理,需要在视频输入端增加AD转换,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在视频输出端增加DA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视频切换的核心部分由模拟矩阵的模拟开关,变将成了对数字视频的处理和传输。

二、数字视频矩阵简介
1
.数字视频矩阵的分类
根据数字视频矩阵的实现方式不同,数字视频矩阵可以分为总线型和包交换型。
总线型数字视频矩阵
顾名思义,总线型数字矩阵就是数据的传输和切换是通过一条共用的总线来实现的,例如PCI总线。
总线型矩阵中最常见的就是PCDVR和嵌入式DVR。对于PCDVR来说,它的视频输出是VGA,通过PC显卡来完成图像显示,通常只有1路输出(1块显卡),2路输出的情况(2块显卡)已经很少;嵌入式DVR一般的视频输出是监视器,一些新的嵌入式DVR也可以支持VGA显示。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它们都可以实现1路视频输出(还可以进行画面分割),可以把这两款产品当作视频矩阵的一个特例,也就是一个只有1路视频输出的特殊情况。


                     PCDVRPCH卡、HC卡)构成的总线型数字矩阵
包交换型数字视频矩阵
包交换型矩阵是通过包交换的方式(通常是IP)实现图像数据的传输和切换。包交换型矩阵目前已经比较普及,比如已经广泛应用的远程监控中心,即在本地录像端把图像压缩,然后把压缩的码流通过网络(可以是高速的专网、internet、局域网等)发送到远端,在远端解码后,显示在大屏幕上。包交换型数字矩阵目前有两个比较大的局限性:延时大、图像质量差。由于要通过网络传输,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延时,同时为了减少对带宽的占用,往往都需要在发送端对图像进行压缩,然后在接收端实行解压缩,经过有损压缩过的图像很难保证较好的图像质量,同时编、解码过程还会增大延时。所以目前包交换型矩阵还无法适用于对实时性和图像质量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包交换型数字矩阵
三、数字视频矩阵优势分析
成本优势:视频矩阵和DVR合二为一

采用数字视频矩阵方案,只需一台设备就可以同时实现视频矩阵和DVR的功能,大大的节省了成本。对矩阵的控制和DVR的控制集成在一起,方便灵活。如果采用模拟矩阵,至少需要一台矩阵主机和一台DVR主机,安装调试复杂,除了DVR的成本外,还要为模拟矩阵付出高额的成本。此外,对于模拟矩阵的控制,可能还需要外接其他设备,比如显示设备、矩阵控制器,矩阵控制键盘等,有些复杂的功能甚至需要专门的PC机来进行配置。模拟矩阵的方案还需要视频信号的分配、复用设备来实现DVR的录像功能,而采用数字矩阵,则只需在DVR的基础之上,增加简单的矩阵模块即可,成本相对低廉,且数字矩阵、录像系统的集成度高,稳定性增强,也降低了以后维护的成本。
功能优势:配置灵活,功能强大,简单易用
在模拟矩阵+DVR方案中,矩阵和DVR各自为政,需要分别控制,模拟矩阵提供的操作方式复杂,易操作性很差,且功能单一,如果要实现比较复杂的功能,需要很繁琐的操作流程;而采用数字矩阵,通过一个控制平台即可实现对切换矩阵和DVR的同时控制,操作界面可由二次开发商在WindowsLinux下自由开发,可以根据自己客户的需求定制应用程序,定制各种功能,所构建的系统,完全取决于开发商自己的软件。
在数字矩阵中,基于对图像的数字处理:可以在实现视频切换的同时,对图像进行很多处理,比如叠加字符、叠加图像,区域遮盖等,这些都是目前DVR所普遍具有的功能,但是对于模拟矩阵,由于它的核心是基于模拟信号的处理,在面对这些功能时,则显得力不从心。这里以字符叠加功能为例,模拟矩阵往往需要外接字符叠加芯片来实现,通常只能实现ASCII码也就是英文字符的叠加,而能够实现汉字叠加的模拟则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同时支持简体、繁体,甚至日文了。至于图像叠加等功能,在模拟信号层基本是无法实现的。
数字矩阵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图像显示模式。传统的模拟矩阵只能进行最简单的1:1的图像输出;而数字矩阵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实现N→1(通过对图像的缩放处理,可以实现多路图像在一个窗口显示)1→N(一个输入图像同时在多个输出端显示)的显示方式,甚至是画中画等高级功能。
最后是系统稳定性,数字矩阵+DVR的方案,系统集成度高、功耗低,稳定性高;而采用模拟矩阵方案,由于需要多台设备,出问题的概率则大大增加。
潜力:发展空间巨大
模拟矩阵控制系统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其产品的结构和功能在近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内,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可挖掘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
而数字矩阵则完全不同,目前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前途广阔来形容。首先,随着硬件性能的提高,在高速总线方面:66MPCI总线已经很成熟和普及,比如PCIE或其它的高速串行总线也不断的提出;在芯片技术上:已经出现了600M720M甚至是1GHz的高性能DSP,可以说,得益于硬件平台性能的不断提高,必然使数字矩阵的功能不断的提升,不断的向高端发展。与此同时,软件的进步同样不可忽略,不断有新图像的压缩、处理算法提出,图像压缩的效率不断提高,也不断有更复杂、更智能的图像处理算法得到应用,比如智能的移动检测、智能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车牌识别、签名识别)目前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应用,这些更高层次的图像处理技术,利用目前硬件平台,已经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数字视频系统中。因此随着软、硬件水平的的飞速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矩阵的发展空间会非常广,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在功能上必然会全面超过模拟矩阵。
二次开发简单、便捷
和以前的H卡和D卡分别使用各自的SDK不同,新的SDK将同时支持H卡、HC卡和MD卡。只需通过一个SDK即可以同时实现编码、解码、和矩阵控制,新的SDK中编码、解码部分和原有SDK中的编码、解码部分兼容,用户只需增加矩阵控制部分即可,极大的降低了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的复杂性。同时:H卡、HC卡和MD卡可以混插,便于对现有的工程进行维护和扩展。
四、海康威视的数字视频矩阵解决方案
我们的数字视频矩阵解决方案是基于海康威视已经推出的HC系列压缩卡和即将发布的MD系列矩阵解码卡来实现的。HC卡负责系统的录像、预览、网络传输功能,这部分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而MD卡是实现视频矩阵的关键,MD卡在实现原有解码卡的全部功能外,增加了矩阵输出,实现了视频矩阵功能;同时MD卡也可以独立于HC卡,只做硬件解码卡使用,通过网络连接到远端的视频服务器,即可以是海康威视的板卡也可以是嵌入式设备,构成网络视频矩阵,这一点和原有解码卡相同,但新的MD卡在功能上和D卡比较,会有很大的扩充,比如,解码路数大大提高,原有D1DSP只能解1路,现在则至少可以解4路。同时具备多窗口画面分割功能,用户可以对解码图像做任意组合输出。新增加的同步功能,可以在各路解码器之间实现同步。
1
DS4002MD卡主要参数
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2000/XP,Linux
作为矩阵使用:
每块卡支持2路矩阵输出,可稳定支持4路。
配合HC卡使用,可实现64×4的视频矩阵,同时保证64路实时压缩。
作为解码使用:
解码功能和原有解码卡完全兼容。
每块卡支持4路解码(实时解码4CIF42CIF24CIF),2路模拟输出,最高可支持64路解码,32路模拟输出。
2
DS4002MD典型方案
组建本地视频矩阵、实时录像系统
在该系统中,由HC卡构成64DVR系统,这和目前的板卡方案完全相同,另外增加了2MD卡完成4路模拟输出,实现视频矩阵功能。


                一个64×4的数字视频矩阵+实时录像系统
组建网络矩阵
16DS4002MD组成网络矩阵,同时支持64路网络解码和32路模拟输出。


                        32路视频输出的网络监控中心

第六代网络化设计方案

 

 

 

XXX项目

网络化广播系统

设计方案

 

 


武汉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www.whdsppa.com

联系人:杨斌、027-84596686.13343486686

 

目录

一、 基本概况    3

二、 广播系统设计依据    3

三、 广播系统设计思想    3

1)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3

2)科学性和规范性    4

3)安全性和可靠性    4

4)音质优化    4

四、 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4

1)用户需求    4

2)设备选型    5

1、网络化广播与传统广播的对比:    5

2DSPPA网络化广播的优势:    5

3)实施后的效果    5

4)功能的实现    6

五、 广播系统设备清单    8

六、 主要设备的介绍    9

七、 大冶文体局广播项目公共广播系统服务承诺    25

八、 产品品牌简介    26

1)DSPPA(迪士普)公共广播品牌综合状况    26

2)选择DSPPA公共广播的十大理由    26

九、 DSPPA(迪士普)公共广播系统产品资质文件    32

 

 

 

  1. 基本概况

    XXX项目公共广播系统主要对每层公共区域进行背景音乐、业务广播和消防广播,每分区需要能独立控制,同时要求集中管理。根据广播系统的这一要求和实际情况,我们将按照”统一规划、讲究实效、安全可靠”的原则,确立该系统的解决方案。在自然分区和功能分区的前提下合理划分控制区,进行分区和集中控制。在设计上采用先进的数字传输技术代替模拟传输技术,而且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人性化的管理功能,在设计广播系统时,采用覆盖率高、技术成熟、质量可靠的音频设备。先进的数字传输技术,以保证广播的高效性、可靠性、稳定性。

  2. 广播系统设计依据

    本方案依据用户对背景音乐及业务广播系统实际使用要求,按有关国家标准为依据,并且加入本公司的经验而设计: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

    《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GB/T15485

    《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89

    《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GJ/T16-92

    《民用建设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GBJ50166-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验收规范》GB 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GB 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底低压电器施工验收规范》GB 50254-96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 1419-93

  3. 广播系统设计思想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作为设计依据,结合贵方的需求,用最佳设计方案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使系统功能和指标达到国外/国内同类型系统的先进行列,使我们的总体设计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本系统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以使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故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求,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前瞻性和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性不仅充分保护了甲方的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本设计对此均作了充分的考虑,预埋了必要的管线,预留了各种接口,极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2)科学性和规范性

    公共广播系统与一般音响系统不同,是一个先进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从系统设计开始,包括施工、安装、调试直到验收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工作。最后提交正规的测试验收报告及全套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供甲方存档。特别作为政府拨款项目,必须确保整个工程经得起各方面的和较长时间的严格考验。

    3)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共广播系统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效果、外部形象和投资回报,因此系统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本方案以充分考虑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中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并从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以及对甲方人员的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必须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本方案选用的所有主要关键设备,均取得该设备的生产厂家或代理商的授权证书,并承诺在工程设备的提供、技术支援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容后附上授权证书)这一点是国际国内工程招标项目重点考核的关键条件之一。

    4)音质优化

    以音质为设计的核心,要达到这一目标设备的选用为首要条件,我们在这里所选用都是高保真产品,并配合先进合理的系统设计保证了音质的优化。

  4. 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1)用户需求

    XXX项目按照基本的区域和殿厅个数进行分区,共划分28个分区,要求任意分区能同时播放不同音乐,在寻呼找人、找物、发布信息等上达到全方位高质量的广播效果,实现定时播放背景音乐、远程广播、紧急广播,以营造良好的氛围。

    具体功能要求如下:

  5. 自动定时播放背景音乐,实现无人值守。
  6. 任意分区可以播放不同的音源节目。
  7. 每个分区可直接连接本地音源设备进行本地广播。
  8. 在广播室安装寻呼话筒可对任意分区或全区进行讲话,并且具有优先级。
  9. 管理员在办公室可通过电脑对广播系统实现远程操作和控制。
  10. 系统可监听任意分区目前所播放内容和音量大小。
  11. 紧急广播信号具有最高优先权,系统在接收到紧急信号后自动实现相应分区的报警,同时调整音控器到最大音量。

    2)设备选型

    根据XXX项目的使用环境和功能要求,本方案拟采用DSPPA网络广播系统。

    1、网络化广播与传统广播的对比:

    传统的广播普遍采用音频或调频方式;音频广播受到电压、功率、阻抗等因素影响,传输距离短,频率低,容易受干扰,系统扩展性差。调频广播在调制解调中容易引入噪声,设备老化、频点偏移也会导致信号失真。基于音频和调频传输的可控制智能广播,受传输方式的限制,缺乏独立自主的节目源,导致广播功能不能满足个性化的应用需求。而网络广播系统在物理结构上与标准IP网络完全融合,采用终端式结构、数字信号传输,能在广播终端重现高保真的音源信号,不仅实现无传输对音质造成的损害。并借助IP网络的优势,突破了传统模拟广播内容的局限、空间局限和功能局限。网络广播系统不仅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模拟广播系统,更为音频广播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DSPPA网络化广播的优势:

    DSPPA网络化广播以局域网为主要媒介,采用先进的组播协议进行传输,在广播主机和每一接收终端之间实现点对多点的网络连接。主机同时给多个的广播终端传输数据时只需发送一份的数据包即可。它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减少了延时,同时降低了骨干网络出现拥塞的可能性。

    3)实施后的效果

  12. DSPPA网络化广播可最多设置1000个分区,每个终端可以播放不同的节目,互不干扰。
  13. 网络寻呼话筒具有优先功能,能使被寻呼分区的背景广播进入默音状态。寻呼完毕后,继续其背景广播的播放。
  14. 可在局域网内任意一台电脑上安装控制软件,可远程上传歌曲、远程控制整体系统的操作。
  15. 系统可按预先编制的程序运行,实现无人值守。不同分区可以单独定时,不同分区可以在同一时刻播放不同的节目。
  16. 系统能够将来自其他音源的节目实时采集存储到服务器,并同时转播到指定区域,其中采播源可以是其他商用或自用电台、录音机、卡座、CD播放器、MP3播放器、麦克风等;系统还支持多音播出,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编排多个广播。
  17. 系统可对任意分区监听其播放内容和音量大小,以便及时调整分区音量大小和播放内容。
  18. 广播终端可直接连接本地的音源进行播放,形成一套独立的广播系统,方便本地广播。
  19. 各个网络广播终端带有点播功能,方便工作人员从服务器上选择播放内容,并受广播中心机房远程统一控制;也可直接连接本地音源播放,形成一套独立的广播系统,方便本地广播。
  20. 紧急广播信号具有最高优先权,系统在接收到突发事件的紧急信号后自动调整音控器到最大音量并且向需要报警的分区及其选定的邻区发送报警音。

    4)功能的实现

    背景音乐广播的实现:音源部分主要由CD机、调谐器和主机内置音乐库组成,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局域网传输到各播放终端,可以根据要求进行选区或全区的广播,达到背景音乐广播的实现。

    根据GB 50526-2010标准3.2.4 规定: 背景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表3.2.4 背景广播系统的其它应备功能

    级别

    其它应备功能

    一级

    编程管理,自动定时运行(允许手动干预);具有音调调节环节;矩阵分区;分区强插;广播优先级排序;支持远程监控

    二级

    自动定时运行(允许手动干预);具有音调调节环节;分区管理;可强插

    三级

    ——

     

    业务广播的实现:网络寻呼话筒MAG6588具有优先权限,通过网络寻呼话筒可以对任何一个区、多个区、全区进行寻呼,能使被寻呼分区的背景广播进入默音状态,寻呼完毕后,继续其背景音乐的播放。

    根据GB 50526-2010标准3.2.3规定: 业务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表3.2.3 业务广播系统的其它应备功能

    级别

    其它应备功能

    一级

    编程管理,自动定时运行(允许手动干预)且定时误差不应大于10s;矩阵分区;分区强插;广播优先级排序;主/备功率放大器自动切换;支持寻呼台站;支持远程监控

    二级

    自动定时运行(允许手动干预);分区管理;可强插;功率放大器故障告警

    三级

    ——

     

    紧急广播的实现:全区报警:当需要发布灾害性警报时,强行按下前面板右下角的全告警按钮,MAG6182网络媒体矩阵主机做到一键到位。分区报警:网络报警联动终端MAG6416与网络主机连接,终端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系统自动实现相应分区的报警,可实现N±或N±6临层报警功能,同时调整音控器到最大音量。达到报警功能的实现。

    根据GB 50526-2010标准3.2.5规定 紧急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公共广播系统有多种用途时,紧急广播应具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在手动或警报信号触发的10s内,向相关广播区播放警示信号(含警笛)、警报语声文件或实时指挥语声。

    以现场环境噪声为基准,紧急广播的信噪比应等于或大于12 dB。

    级别

    其它应备功能

    一级

    具有与事故处理中心(消防中心)联动的接口;与消防分区相容的分区警报强插;主/备电源自动切换;主/备功率放大器自动切换;支持有广播优先级排序的寻呼台站;支持远程监控;支持备份主机;自动生成运行记录

    二级

    与事故处理系统(消防系统或手动告警系统)相容的分区警报强插;主/备功率放大器自动切换

    三级

    可强插紧急广播和警笛;功率放大器故障告警

     

     

  21. 广播系统设备清单

    另附

  22. 主要设备的介绍

  23. MAG6182网络化主机

  • 10寸大幅彩屏,触摸屏和触摸板操控;
  • 采用钥匙开关,确保系统更安全和稳定;
  • 强大的广播矩阵,内置大容量节目源空间,可根据用户需要定制节目源;
  • 一键触发全区告警和手动告警功能;
  • 分区监听功能,对分区终端的播放状态和音量大小均可实时监控操作;
  • 分区寻呼功能,可在主机上直接对分区进行寻呼;
  • 新增分区可以自动添加显示,无需设置和重新启动主机;
  • 自动屏保功能,节能运行;
  • 具有录音功能,用户可以自己制作节目源,可以通过本机录制,也可从远程控制电脑上复制;
  • 定时控制功能,可在本机编辑定时点,也可从电脑下载定时点到本机执行;
  • 具有4个独立的音频输入通道,2个辅助混合音频输入通道;
  • 本机装有内置CD播放器,自创的CD播放器控制界面;
  • 可利用网络寻呼终端来扩展音频输入通道;
  • 一共可设置800个分区。

     

    技术参数:

    型号

    MAG6182

    屏幕尺寸

    10.4寸液晶屏

    操控方式

    触摸屏/触摸板

    工作环境

    环境温度:5-35ºC; 相对湿度:≥75%; 气压:86-106kpa

    定时电源带载能力

    单通道电流:2A

    系统音频信号信噪比

    LINE: >70dB; MIC: >60dB

    系统音频信号失真度

    1kHz<0.5%

    系统音频信号标准输入电平

    LINE : 300mV; MIC : 5mV

    系统音频信号标准输出电平

    0dBV

    功率输出方式

    70V、100V平衡输出

    不失真输出功率

    10W

    自身耗电量

    AC 220-240V/50-60Hz/150W

    尺寸

    484×406×308

    毛重

    33.7kg

    净重

    24.5kg

    系统软件

    网络化广播系统软件包。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仿冒。

     

     

     

  1. MAG6000远程控制软件


    产品功能特点:

  • 支持100/10Mbps自适应TCP/IP网络传输协议;
  • 支持正版windows xp操作系统;
  • 一个注册码与网络化主机绑定,一个系统上可安装多个远程控制软件。
  • 具有网络化主机现场操作的相同权限。
  • 可远程传输节目文件。
  • 可远程操作网络化主机软件的内容。
  • 实时性强,延时少。
  • 具有登录密码保护功能。
  • 一台PC电脑上,可同时远程登录多台网络化主机。

    工作稳定可靠。

  1. CB100紧急话筒

    功能:

  • 使用方便,适应不同需求;
  • 支持终端即插即用;
  • 全方位动态MIC;
  • 输入阻抗为600Ω。

     

  1. DSP406监听音箱

    功能:

  • 优质纤维板制造,箱振小,声音清晰、明亮;
  • 重2 kg,自备横、竖两种悬挂孔,安装方便;
  • 工作电压70/100V,功率5-10W;
  • 灵敏度91±2dB,最大声压级101±2dB,有效频率范围80Hz-18kHz 。

     

    技术参数:

    端子-功率-线路电压

    70V

    100V

    红—-黑

    5W

    10W

     

     

     

     

     

     

     

  1. MAG6416 16路网络化报警终端

  • 本机为网络化公共广播系统与消防中心之间的接口。
  • 当接收到由消防中心发来之警报信号时,会自动激活DSPPA网络化公共广播系统相应工作区进入强行插入紧急广播状态。
  • 强插激活区可局限于事故区,也可伸展至若干个邻区,由网络化主机预编程确定。
  • 每台机可控制16个区,通过主机设置,每个区可有上下多个邻区被同时激活。
  • 同一系统可以有多台机连接于网络,可任意扩展控制区域。
  • 红外线遥控器设置IP地址。

     

    技术参数:

    通道数

    16, 可扩展

    可激活之邻区

    多个,可编程

    逻辑电平

    +5~+24V/0V ,可设定

    保护

    AC fuse×1

    电源

    AC 220-240V/50-60Hz

    外包装尺寸(mm)

    (L×W×H)555×455×185

    机器尺寸(mm)

    (L×W×H)480×375×88

    毛重

    8.5kg

    净重

    6.8kg

     

  1. MAG6588 网络化寻呼话筒

    功能:

  • 最多可控制1000个分区,具有分区一键全开功能。
  • 具有分区寻呼和分组寻呼功能。
  • 支持TCP/IP传输协议,兼容WAN/LAN共享网络。
  • 具有AGC自动增益控制。
  • 七英寸真彩液晶显示屏,图形化界面显示,触摸屏操控。
  • 内置节目播放器,可本地监听主机上的节目源。
  • 具有一路辅助输入通道,一路辅助输出通道,一个耳机监听接口,可实现本地系统扩展。
  • 可查看分区状态信息。
  • 具有运行日志管理和屏幕校准功能。
  • 屏幕背光点亮时间可调,实现节能运行。

     

    技术参数:

    规格

    参数

    额定输出电压

    1.0±0.2V

    MIC输入灵敏度(输出1V)

    50±10mV

    MIC失真度(1Kz/1V)

    MIC:≤0.2%

    MIC增益限制的有效频率范围(±3dB)

    40-20000Hz

    MIC信噪比(30K低通)

    ≥75dB

    MIC AGC起控阀值

    600±50mV

    AUX输入灵敏度(输出1V)

    300±50mV

    AUX失真度(1Kz/1V)

    AUX≤0.1%

    AUX信噪比(30K低通)

    ≥80dB

    AUX增益限制的有效频率范围(±3dB)

    20-20000Hz

    AUX动态范围

    ≥26dB

    监听(对讲语音)增益限制的有效频率范围(±3dB)

    40-13000 Hz

    监听信噪比(对讲语音)

    ≥70dB

    工作电压范围

    AC180-240V

    待机功耗

    14.5W

    电源

    AC220V(±10%)/50Hz

    整机功耗

    22W

    外包装尺寸(mm)

    (L×W×H)555×460×235

    机器尺寸(mm)

    (L×W×H)290×180×80

    毛重

    5.7Jkg

    净重

    2.29kg

     

  1. MP9807C DVD/CD机

    功能:

  • CD/MP3/MP4/VCD/DVD播放功能;
  • 高亮度动态VFD显示,清晰醒目;
  • 具有曲目直选功能;
  • 具有通电后自动播放功能;

    技术参数:

     

    频率响应

    20Hz-20kHz(±3dB)

    信噪比

    90dB

    动态范围

    90dB

    谐波失真

    0.005%

    抖晃

    可测极限之下

    输出电平

    0dBV

    保护

    AC保险丝

    电源

    AC220-240V/50-60Hz

    外包装尺寸(mm)

    (长×宽×高)530×440×195

    机器尺寸(mm)

    (长×宽×高)484×365×88

    毛重

    8.7kg

    净重

    6.9kg

     

     

  1. MP9808R调谐器

    功能:

  • 微电脑控制,数字调谐系统。
  • 全轻触按键控制,VFD显示。
  • AM/FM 各40个电台存储功能。
  • 具有自动搜索存储电台功能。
  • 具有断电记忆功能。

     

    技术参数:

    接收范围

    FM

    87.0MHz-108.0MHz

    AM

    522kHz-1620kHz

    灵敏度

    FM

    16dBμ

    AM

    49dBμ

    信噪比

    FM

    单声道75dB,立体声70dB

    AM

    40dB

    调谐频率步距

    FM

    50kHz

    AM

    9kHz

    中频频率

    FM

    10.7MHz

    AM

    450kHz

    输出电平

    0dBV

    保护

    AC保险丝

    电源

    AC220-240V/50-60Hz

    外包装尺寸(mm)

    (长×宽×高)530×440×195

    机器尺寸(mm)

    (长×宽×高)484×365×88

    毛重

    8kg

    净重

    6.3kg

    1. MP9823S电源时序器

      功能:

  • 按顺序开启或关闭16路受控设备的电源。
  • 可以通过定时器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
  • 插座总容量达4.5kVA。

     

    技术参数:

    电源插座输出总容量

    4.5kVA,20A, 16通道;

    每个插座最大输出为220V,10A。

    定时器控制信号

    交流220伏, 0.01A

    动作间隔时间

    0.4秒-0.5秒

    保护

    AC 保险丝

    耗电

    AC220-240V/50-60Hz/20A

    外包装尺寸(mm)

    (长×宽×高)530×440×195

    机器尺寸(mm)

    (长×宽×高)484×365×88

    毛重

    10kg

    净重

    8.3kg

    1. MAG6801网络播放终端

       


       

       

      功能:

  • 全数字化设计,高保真、语音传输指数高,1U铝合金面板设计,
  • 内置3W高效率监听功放,并带有监听音量电位器与开关;
  • 双网络接口设计,能够手拉手级链,方便机框安装
  • 外置EMC 24V与短路干触点两种强播输出接口
  • 外置一路EMC强插线路输入,一路EMC线路输出,输入音量可调节,
  • 具有8级以上优先级管理功能,本地话筒带有默音电平调节功能,
  • 内置看门狗功能,有效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 网络节目源具有7级以上优先等级管理功能,大致分为背景广播、业务广播、紧急广播 三大类。
  • 高可靠性设计寿命长,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0万小时

     

  1. MP2000、MP2500、MP4000纯后级功放

     


     

     

     


  • 100伏(200伏), 70伏定压输出和4欧平衡输出(不接地)。
  •  5 单位LED 显示器,作状态显示。
  •  RCA插口和XLR插口供方便地实现环接。
  •  输出短路保护并示警。
  •  成系列大功率纯后级可供选择。

     

     

  1. MP300PIII MP600PIII MP1000PIII带前置广播功放

     

     

     

  • 三个话筒输入口,两个辅助输入口,一个辅助输出口,最宜于公共广播。
  • 100V, 70V定压输出和P1输出。
  • 有默音功能,便于插入优先广播。
  • 各通道独立音量控制。
  • 高音和低音音调控制。
  • 5单位LED 电平表,甚易监察工作状态。
  • 输出短路保护并告警。

     

    技术参数:

    型 号

    MP200PIII

    MP300PIII

    MP600PIII

    MP1000PIII

    额定输出

    60W

    120W

    250W

    350W

    输出调整率

    由满载到空载,小于3dB

    输出方式

    P1,70V、100V定压输出

    辅助输出

    ≥1V

    输入

    Mic1,2,3:600Ω, ≤3mV, 不平衡

     

    AUX1,2:10kΩ, ≤300mV, 不平衡

    频响

    50Hz-16kHz (±3dB)

    谐波失真

    <1% at 1kHz , 1/3额定输出电压

    信噪比

    Mic1,2,3:>75dB

     

    AUX1,2:>80dB

    音调调节

    低音:±10dB(100Hz)

     

    高音:±10dB(10kHz)

    保护

    交流保险丝, 直流输出,过载, 短路。

    默音功能

    Mic1 输入覆盖其它输入(衰减0 到 -30dB)

    电源

    AC 220V-240V/50Hz-60Hz

    电源消耗

    120W

    250W

    500W

    650W

    外包装尺寸(mm)

    (L×W×H)520×430×195

    机器尺寸(mm)

    (L×W×H)420×338×88

    毛重

    10.3kg

    10.8kg

    14.8kg

    15.2kg

    净重

    8.5kg

    9kg

    13kg

    13.4kg

     

    13)小型天花喇叭-DSP501


    〓参数规格〓

    型号

    DSP501

    单元尺寸

    4.5″x1

    标准功率

    3W

    最大功率

    6W

    输入电压

    70/100V

    灵敏度(1m,1W)

    91dB

    最大声压级(1m)

    96dB

    频响

    75-20,000Hz

    开孔尺寸

    Ø154-Ø164mm

    尺寸

    80xØ180mm

    重量

    0.8kg

     

    14) DSP6061 壁挂扬声器


    功能:

  • 工作电压70/100V,最大声压级100±2dB,有效频率范围 100Hz-20kHz;
  • 重2.8 kg,自备横、竖两种悬挂孔,安装方便;
  • 优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经久耐用,不变形,不褪色;
  • 扬声器悬边阻尼处理,灵敏度90±2dB,寿命长,声音清晰、 明亮。
  •  


    70V

    100V

    红—黑

    5W

    10W

     

     

     

     

     

    15) DSP158/258室外音柱

     

    功能:

  • 全天候设计,选用防水单元,室内外均宜,寿命长,灵敏度高(92±2dB),声音清 晰、明亮;
  • 重8.5/13/17/23 kg,配有安装支架,安装便捷;
  • 工作电压70/100V,功率30/60/90/120W,多个配接端子,适应不同场合;
  • 最大声压级110/113/115/116±2dB,有效频率范围80Hz-16kHz 。

     

    技术参数:

     

    端子

    功率

    电压

    型号

    DSP158

    DSP258

    DSP358

    DSP458

    70V

    100V

    70V

    100V

    70V

    100V

    70V

    100V

    红—蓝

    15W

    30W

    30W

    60W

    45W

    90W

    60W

    120W

    红—白

    30W

    60W

    60W

    120W

    90W

    180W

    120W

    240W

     

     

    16) MP1118系列机柜

  • 标准化模式,以满足各种需求;
  • 采用高强度钢制可拆装式机柜,最大承载
  •     重量达500公斤;
  • 安装空间8U、18U、28U、38U共4种规格;
  • 机柜内设计4条可调节铝型材槽轨;
  • 底座可着地或安装活动脚轮;
  • 装配简单,方便搬运。

     

     

  1. XXX项目公共广播系统服务承诺

    DSPPA产品售后服务流程图如下:


     

    操作流程说明:

    3年保修期内,当用户所用DSPPA产品出现故障时,作为服务责任人应电话对故障进行初步判断,或前往现场。若确认设备故障的,由本公司售后服务人员填写故障确认单。

    本公司售后服务人员将填写好的故障确认单报请本公司技术部确认。

    公司技术部确认签字后,由本公司售后服务部确定维修或更换。

  2. 产品品牌简介

    1DSPPA(迪士普)公共广播品牌综合状况


    国内生产商: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国内推广中心:广州市声雅音响器材有限公司。

    进入国内市场时间:1991年。

    重点产品:背景广播、校园广播、消防广播。

    行业地位:据知名网站”千家网”排名,国内第一,世界第二。

    国内发展情况:营销服务网点200多家,遍及各省大中城市。

    国际化程度:在世界近30个国家有营销服务网点。

    2)选择DSPPA公共广播的十大理由    

    理由1:突出的品牌效应

    标志性工程招标指定DSPPA为参考品牌。用户直接指定采用DSPPA产品,拥有其他品牌无法比拟的众多样板工程。专业媒体排名名列前茅。

    理由2:卓越的性价比

    —国际品牌,本土价位。品牌和技术源于美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登陆中国大陆,致力于汉化、本土化、中国市场化,成为最先通过大陆市场各项认证的国际品牌。国际化管理,本土化经营,和其他国际品牌相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和适应性。综合竞争力领先于同行。

    理由3:领先的设计理念,专心专业

    ——全心全意,DSPPA专业研发生产公共广播。思路源于市场,单超于市场。

    ——产品总是引导潮流:从经典产品系列,到MAG智能化、MAG智能化、MAG网络化、可寻址产品。灵活配置,各取所需。

    ——小到几千,大到百万,总有一种系统为你准备。产品体系完善,满足不同需求。

    ——选择DSPPA,就拥有了公共广播全套方案。

    理由4:完整的产品链条

    四大系列,200个品种,近350个型号。顾客想到的,甚至想不到的,DSPPA都会有。

    产品线宽度:音源、功放、周边设备,扬声器,一体化广播设备,智能化广播中心,网络化广播中心,可寻址广播中心,数字对讲系统。涵盖公共广播全系列产品,提供全套配置。

    产品线深度:每种产品类别,提供多种选择。如:音源包括CD、卡座、收音、固化数码音源等等;广播功放30多个型号,从30W到2000W;周边设备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60多个型号,涵盖矩阵分区、报警、电话转接、主备切换、程序定时、时序、避雷……等功能;广播扬声器多达100余中,从经典到豪华,从室内到全天候,从写字楼到园林草地,应有尽有。

    理由5:尖端独创产品

    MAG 智能化广播中心

    ——虚拟集成、智能控制、引导潮流。

    MAG网络化广播中心

    ——网络连通、双向互动、世界领先。

    ADR可寻址广播中心

    ——灵活控制、总线传输、编码分割。

    理由6:成熟的制作工艺

    外观标准

    ——从开发立项、开发输出、样品成型,都经过各级技术人员、销售人员、顾客代表,甚至公司文员的评判认可,才能投入量产。

    内在工艺

    ——十年的工艺技术积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员工主动将品质细化到每个生产流程。

    理由7:全方面质量保证,各项认证,领先同行

    扬声器防水认证——全国同行唯一。

    3C国家强制性认证——全国认证最早,认证型号最全面。

    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同行最早。

    长城认证——同行最早。

    S&S评测——五星级产品,公共广播唯一。

    CE出口欧洲电工认证。

    理由8:强力的技术支持

    来自美国SAC公司的技术支持,公共广播行业权威专家领衔的技术队伍,中国声频学会作为强力的技术后盾,方案制作与投标支持:区域细分,随时提供,大型项目全力支持,深入参与。不断的技术培训:让外行成行家,让内行成专家。

    理由9:无忧的售后服务

    三包保证——符合条件的”一个月包退,一年包换,两年保修,终身维护。

    遍及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营销网络精挑细选,到DSPPA授权经销商处采购,享受及时周到的服务。

    “代用”制度——机器出现故障,先提供”代用”设备,后组织维修。使用无忧。

    严格的维修制度,维修专责化:维修专职司机-维修管理专员-专职维修小组;时间规范化:机器设备三天修好,扬声器两天完成,每天收发一次。

    召回制度——发现系统问题,整批召回。

    理由10:遍地的成功案例

    以下仅列举少量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为获取更多工程实例,请登陆www.DSPPA.com下载。

    〓 奥运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奥运场馆、四馆一区)、北京奥运曲棍球馆、北京奥运射箭馆、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北京奥运场馆)

     

    〓 工厂 〓
    深圳天时达工业园、深圳奋达工业园、深圳宝源富士康工业园、松岗富士康工业园、龙华富士康工业园、观兰富士康工业园、深圳中兴通讯工业园(1/2期) 、 深圳新百丽工业园(1/2期) 、 比亚迪工业园(北京、上海、西安、惠州)、长丰汽车研发中心、韩国LG无锡工厂、湖南长丰汽车生产基地、马鞍山钢铁厂、上海贝岭股份、无锡雀来宝减震器有限公司、东莞飞利浦、南京(韩国)锦湖轮胎厂、青海桥头发电厂、恰恰瓜子厂区、湖北襄樊市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厂区、惠州俊达制衣厂、上海中美施贵宝制药厂、重庆力帆汽车制造厂

     

    〓 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莞理工职业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美术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河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青海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南通师范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 中小学 〓
    广州四十七中、广州天河中学、广州协和中学、广东揭阳一中、清远二小、清远三中、深圳龙岗坪山中学、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广东实验中学、广西桂林师大附中、杭州外语学校、河北正定中学、济南第十四中学、嘉兴高级中学、胶州第一中学、乐山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上海进才中学、顺德一中、天津海河高中、温州乐清中学、西南交大附中、云南玉溪一中、烟台市第一中学、深圳西乡中学、西乡小学、尚志市第一中学、广州市华侨中学、珠海一中

    〓 宾馆酒店 〓
    广州恒大花园酒店、广州星河湾大酒店、深圳JW万豪酒店、佛山市三水酒店、深圳龙岗区丽湾大酒店、深圳大梅沙京地大酒、深圳南岭求水山酒店、东莞半山酒店、凯旋华美大酒店、浙江东方豪生大酒店、东莞长安国际大酒店、吉林省乐府大酒店、南昌凯莱大酒店、宁波太平洋国际大酒店、上海清水湾酒店、桂林景秀大酒店、烟台中心大酒店、青岛麒麟皇冠大酒店、大同五洲大酒店、成都明珠大酒店、徐州迎宾馆、大梅沙巴提雅酒店、深圳龙岗区丽湾大洒店、云南中玉酒店、山西江南大酒店、湖北利川腾龙国际度假酒店、北京开元名都大酒店。

    〓 生活小区 〓
    招商地产智能小区连锁、万科地产智能小区连锁、中海地产智能小区连锁、海南陵水雅居乐成都草堂之春、福州碧水源、广州嘉和苑、杭州现代雅苑、河源威尼斯花园小区、济南舜华园小学、柳州经典时代花园、南京翠竹园小区、宁夏唐槐园小区、太原北美风情、武汉高尔夫小区、烟台银和怡海花园、浙江温州新世纪花园

     

    〓 商场超市 〓
    家乐福全国连锁、天虹商场全国连锁、深圳金光华购物广场、全国茂业百货购物广场、国美电器(华强北万商)、百安居家俬连锁成都好又多、东莞江南农批市场、福建厦门真光商场、广西南宁梦之岛百货公司、广州广百百货、广州天河城广场、哈尔滨连卡佛商店、湖南东汉名店广场、济南世界贸易大厦、江苏南通八仙城、南昌财富广场、宁夏石嘴山人民商场、山西华宇购物中心、韶关金鹏服装城、西安开元商城、烟台富凯商厦、哈尔滨泰山电子城、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新楼、长沙通程商业广场、 湖南金苹果大市场

    〓 公园 〓
    云南楚雄十月太阳历公园、东莞市长安上沙公园、福州闽江公园、福州闽江公园、福州闽江公园、合肥白荷公园、惠州市民乐园、嘉兴望吴门公园、南通市体育公园、苏州桐径公园、深圳世界之窗、广州动物园、深圳儿童公园

     

    〓 户外广场 〓
    深圳龙岗区龙城广场、深圳华强北华强广场、东莞长安广场、佛山百花广场、长沙五一市民广场、郴州五岭广场、成都什邡广场、东莞厚街广场、广州白鹅潭风情酒吧街、南通环西广场、青岛城阳区人民广场、上海松江市民广场、香港大阅兵、襄樊诸葛亮广场、大连秀月广场

    〓 体育馆 〓
    长沙贺龙体育馆、广州体育馆、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馆、南昌八一体育场、青岛市颐中体育中心、深圳体育场、武进曲棍球基地、云南滇南游泳馆、龙岗区比亚迪体育场

    〓 写字楼 〓
    长沙晚报大厦、成都九龙商务楼、福州茂泰大厦、惠州地税大楼、青岛绮丽大厦、四川昌都移动、苏州全球通俱乐部、云南安宁广电大楼、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总部大楼、中国农行莆田分行、汕头信息大厦

    〓 车站机场 〓
    广州海珠客运站、成都茶店子汽车站、郴州火车站、广州火车站、济南汽车总站、扬州火车站、北京南园国际机场

    〓 政府机构 〓
    广州公积金管理中心、长沙市政府、成都市中级人民法庭、福建省体育局、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上海青浦区检察院、上海松江行政中心、武汉供电局武昌分局、扬州市委市政府、 河南省检察院

    〓 会展中心 〓
    广州锦汉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广州保利广场、广州中洲二期、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湖南国际影视会展中心、山西科技会展中心、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扬州国际会展中心

    〓 旅游景点 〓
    广西桂林榕树湖景区、广州白云山明珠楼、陴县蓝光休闲楼、深圳世界之窗、四川碧峰峡、天津大悲禅院、云南曲靖滇东度假村、云南阳光高尔夫、深圳欢乐谷、深圳东部华侨城

    〓 商业步行街 〓
    广州北京路、上海南京路、福州步行街、广西桂林正阳步行街、重庆江北商圈

    〓 娱乐场所 〓
    郴州海阔天空娱乐中心、成都新东方茶楼、福州海底世界、济南国际俱乐部、深圳皇室假期、玉林生活广场、云南何日君大浴场

    〓 其它案例 〓
    广州中医院附属大楼、福建博物院、南京民俗博物馆、德克士炸鸡郑州连锁店、麦当劳长春连锁店、福州总医院、广西医大附一医院、惠阳市妇幼保健医院、上海延安东隧道、昆明西山看守所、河南商丘变电局

  3. DSPPA(迪士普)公共广播系统产品资质文件

    (1)、公共广播国家标准主编单位:


     

     

     

     

     

     

    (2)、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3)、上海世博会公共广播供应商:


     

     

    (4)、北京奥运场馆公共广播供应商:


    (5)、十大创新产品品牌企业:


    (6)、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7)、智能建筑行业产品知名品牌:


    (8)、声频工程企业综合技术等级一级:


振动光纤基本原理

振动光纤

 

振动光纤,俗称”光纤围栏”,利用对外界振动和压力敏感并具有感测功能的光纤作传感介质,将”传”和”感”合为一体,传感光纤在外界物理因素(如运动、振动和压力) 的作用下,改变光纤中光的传输参数(相位,波长,功率等), 从而对外界振动和压力进行探测报警。

 

铺设方式:

 

1、挂网布设方式

 

传感光缆采用U型布缆铺设方式(沿围栏直拉两道振动传感光缆)时,两条光缆之间保持一米的间距,底部一道光缆离围栏底部三十公分处开始绑扎,每隔四十公分绑扎一条专用扎带,这样布设方式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缆线长度,能够有效地探测到微小的入侵报警信号。布缆时振动传感光缆弯曲弧度不可小于45度,施工时不可强拉振动传感光缆。

示意图

实际效果

2、地埋布设方式

传感光缆采用地埋型布缆铺设方式,在草地下10cm处铺设振动光缆,在地下呈平行式铺设(具体铺设多少道光缆根据实际入侵者穿越方向宽度计算,如下图:

如图所示:

 

草皮植被传感光缆地埋铺设示意图


将需设防的区域地表抛开约1.5~2米宽、深15公分左右的区域、以无纺布打底、上铺设栅格网(以钢丝卡固定)、振动传感光缆沿周界长度方向迂回平行铺设多道,间隔距离≤30cm,用尼龙扎带将其固定绑扎在栅格网上、无纺布覆盖、最后以草皮等植被绿化。这样能够确保有效的识别出入侵的振动信号。

 


 

振动传感光缆应平直、紧密地附着在栅格网表面。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造成振动传感光缆变形、扭曲等损伤。

各个防区的头/终端模块埋置于地表以下,埋深不小于20cm

其他地埋方式

振动传感光缆埋设在地面下,周界探测区域宽度应不小于1.2米(依据人为跨越时的跨度间距),如须提高警戒级别,可增加周界探测的宽度。土地应是土质较为硬而紧密的泥土或者其他硬质的地面;如果是水分较多,软而松散的土质会吸收振动,造成探测性能下降。在土层的表面沿周界长度方向迂回平行铺设多道振动传感光缆,振动传感光缆间隔距离≤30cm,即1.2米宽的区域应平行铺设4道振动传感光缆,如图:


 

振动传感光缆应平直、紧密地附着在土层表面,可采用Φ5的钢丝折弯成所示的线卡子,每隔50cm用线卡子将振动传感光缆紧压在土层上,但应注意避免因压力过大造成振动传感光缆变形。

如果现场条件允许,还可在围墙下部的墙基处采取竖直的方式进行纵深挖掘、布线,纵深度为2050cm,能防止非法挖洞。

沙土地(松散干燥的泥土地)

在沙土地下埋设振动传感光缆时,也采用平行铺设多道传感光缆的方式,由于沙土比较松软,当入侵者进入该区域时,透过沙土层对传感光缆施加压力,传感光缆可探测到微小的挤压变形并产生信号,所以在沙土地埋设传感光缆时,应减小平行振动传感光缆的间距,而且埋设不可过深。振动传感光缆平行间隔为2025cm,埋设深度为512cm,在进行施工时,首先在需要铺设传感光缆的区域挖出一道宽1.2m,深15cm的凹槽,在凹槽的底部平铺一层厚度为3cm的粗沙,再将振动传感光缆平行铺设于粗沙表面,每隔50cm用钢丝线卡子固定。传感光缆铺设完成后,在其上面覆盖一层厚度为10cm的粗沙,最后在其表面均匀地覆盖一层11cm的地表介质(细沙或松散干燥的泥土),如下图。

 


砾石

当在砾石地面铺设传感光缆时,同样采用平行铺设多道传感光缆的方式。通常平行铺设间隔为2530cm,埋设深度为515cm,在施工时,首先在需要铺设传感光缆的区域挖出一道宽1.2m,深18cm的凹槽,在凹槽的底部平铺一层厚度为3cm的砾石,再将传感光缆平行铺设于砾石表面,每隔50cm用钢丝线卡子固定(线卡子可避开砾石固定到底层的泥土上)。传感光缆铺设完成后,在其上面覆盖一层厚度为15cm的砾石,如下图。


 

使用的砾石必须光滑,其直径要求大于2厘米,以便有效地探测运动、震动和压力。砾石必须没有尖锐的边缘,这样可以避免砾石受到挤压时对传感光缆造成损害。所有的砾石必须干净,尽量不带灰尘和沙子,在温度会降至冰点以下的地区,必须保持砾石层不积蓄水层,否则会降低设备的探测性能。

 

3、嵌墙布设方式

由于周界介质是水泥墙体,为防止开凿与破坏的入侵方式,采用嵌入墙内平铺多道铺设光缆的方法,在周界围墙外围切槽,将光缆铺设在槽内。如下图所示:


图2.2.2

 

防范凿墙:振动传感光缆可以采集到入侵者凿墙时产生的微小振动,施工人员可采用平行线型方式在墙面上铺设振动传感光缆,每根缆的探测范围为±1米。为了保证振动传感光缆能感应到凿墙时产生的振动,必须保证墙面结实,砖快不能有松动,并且振动传感光缆应敷设在墙体内或紧密地附着在围墙表面。可使用线卡子每隔50厘米进行固定,可根据安防要求的等级来决定传感光缆铺设的密度。

常见光缆局域网的指标

网络应用

波长

对应光缆类型的最长距离(m)

对应光缆类型的链路衰件(dB)

62.5 

50 

SM 

多模 MM 62.5/125

多模 50/125 MM

单模
9/125 SM

10Base-F 

850 

2000 

2000 

NS 

12.5 

7.8 

NS 

FOIRL 

850 

2000 

NS 

NS 

8 

NS 

NS 

Token Ring 4/16 

850 

2000 

2000 

NS 

13 

8.3 

NS 

Demand Priority

(100VG-AnyLAN) 

850 

500 

500 

NS 

7.5

2.8 

NS 

1300 

2000 

2000 

NS 

7.0 

2.3 

NS 

100Base-FX 

1300 

2000 

2000 

NS 

11 

6.3 

NS 

100Base-SX 

850 

300 

300 

NS 

4.0 

4.0 

NS 

FDDI 

1300 

2000 

2000 

40000 

11.0 

6.3 

10-32 

FDDI (low cost) 

1300 

500 

500 

NA 

7.0 

2.3 

NA 

ATM 52 

1300 

3000 

3000 

15000 

10 

5.3 

7-12 

ATM 155 

1300

2000 

2000 

15000 

10 

5.3 

7-12 

ATM 155 

850(laser) 

1000 

1000 

NA 

7.2 

7.2 

NA 

ATM 622 

1300 

500 

500 

15000 

6.0 

1.3 

7-12 

ATM 622 

850(laser) 

300 

300 

NA 

4.0 

4.0 

NA 

Fibre Channel 266 

1300 

1500 

1500 

10000 

6.0 

5.5 

6-14 

Fibre Channel 266 

850(laser) 

700 

2000 

NA 

12.0

12.0 

NA 

Fibre Channel 1062 

850(laser) 

300 

500 

NA 

4.0 

4.0 

NA 

Fibre Channel 1062 

1300 

NA 

NA 

10000 

NA 

NA 

6-14 

1000Base-SX 

850(laser) 

220 

550 

NA 

3.2 

3.9 

NA 

1000Base-LX 

1300 

550 

550 

5000 

4.0 

3.5 

4.7 

ESCON 

1300 

3000 

NS 

20000 

11 

NS 

16 

NA = 不可用

NS = 未定义。大多数未定义在单模光纤上运行的局域网都有介质转换器来实现在单模光纤上的运行。

一般来说我们必须保证上千兆数据
而却
上千兆数据对光纤连路要求在高
即:

1000Base-SX 

850(laser) 

220 

550 

NA 

3.2 

3.9 

NA 

1000Base-LX 

1300 

550 

550 

5000 

4.0 

3.5 

4.7 

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合同(模板)

 

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合同

 

甲方: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

乙方:

 

双方经友好协商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规定,签定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项目

工程名称:
系统布线及设备安装调试工程

工程地点:

第二条、工程范围及工程量

按照甲方提供的招标文件、工程施工图纸规定的内容等系统管、线、槽安装、布线、端接、安装(包括摄象机安装调试、红外探头及门磁的安装、公共广播安装调试、磁力锁安装调试、报警系统安装调试、电话终端安装调试、召唤系统安装调试、音视频系统安装调试)、验收,并提供竣工资料。

第三条、工程期限

工期共
天,自乙方收到甲方进场通知书之日起计算,甲方提供的全部主材料必须在开工后_
天内到齐,否则工期顺延。如遇到甲方原因或不可抗拒因素(如火灾、地震、水灾等)影响工期,双方另行商定解决。

当乙方完成上述第二条所有工程量时工程即为竣工。

在施工中如因甲方原因造成工期延误,中途停建、缓建,乙方工期顺延。

第四条、工程费用

  1. 本工程合同总价为人民币
    元(大写:
    元整)。
  2. 分包工程中产生的工程量变化,乙方按实与甲方结算。
  3. 此合同总价为含税价格,不包括所有总包管理费、现场配合费、垂直运输、使用场地费,此部分费用由甲方负责。

第五条、工程费用支付与结算

  1. 本合同签定后, 个工作日内甲方付工程预付款,甲方支付合同总价的
    %,即
    元(大写:
    元整)。
  2. 工程进行到设备调试完毕,系统运行正常后内,乙方向甲方提供工程竣工图,甲方累计向乙支付合同总价的_
    ___%,即_
    _元(大写: _


元 整)。

  1. 乙方工程竣工后并提供竣工图纸,并通过甲方验收合格后,于__
    __天内提供工程结算单,甲方在收到这些资料后__
    __个工作日内审定完毕。在甲方同意工程量结算,审定通过后,_
    _个工作日内甲方累计向乙方支付合同总价的
    %,即
    元(大写: 元整 )。
  2. 乙方负责本工程一年质量保修,一年质量保修期后,_ _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工程全部余款。

第六条、甲方工作

  1. 甲方负责工程所需的一切材料,但不含工程中所需的工具、仪表及工具类易耗品、消损品等。如布线测试仪表、冲击钻、水表、电表、端接工具及砂轮片等;
  2. 甲方负责协助乙方办理相关施工手续,提供施工材料存放场地;
  3. 甲方有权对乙方违反甲方制定的《分包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4. 甲方负责按照建设方的进度安排乙方进行施工;
  5. 甲方负责协调解决乙方在施工中的用水、用电事宜。

第七条、乙方工作

  1. 根据本合同第一、二条款,并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工程量更改;
  2. 乙方必须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本合同的安装调试工程。除甲方原因造成的因素外乙方每拖延一天,甲方按工程款的_ %_扣罚;

    3、乙方必须处理好同建设方的关系,应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4﹑乙方在施工时,必须严格施工管理条例,严禁任何有损甲方形象的行为;

    5﹑各个工序施工完毕,乙方应及时清理现场,做到工完场清;

    6﹑乙方应保证施工工程质量,为各系统工程的调试提供保障,直到工程验收合格;

    7、乙方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和工艺关,如果应质量和工艺原因导致工程返工,将除以乙方返工成本10倍罚金。应质量和工艺原因导致工程延期或不能验收,将处以乙方5000-15000的罚金。

    8、乙方必须遵守工地的各项管理规定,如有违反建设方管理规定遭到处罚,由乙方负责。施工期间,乙方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原有建筑物,所有对大楼结构可能构成安全隐患的施工方式,都必须报请甲方,经甲方向建设方争取同意后方可施工;否则由此而造成的一切损失,全部由乙方承担。对已施工好的其它专业成品乙方有义务进行保护,如因乙方原因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进行返修及赔偿。设备安装必须要有专业人员负责,因由乙方安装人员造成的设备损坏,乙方必须无偿修复或原价赔偿。

    9、甲方进场的材料乙方有义务将其保管好,不能有掉失现象发生。若有掉失要按原价赔偿。

    10、必须保证施工安全,所有施工出现的责任由乙方自行承担。

    12、乙方进场后,遵守职业道德,不得中途恶意加价或提出退场。若工程量有增加,可以向甲方提供申请以供商讨。若乙方退场,将扣下乙方所有工程费用。

    13、在工程验收合格后,应配合对本工程各系统免费提供壹年的保质维护。

     

第八条、工程验收

1、自验:工程正式验收之前,乙方应对施工工程进行自验;

2、发出《工程验收通知书》:在自验的基础上,乙方完成整体工程应于验收之前五天,向甲方工程监理单位发送《工程验收通知书》;

3、组织验收工作:甲方根据《工程验收通知书》,组织工程﹑监理﹑设计等有关部门,同乙方一起进行检查验收;

4、签发《工程验收证明书》并办理工程移交:

⑴ 工程验收合格,甲方应出具《验收合格报告》给乙方,并按本合同第五条进行工程款的支付;

⑵ 工程验收不合格:甲方应出具《验收不合格报告》给乙方,乙方应在限期内对不合格项目进行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⑶ 工程中隐蔽工程未经验收的,甲方有权开启重验,验收合格,费用由乙方负责,验收不合格,处以罚款。

5、验收的内容:本合同第一、二条款内容进行工程验收;

6、验收的标准:

⑴ 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

⑵ 国家和行业颁发的施工规范,标准和技术规定;

⑷ 工程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工程施工规范说明);


双方有关工程施工的技术洽商说明。

第九条、合同的生效与终止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法人代表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工程经甲方和监理验收合格和峻工结算后,有关维护保养内容有效,其它条款即告自行终止。维护保养期满,甲方结清尾款,本合同自行终止。

第十条、纠纷解决

甲、乙双方在执行本合同的过程中发生纠纷争执时,双方应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解决问题。协商无效时,双方只能在甲方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败诉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并向对方赔偿损失。

第十一条、其他

  1. 本工程乙方不得转包或分包,一经发现,甲方将对乙方进行处罚直至取消其工程代理资格;
  2.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乙方有损害甲方利益(包括甲方资产﹑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等)的行为或者发现乙方不配合,不按合同要求﹑计划和弱电工艺标准施工的,甲方有权单方面终止合同和取消乙方的工程代理资格。
  3. 由于乙方施工质量原因导致的变更和修补,工期不予顺延,因此发生的损失由乙方负责;
  4. 乙方应注意现场的文明施工﹑安全施工﹑规范施工和劳动保护。乙方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5. 由于甲方原因造成工期拖延的,给予顺延;
  6. 合同未尽事宜,双方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有关规定友好协商解决;
  7. 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持壹份。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不锈钢门制作流程

不锈钢门制作流程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碳钢质地的门。

 

生产厂家从市场上买来钢带后经过开平,剪切成不同的规格后再去压门花,这里要注意的是,生产厂家购买什么样的材料与后来成型后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国内最好的板材要数上海宝钢的了,一般注重质量的企业都选用之。而门框料就更不一样了,几乎都是小轧钢厂生产出来的,但这里又分冷轧板与热轧板,冷轧板的机械性能要好些,但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采用热轧的多些,因为二种价格相差有每吨500—600元。

 

压好花的板材工人就按图纸剪成所需的尺寸,再经过折弯达到规定的结构。这里剪折冲的好坏与门的内在质量有关,比如说门是否好开好关,是否反弹,锁是否灵活,一般情况下各个厂家都会有相应的靠山与模具来保证尺寸,所以客户要注意了,要买新厂的产品的时候由于新手多,工装模具跟不上,产品质量就难说了,本来在给别人办厂时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本来自已认为太简单不过的事,但到了新手手里事情却变得异常的难。

 

板材成型后就要进入磷化。

 

磷化就是通过一定的化学程序后,使金属表面产生一层十几微米的磷化膜,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金属表面而不生锈的一个工艺,而磷化又分为铁系磷化与锌系磷化。铁系磷化工艺简单,一般磷化的产品马上就要喷涂,不然很快就会风锈。

 

锌系磷化则工艺复杂一些,一般新手不易掌握。锌系磷化出来的产品可以存放几个月而不生锈,更重要的是经过喷涂处理后磷化膜能很长久的保存下来从而起到长久保护金属表面的目的。磷化好的产品要进入的工序是内门焊,也就是把门里面的附件焊好再下一步就是胶合了,现在市场上的门里面的填充物绝大多数是蜂窝纸,在这里纸的好坏与胶水的好坏与客户以后的使用有很大关系!也就是如果你买的门当时没有问题,而后来发现门好象没骨头样的想它往哪边就可以往哪边动,若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胶合没有搞好。

 

以上工作做好以后就进入打磨喷涂工艺了,在这里喷涂的温度最关键。因为一般不锈钢门用的都是pvc等塑料粉沫,我们知道塑料的溶化温度一般在摄氏180-200度之间,也就是说如果烤炉的温度控制不好(主要是低,因为高了会把塑粉烧了,这是厂家不愿意的),客户在以后的使用中最多一年就会出现涂层脱落,严重的是大片大片的脱落,产生这样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到塑料的溶化温度,使得塑料没有很好的粘附于金属表面!而现在市面上大多数都是有本纹的那种门,那些门是通过把有木纹的纸用特殊的方法把那些木纹转印在已经喷涂好了的金属表面的,这里有很多技术手法。如果你买的门木纹不清淅,或不象木纹而象很多蚂蚁一样的纹路都是转印没转好的原因。一档好的木纹门的纹路应该是很清淅的。

 

另外在此提醒客户注意,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是厚门,也就是5.5公分或7公分的门,上面已经提到,绝大多数的门里面都是蜂窝纸,而钢板的厚度也和4公分的门一样是0.5-0.6毫米的,厚的只是中间的纸,所以越厚的门越不结实,厂家这样做主要是针对那些不懂行的客户,以为门越厚越结实,有的门甚至做到了10公分!这都是在误导消费者。当然这是本人的看法,若业内人士有不同意见请指正。在此还要提醒客户的是越便宜的门越不要去买,一旦买了后患无穷!因为某些地区的门为了竞争的需要把钢板的厚度降到了0.3毫米!而成形后的门利用一般的方法客户是测不出来的。

灌南人民医院监控系统建设技术建议书20140714

 

 

 

 

灌南人民医院

监控系统建设技术建议书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    项目概述    4

1.1    项目背景介绍    5

1.2    项目需求    5

1.2.1    建设目标    7

1.2.2    建设内容    7

1.2.2.1    存储系统    8

1.2.2.2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8

1.2.2.3    医院安防系统扩展需求    8

1.3    系统设计原则    9

1.4    系统设计依据    11

2    医院安防系统分项设计    13

2.1    系统架构设计    13

2.1.1    前端采集系统    13

2.1.2    传输交换系统    13

2.1.3    管理控制系统    14

2.1.4    视频音频存储系统    14

2.2    系统组网拓扑    14

2.3    医院监控场景的产品选型和设计    15

2.3.1    新建点位采用网络摄像机的优势    15

2.3.2    一般场环境下摄像机的选型原则    16

2.3.3    室外及周界场所:    16

2.3.4    医院出入口场景    17

2.3.5    停车场及出入口    17

2.3.6    室内及室外大场景监控    18

2.3.7    室内走廊    18

2.3.8    挂号大厅、公共输液室    18

2.3.9    手术室场景    18

2.3.10    重要看护病房    19

2.3.11    医患调解室&护士站场景    19

2.3.12    急救车的监控    20

2.4    设备特性说明    20

2.4.1    编码器选型    20

2.4.2    编码器性能特点    21

2.4.3    网络摄像机性能特点    22

2.5    承载网络设计    22

2.5.1    总体设计要求    22

2.5.2    骨干网总体设计(按实际设计更改)    23

2.5.3    监控点的接入设计    24

2.5.4    网络流量计算分析    25

2.5.5    VLAN规划    26

2.5.6    QoS设计    26

2.5.7    组播网络设计    27

3    存储设计方案    29

3.1    存储需求分析    29

3.2    监控系统存储模式对比分析    29

3.3    存储设备选型分析    30

3.3.1    存储需求分析    30

3.4    IP SAN监控存储系统特点    32

3.4.1    存储系统配置    32

4    系统管理平台设计    34

4.1    系统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34

4.2    宇视iVS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平台    35

4.3    系统管理平台的构成    36

4.4    平台开放性说明    36

4.5    监控系统功能及其业务流程    37

4.5.1    实时图像点播    37

4.5.2    云台控制    38

4.5.3    历史录像存储    39

4.5.4    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    39

4.5.5    双向语音对讲    40

4.5.6    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40

4.5.7    用户与权限管理    41

4.5.8    日志管理    42

4.5.9    轮切业务    42

4.5.10    终端合法性,状态一致性检查    42

4.5.11    时间同步    43

4.5.12    集中管理和批量配置    43

4.6    系统功能特点    43

5    监控中心设计    46

5.1    中心控制室    46

5.2    分控室    46

5.3    视频解码器选型    46

5.4    视频解码器设备设计和选型    47

5.5    视频解码器产品特点    47

6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48

6.1    专业告警联动    48

6.1.1    告警级别定义    48

6.1.2    告警类型划分    48

6.1.3    报警联动策略设置    49

6.1.4    实时告警接收    49

6.2    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49

6.3    人数统计子系统    50

6.4    消防管理子系统    50

6.5    门禁,巡更子系统    50

6.6    人脸识别子系统    51

7    总结    52

  1. 项目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建设在医疗领域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医院信息的传播方式。

在安防领域,根据卫生部2008年~2014年发布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医院和医疗服务性单位,大部分医院均陆续建设、改造、扩容、配套实施了以安防应用为主的视频监控系统,基本覆盖了人员流动较大、容易发生失窃事件的门诊楼、住院部、停车场等场所,并有效的的遏制了医患纠纷带来的冲突事件。但这些系统因建设较早、建设不统一等多方因素,诸多医院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仍存在不少问题:

  • 应用范围狭窄 目前视频监控系统在医院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安防应用。诚然,医院作为一个人员流动频繁的公共场所,拥有一套统一的视频监控系统,对人员混杂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对潜在犯罪分子能够起到相当的威慑作用。但作为一项可以广泛应用的技术,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仍然较为有限。
  • 技术相对落后 大部分医院采用的视频监控系统均是以模拟监控和数字监控为主体的监控系统,虽然能满足最基础的实时察看、画面回放等功能,但是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对高清、易用、大规模构建等新的需求。
  • 管理分散 大部分医院的各个楼宇都是逐年建设的,监控系统往往随楼宇弱电一起建设,各楼宇自有一套,很难统一管理,同时也导致了保卫部门人力资源部署分散,维护成本高。
  • 规模较小,覆盖不足 受限于技术,传统监控系统整体规模一般都在几十路至几百路摄像头左右,大规模建设无法展开,同时也造成了监控盲区的存在。
  • 使用不便 各个监控系统分开建设,且传统监控系统采用文件存储,使得监控、回放地点僵化,如发生有可疑人员在不同楼宇间流动的情况,查阅起来更加不便。
  • 难于互联 传统监控系统技术一直未能标准化,如不同系统采用不同厂商产品,视频资源无法做到互联互通,跨域访问。

这些问题并不能靠简单的升级或扩容来解决,所以大部分医院的监控部署还是主要以最简单的安防应用为主,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一直影响着医院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效率。

面对严峻的医院安保形式,主管部门不断完善医院安防系统建设规范,对医院安防建设提出详细及明确的建设要求。在相关标准的指导下,建设医院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控制以及巡更系统一体的安防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迫在眉睫。宇视科技网络监控系统解决方案以其强大的管理能力、广泛的标准支持、可靠的系统保障、灵活的行业应用获得医疗领域客户的广泛认可。

  1. 项目背景介绍

 

灌南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8年,首批国家二级甲等医院, 医院现有职工580人,其中卫技人员392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246人,硕士研究生近20人,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医院突出发展学科。设有内、外、妇、儿、五官等14个病区,临床医技科室23个。

本项目拟建设成为一座具有高度智能化的现代医院。在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方面以5A级办公楼的标准进行规划,系统的建设内容包括通信接入系统、综合布线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统一通信系统、智能化承载网网络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无线对讲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包括门禁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车库引导系统、楼宇控制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公共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会议与扩声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等。

为预防、震慑犯罪,减少财产损失,保障医院内部人员人身安全,完善医院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整体防控能力,需要建设医院视频监控、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等安全防范综合业务管理于一体的安防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医院监控系统将以打击、预防违法犯罪为目的,在医院的主要出入口和电梯间、主要走廊、楼梯转角、公共区域、挂号大厅、护士站停车场及周界等处设立视频监控点,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和其它相关部门,并对图像进行实时存储,通过对监控录像的实时浏览、回放等方式,使相关职能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医院治安管理水平。

  1. 项目需求

为增加安全性,需要改造和新建基于视频监控的安防系统,并采用数字IP高清监控的方式。

医院IP视频监控系统需要满足监控系统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看、存、控、管四个方面。即,快速的实时、历史图像调阅;可靠的视频图像存储;灵活的前端设备、轮切图像控制;方便的用户、设备以及系统的管理维护。

除了基本功能之外,还需要考虑医疗行业安全防护的相关标准及需求,如与医院其他系统的集成和联动,如与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的联动,与安防大平台或应急指挥中心的集成,智能图像业务的叠加等。

并结合医院的特色业务,进行系统整合。实现基于视频监控的ICU病房远程探视功能,在ICU病房安装视频监控摄像机、显示器、拾音器和喇叭,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与病房中的病人进行音视频交流;在手术室安装摄像机、拾音器和喇叭,对手术中的视音频进行录音,便于医学学生的教学使用,还可用于远程医生对手术室内医生进行指导;监控系统要能够接入已有医疗设备的图像,实现图像集成,便于从视频监控管理中心管理手术图像,方便的进行看、控、存、管等业务应用。

 

整个安防图像监控信息系统采用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部署,数字监控部分的图像承载以视频监控网为平台,视频图像传输通过视频监控网络进行连接;在重点场所、楼内走廊、通道、楼层以及周界区域设立视频监控点,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通过对图像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各授权的用户或控制中心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及生产动态,有效提高治安管理水平。

建成后的安防图像监控信息系统作为提高内部治安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建设的力度、程度、广度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系统的管理、快速反应、协同作战以及安全保卫的科技防范水平,提高治安管理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水平,建成后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要求:

  • 实时图像点播 应能按照指定设备、指定场所,如楼道,楼梯转角,周界等,进行图像的实时点播,支持点播图像的显示、缩放、抓拍和录像,支持多用户对同一图像资源的同时点播。
  • 远程控制 应能通过手动或自动操作,对前端设备的各种动作进行遥控;应能设定控制优先级,对级别高的用户请求应有相应措施保证优先响应。
  • 存储和备份 监控控制平台的数据库在记录图像信息的同时还应记录与图像信息相关的检索信息,如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总控中心采用IPSAN存储进行部署,图像分辩率采用高清分辨率720P或者1080P。
  • 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 应能按照指定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要素检索历史图像资料并回放和下载;回放应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画面暂停、图像抓拍等。
  • 报警管理 报警的接收和分发,应能接收报警源发送过来的报警信息,根据报警处置策略将报警信息分发给相应的系统、设备进行处理。报警源包括前端报警设备/报警子系统、监控设备的视频移动侦测输出。
  • 报警联动 若报警位置存在监控设备,报警发生时应能通过预设方式自动调用视频或声音信息进行报警复核,并触发录音录像,系统支持与其它警用业务系统进行报警联动。
  • 语音双向对讲 根据应用需要(如安全防护等),能支持在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实现语音双向对讲功能。
  • 系统的人机交互 具有直观、友好、简洁的人机交互界面。具有视频画面分割显示、信息提示等处理功能。能反映自身的运行情况,对正常、报警、故障等状态给出指示。
  • 用户与权限管理 监控中心应具有对接入的用户进行授权和认证的功能。用户及权限管理可由各监控中心独立执行,也可集中执行。

用户及权限管理模块应定义用户对设备的操作权限、访问数据的权限和使用程序的权限。

监控中心的用户应有权限获取所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监视图像,当需要获取非管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图像时,应取得有效授权。系统可提供对前端设备进行独占性控制的锁定及解锁功能,锁定和解锁方式可设定。

  • 网络与设备管理 应能在监控管理平台范围内对系统设备、网络进行管理,收集、监测网络内的监控设备、相关服务器的运行情况;对有权限调用访问本级监控中心的用户应能进行监控;在系统内部应能实现实时工作时钟同步。
  • 日志管理 日志包括运行日志和操作日志两种,运行日志应能记录系统内设备启动、自检、异常、故障、恢复、关闭等状态及发生时间;操作日志应能记录操作人员进入、退出系统的时间和主要操作情况。方便楼宇内部的管理人员了解目前的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
  • 系统图像质量 应保证图像信息的原始完整性,即在色彩还原性、图像轮廓还原性(灰度级)、事件后继性等方面均与现场场景保持最大相似性。系统的最终显示图像应达到高清图像D1(720×576)质量或以上,对于电磁环境特别恶劣的现场,图像质量不降低。

 

  1. 建设目标

灌南人民医院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对监控区域实现全天候的实时监控和录像,并具有远程控制、报警联动、历史录像回放、系统管理、智能检测、分析和识别等功能,使用户第一时间掌握重要监控区域的异常情况,达到实时监控管理、主动预警、震慑犯罪及为事件后期取证提供依据等监控目的。

系统建成后,将对该区域内的实现全天候的实时监控和录像。本系统包括前端监控点及其附属设施、传输网络设备、媒体录像存储设备、监控管理平台、监控中心显示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等几部分组成。

  1. 建设内容

灌南人民医院为进一步增强利用安全防范技术支撑治安管理能力,本期项目决定建设一套全新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灌南人民医院网络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 前端摄像机安装:包括摄像机安装、立杆、供电、防雷、接地以及有关土建基础工作;
  • 传输线路:包括前端监控点—汇聚点—监控中心之间的传输链路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 存储系统:包括录像存储设备和硬盘等;
  • 管理平台:包括软件管理平台和硬件服务器等;

对新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如下:

  • 采用先进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平台,各级管理权限明确,各级职能划分清晰,借助智能事件行为分析和智能识别技术提高系统的主动预警能力;
  • 采用最新技术的摄像机产品,保证全天候监控,以及监控图像的高质量;
  • 全方位覆盖监控区域,采用枪机、球机、半球相结合的布点原则,保证无监控死角;
  • 项目建设采用纯数字方式,由前端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存储子系统、视频管理平台子系统、视频显示子系统等构成。各子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 存储系统

整个监控系统采用集中式,一体化存储模式,集中部署的一体化存储负责所有前端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的存储,30天24小时不间断录像;

  1.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本项目要求平台采用单级部署架构,存储系统采用集中式部署方式。

在核心机房部署管理平台,需要实现系统管理功能,包含数据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媒体调度策略管理、录像存储策略管理、预警联动管理、电子地图管理、电视墙管理;部署媒体单元和录像存储设备,需要实现媒体分发、转发、录像存储功能;

根据要求,需部署智能视频质量检测系统一套,采用巡检的工作模式,对所有840路前端进图像质量进行例行自动检查,便于系统维护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并定制统计故障数量和类型,提高维护效率。

根据要求,需部署智能视频行为事件检测系统一套,实现并发分析20路视频行为分析功能,可灵活部署在任何一路视频,对图像中的行为事件进行检测,须实现周界入侵检测、徘徊检测、丢失检测、遗留检测、逆行检测、人群聚集检测、绊线检测等。

 

  1. 医院安防系统扩展需求

根据医院安防系统的相关标准及建设模式,医院对于视频监控系统还有如下需求:

  • 规模统一 随着医院建设的不断扩张,针对分散建设的弊端,必须采用一套统一的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将所有的部门、楼宇和前端摄像头统一接入和管理。
  • 适应性强 针对医院部门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特点,视频监控系统须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兼容原有摄像头、和相关设备,充分保护用户前期投资。
  • 扩展灵活 对于新增的园区、楼宇乃至摄像头都能随时扩展,并不影响当前业务,不增加核心服务器的数量,并针对门禁、报警、巡更和视频分析等系统具有灵活的系统接口。
  • 管理需求 对门诊、挂号、化验、取药、住院、药房等部门的实时监控,既保证了各岗位工作的有序和规范,也为各级领导了解各部门日常运作情况提供了一个窗口。另外,还可以在停车场、设备室、水暖电等后勤供应单位进行常规监控点的部署,以保障整个医院各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 内控需求 收费窗口、毒麻药库等关键场所,均有发生内部事件的隐患,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控。

 

  1. 系统设计原则

为了达到国内领先的目标,该系统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系统的合理性、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

  • 合理性原则 为了保证整个系统从设备配置到系统构成的合理性,系统设计根据实际状况和建设治安防控系统的具体要求,充分满足用户在使用中的各项功能要求。为了保证系统的顺利使用以及与已建成系统集成的顺利进行,本系统的建设需要提供开放的软件接口,提供底层的API,从而为将来开发出实用而简易的集成软件,完成系统集成打好基础。
  • 先进性原则 当前,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使得系统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充分利用当前的最新技术,而且还必须考虑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在系统中不断溶入新技术,使系统始终充满活力,始终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中,对所有设备和相应软件的设计中,应该选用国际先进的视频监控设备和系统,从而既保持传统监控系统图像质量高的特点,同时能够彻底解决监控系统数字化、网络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真正实现国内先进水平的目标。
  • 实用性原则 系统的建设应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系统功能必须满足监、控、存、查、管、用的基本要求,硬件和软件平台界面友好、易学易用、使用方便、图像清晰;采用统一的系统标准和通信协议,使整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间能互联互控,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功能。
  • 可靠性原则 保证安防监控系统安全、正确地完成相应功能,保证系统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恢复性,系统的不稳定因素要从硬件、软件系统协同运行中给予充分的防止。如有发生也应做到可即时地恢复,所有产品均具有正式的出厂合格证明和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

本系统的规模无论在网络、系统平台,还是在系统应用方面都具有相当的规模,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是主要性能之一。保证对系统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系统的可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前端摄像系统的可靠性
  • 信号传输系统的可靠性
  • 数字编解码系统的可靠性
  • 视频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 视频管理服务器的可靠性
  • 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 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 系统在设计上采用以下容错办法:
  • 后备电源系统
  • 主要设备的备品、备件
  • RAID 5容错机制
  • 硬盘MTBF≥10 万小时
  • 图像数据远程复制技术

 

  • 可扩展性原则 可扩展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系统横向和纵向的扩展能力上。在系统横向扩展方面,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满足当前视频监控需求的基础上,应该非常方便的扩展容量,可方便实现更大容量的视频监控系统。在纵向扩展方面,视频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通用的软硬件接口,用户可在其基础上进行二次功能开发(如图像智能分析等)。

随着系统以后的扩展,用户容量将会不断扩大,新的业务功能的要求将会层出不穷。这要求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所以在系统建设的初期,首先立足于近期的应用需求进行系统配置,而以系统的可扩展性来保证今后5~10年内的发展需求。

系统的各个组成部件选用标准的硬件和软件,各个子系统的设计模块化,使系统可以通过模块堆叠的方式进行扩展;各部分、各小系统的接口规范化,从而使软、硬件能够平滑升级或更新,网络节点的增减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不大。系统的可扩展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视频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
  • 视频存储系统的可扩展性
  • 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
  • 数据库系统的可扩展性
  • 外围设备的可扩展性
  • 应用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

 

  • 安全保密性原则 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的问题,是系统建设中一个优先考虑的关键,所以整个系统数据要充分安全,要严格实行操作按级管理,对关键数据实施特殊保护,各种操作要做好记录,便于查找。图像传输网络的建设需符合公安部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由于本系统涉及到对楼宇内的实时监控、数据传输量大及使用人员多,故安全性和保密性就显得十分突出和重要。在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时,除应考虑各种外界干扰外,还需在各个环节提供安全、保密措施。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从以下方面加以保证。

  • 网络的安全性 数字图像网络借助于单位数据专网,因此不允许与其他非内部专网进行物理链接。
  • 软件系统的安全性 操作系统级的安全规范必须满足国际C2级标准,可以保证不被身份不明的黑客所攻击。数据库的超级用户帐号即密码由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员设定,数据库的一般用户帐号和权限由数据库超级用户(数据库管理员)设定。系统维护人员可随时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
  • 应用程序级的安全性 所有的操作人员进入系统前均应登录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并通过权限管理服务器认证,核对准确后方可进入系统。所有的操作人员均应规定相应的级别及权限,任何越权的操作必须被拒绝。所有的操作、错误均应有日志记录,并可以根据工号或操作查询。除了用户管理的基本资料外,工作人员不得对用户的其它资料和数据进行更改和操作,除非有用户指定授权人的授权。

 

  1. 系统设计依据

系统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

  •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
  • 《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6)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 《中国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Z32-90-92)
  • 《信息技术客户通用电缆铺设要求》(ISO/IEC11801)
  •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115-87)
  • 《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6部分)》(ISO/IEC14496)
  • 《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CECS62-94)
  • 《工业企业通信工程设计图形及文字符号标准》(ECS37-91)
  • 《广播传音电缆线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GY5053-94)
  •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2004)
  1. 医院安防系统分项设计

 

目前,整个安防监控行业已经进入了网络监控的时代,各行业联网监控需求的快速增长,对监控系统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普通监控厂商由于能力限制,很难涉足开发医院监控系统的各个方面,在实现网络监控需求时其重点还是在各个子系统之上去考虑上层软件的设计。当医院监控范围不断扩大,海量的视频存储需求不断增加,业务需求越来越复杂和灵活时,由于普通监控厂商无法从网络监控的整体架构角度对所有网络监控的组件进行优化,只能依靠上层软件被动的去整合异构非标的硬件、不同厂商存储、网络等,系统设计已经存在一些不可逾越的瓶颈。因此,才会出现依靠流媒体服务器、网络转存服务器、设备代理服务器等组件来实现不同异构设备之间的媒体处理和信令处理,当面对海量多媒体信息管理存储的需求,这些设备的集群、负载均衡、故障倒换等可靠性设计以及其整体架构的性能瓶颈已经成为阻碍楼宇监控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次医院监控系统设计采用宇视科技IMOS(IP Multimedia Operation System-IP多媒体操作系统)监控系统解决方案。IMOS本质上是一个通用的支撑多媒体综合监控、会议通信、语音通信、信息发布应用的中间件平台,即可以支撑宇视科技管理平台组件也可以支撑宇视科技的多媒体编解码终端设备和多媒体应用存储设备,IMOS基于联网监控需求对整个楼宇监控系统的所有组件进行融合优化,满足楼宇监控系统的全局看、控、存、管、用业务需求,它的出现能够解决当前楼宇监控系统不可逾越的瓶颈,满足多媒体融合应用的需求,同时更好的支持合作伙伴面对客户提供个性化增值应用解决方案。

  1.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分为前端采集系统、传输交换系统、管理控制系统、视频音频存储系统4大部件。

  1. 前端采集系统

前端采集系统通常包含数字视频编解码器和IP网络摄像机。前端采集系统支持H.264、MPEG4等多种标准编码格式,并可提供各种不同分辨率规格及接入能力,可支持实时流和存储流双流设计,码流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任意调整。前端采集设备应采用电信级制造工艺,可以基于各种网络环境高质量、可靠的满足各类网络监控前端编码、存储和解码的需求。

  1. 传输交换系统

采用网络资源对前端视频传输的数据进行接入、汇聚、交换,通过设备自身安全特性和防火墙等实现对边界安全接入的控制,同时可通过网络本身的设备、协议冗余实现整个监控网络的稳定性。

  1. 管理控制系统

包括专用的视频管理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客户端和流媒体服务器,视频管理服务器是用于集中认证、注册、配置、控制、报警转发控制的专用信令服务器,可以实现完善的视频编解码设备网络管理功能,支持多台信令管理服务器相互协同工作组建多级多域的管理平台。

数据管理服务器主要功能为管理存储设备、存储资源和视频数据,支持对系统所有存储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支持不间断的视频检索、回放等业务。

客户端可以提供友好方便的人机界面功能,包括监控对象的实时监视监听、查询、云台控制、接警处理。

  1. 视频音频存储系统

专业的IP存储技术和强大的数据管理服务器构建完善的网络存储系统,存储资源可以根据需求分布式部署并加以统一资源管理和调度,支持动态存储资源管理、在线部署,可以基于统一平台满足不同存储质量、容量和服务质量的需求,可以提供完善的备份和存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同时视频图像的NAS备份功能。

  1. 系统组网拓扑

本方案设计拓扑如下:

 


    方案说明:

如上图所示,管理中心的管理平台是整系统的视频图像系统的核心控制管理中心,通过该平台完成整个系统内所有图像资源的联网图像的调度、管理、分发和互通功能;通过视频管理服务器完成视频图像的接入、认证、权限分配;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完成实时图像分发、实时图像的调阅和分发功能。

医院大楼安防系统有前端网络摄像机、门禁系统和报警系统构成。网络摄像机作为视频采集设备,可提供标清、720P高清以及1080P高清图像的采集,通过网络线缆连接至楼层弱电间交换机,实现前端接入。

医院电梯摄像机采用编码器的方式接入,经过IP网络由中央管理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

弱电间接入层交换机通过弱电井连接至监控中心核心层交换机,提供百兆接入,千兆上行,万兆核心的弱电系统的承载网络。可满足高密度接入需求。

对于楼宇周界和院区的长距离传输,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光网口摄像机、RRPP环网、EPON组网,使得施工布线更加方便灵活;

全IP的监控系统架构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有效保护业主的投资。

专业存储系统,具有高密度存储、大容量接入的特性,大幅度降低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节省建设和管理维护成本。

专业的通用安防管理平台,可以接入门禁、报警等安防子系统,并和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联动。

基于视频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无卡车辆管理和停车场车位引导,并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1. 医院监控场景的产品选型和设计

对于医院的监控系统来说,各种应用场景和监控产品已经相关的设计,选型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情况。

  1. 新建点位采用网络摄像机的优势

在新建监控系统和部分重要区域以及室外监控点采用高清IPC模式。

随着高清监控系统的普及,模拟摄像机+编码器的模式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监控分辨率,网络摄像机产品随之诞生。网络摄像机分为标清网络摄像机和高清网络摄像机两类。标清网络摄像机可提供D1(720×576)分辨率视频图像采集;高清网络摄像机可提供720P(1280×720)和1080P(1920×1080)两种分辨率视频图像采集。

网络摄像机作为前端视频采集设备,可支持H.264 HP级别的视频编码格式,提供高分辨率低带宽的图像采集(720P、1080P、4K等更高级的图像效果)。采用电信级可靠性设计,满足复杂环境下的部署能力,支持PoE供电,大大简化监控系统的布线成本。

 

对于大楼出入口的宽动态场景、狭长的走廊、低照度场所均能提供相应功能的产品。尤其针对楼宇中常见的个别监控点位超长(超过100米)情况,优化后的半球和枪机均支持不增加任何附加设备即可传输至150米~250米;

H.264 HP 编码格式能够在保证高清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将IPC的传输码流降至2M(720P)、4M(1080P),极大的降低存储空间,解决了智能楼宇项目中采用全高清系统导致存储成本过高的问题;

  1. 一般场环境下摄像机的选型原则

  • 在人员较多的出入口和楼梯口需要安装高清的半球摄像机或者枪机。
  • 在电梯安装广角半球型摄像机,并通过视频编码器进行编码接入。
  • 在停车场的出入口,车辆进出时,车灯光线很强,一般摄像机是无法正常获取视频图像的。需要在强光下也可获取到高清晰图像的摄像机,安装强光抑制枪机。
  • 医院周边外围停车场空间较大,光线充足,监视范围广,要求摄像机有较大的视野,安装高清网络摄像机,和快球型网络摄像机。高清网络摄像机采用 180°拼接的方式进行大画面监控,比进行球机联动,球机自动跟踪进入监控区域的人员或者车辆。紧急情况下,可切换为手动模式进行PTZ操作。
  1. 室外及周界场所:

室外及周界场所夜间照度较低,在没有有效补光的情况下,需要摄像机配备红外灯进行补光,才能实现更佳的监控效果。因此,在室外及周界场所,推荐选用宇视带红外补光的低照度高清网络摄像机。

室内场所在夜间通常不会进行补光或只有少量补光,因此,需要选择配备红外灯或支持低照度的摄像机。选用宇视室内低照度高清网络摄像机。也可选用带红外补光的低照度高清网络摄像机


 

 

 

 

 

 

宇视低照度网络摄像机与普通低照度网络摄像机对比

 

在室外环境中,其照度环境更为苛刻,普通的低照度摄像机仍然不能完整的呈现出彩色效果。此时需要采用星光级摄像机,可以在星光级的照度下(0.0002LUX)呈现出鲜明的亮度和色彩效果。

星光级摄像机对比效果

 

  1. 医院出入口场景

医院出入口往往光线反差比较大,普通摄像机很难看清进出人员的面部细节。因此,需要选用支持宽动态的高清网络摄像机。推荐使用宇视支持宽动态的高清枪式网络摄像机。也可选用宇视支持宽动态的高清网络半球摄像机。

宇视宽动态网络摄像机与普通网络摄像机对比

 

  1. 停车场及出入口

停车场及出入口在夜间车辆进出时,往往因为车头大灯的照射,无法看清车牌及车身细节。因此,需要选用支持强光抑制功能的高清网络摄像机。推荐选用宇视科技支持强光抑制功能的高清枪式网络摄像机。

 

宇视强光抑制网络摄像机与普通网络摄像机对比

 

  1. 室内及室外大场景监控

室内及室外动点通常选用高速球型摄像机。但普通室外高速球型摄像机透明罩易老化污损,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因此,推荐宇视科技高清网络球型摄像机。宇视室内高清球机采用低功耗无风扇设计,可通过PoE+进行供电,简化布线。室外高清球机创新的采用高透玻璃并增加恨水镀膜,避免灰尘和雨水的附着。

 

  1. 室内走廊

室内走廊为狭长型监控区域,采用普通16:9分辨率摄像机监控时的有效监控场景较小。因此,需要选用支持9:16分辨率的网络摄像机。推荐使用宇视支持9:16走廊模式的高清半球网络摄像机,有效画面信息提升1倍。


宇视走廊模式网络摄像机与普通网络摄像机对比

 

  1. 挂号大厅、公共输液室

挂号大厅和公共输液室属于与室内场景,其范围广,人员流动量大,需要实现无缝监控,并对人员的行为和体貌特征进行识别,因此这推荐4K(8百万像素)级别的摄像机,并配合快球型摄像机进行无缝监控。采用4K摄像机,可以大幅度节省建设的摄像机数量。

  1. 手术室场景

手术室场景是狭小的室内监控场景,并具有无影灯和内窥镜和手术参数记录仪等设备。这种场景下,安装多功能室内半球,接入高灵敏拾音器进行高频编码,对现场情况进行录音保证音视频的一致。可用于制作医疗教学视频,也可用于远程实时医疗诊断。同时,一些医疗设备本身也可以提供图像和相关的信息,通过编码器将这些信息接入监控平台,可以实时记录医疗信息,并实现各种医疗数据的时间同步,大幅度扩展了数据的应用场景,提升的管理效率。

由于手术室内部的仪器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因此我们采用EMC Class B级别的IP摄像机,避免了对医疗仪器的干扰。

  1. 重要看护病房

由于病人的客观条件的医院的管理,客观条件并不允许病人家属时时刻刻陪护病人,远程探视成为了必然的需求。而且护士按照时间巡检各个病房会消耗很大的精力,非常消耗人力,因此急需要一套远程看护设备,提升便利性和管理效率。

这里通过宇视监控平台作为基础,来实现远程看护的功能。首先在病房安装高清IPC摄像机和高灵敏拾音器,采集病房的音频和视频信息,并且系统可以对拾音器的音频进行分析,当检测到病房中发生了高声的事件则发生报警提醒保安和医护人员。而且病房中的其他信息,如温度、湿度等信息也可以通过摄像机接入。


  1. 医患调解室&护士站场景

医患调解室和护士站场景是典型的室内场景,并且是病人、家属和医院人员直接接触较多的场景,因此,安装监控设备除了要考虑安装的美观性采用半球形摄像机之外,仍然要配备高灵敏拾音器,以对发生的纠纷进行音视频取证。

 

  1. 急救车的监控

急救车内部也需要监控车辆和人员的状态,并且急救车的运行范围广泛。车内的监控设备时而脱离监控网络独立运行,而是接入监控网络。因此我们采用特有的车载监控设备并采用车载平台,并且采用3G或者WIFI的方式与中央管理中心进行视频的通讯。

当车辆处于医院内部的时候,通过WIFI将图像实时传送到视频存储中心;当急救车出诊的时候,采用车内存储的方式,等车辆返回医院,通过WIFI将图像发送到视频存储中心;在急救车驶离医院的期间,通过3G和医院进行间歇通讯,从而让管理中心了急救车的情况,而且间歇通讯的方式可大幅度降低通讯费用。

 

  1. 设备特性说明

    

  1. 编码器选型

前端监控点的视频编码器完成监控信号的视音频输入,把模拟的视频、音频信号(如摄像机、麦克风等视音频源信号)进行数字化和压缩编码,形成IP 数据包,利用网络传送到指定的目的地址。

作为大量前端监控点部署设备,视频编码器必须采用高性能设备:使用采用嵌入式结构设计,稳定可靠;具备工业防护设计,符合社会动态治安监控系统路面部署的要求;提供强大的图像编码能力,保障高质量的图像效果;支持标准的通信协议和视频编码方式。

 

灌南人民医院监控系统前端编码器推荐采用EC系列高密度视频编码器产品,作为宇视科技推出的新一代视频监控前端设备,EC系列同时具备视音频接入及编码、网络接入和iSCSI存储写入功能。可以完成监控信号的视音频输入,把模拟的视频、音频信号(如摄像机、麦克风等视音频源信号)进行数字化和压缩编码,形成IP 数据包,利用网络传送到指定的目的地址,既可以进行实时查看,满足实时监控的需求,也可以直接基于iSCSI写入IP SAN存储设备进行信息保存。

EC系列编码器采用嵌入式结构设计,结构紧凑,功能强大,同时具备完善的防护设计,主要定位于对视频图像质量和应用要求较高的专业监控环境,可广泛应用于政府、公安、机场、地铁等领域的监控应用或安防应用。

不同于传统的视频编码器设备,EC系列编码器同时支持视频编码、网络接入、iSCSI存储写入功能:支持标准H.264编码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网络接口和网络协议,具有以太网电口、以太网光口、EPON接口等多种网络接口,支持通过单播或组播方式发送实时流,网络适应性强;内置iSCSI存储写入功能,可直接基于TCP/IP iSCSI协议把视频码流写入到IP SAN存储设备。

 

  1. 编码器性能特点

  • 标准通信信令 支持标准IETF SIP协议(会话初始协议),符合公安部《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 高清晰度的动态视频质量 支持标准H.264编码技术,支持D1高清晰图像分辨率,为用户提供D1画质的高清晰图像,编码带宽最高可以提供16Mbps;可同时发送两条视频流,一条用于实时监控,另一条用于iSCSI存储。
  • 丰富的网络接口及特性 可以提供包括10M/100M以太网电口、100M SFP光口以及EPON等多种接口,适应多种组网环境。支持IP单播(Unicast)、组播(Multicast)等传输方式,满足不同网络环境下的灵活组网。
  • 独特的EPON接入功能 EC1501编码器是目前业界唯一能够提供EPON接入能力的监控设备,通过EPON技术,多个监控点可共享一根光纤,可以极大的减少光纤使用量,节省工程投资。
  • 智能的iSCSI存储写入功能 内部集成iSCSI模块,可根据预先定制的存储计划,自动将视频流封装在IP报文中,直接写入IP SAN存储系统,中间不需要视频服务器进行转换,既节省了用户在视频服务器上的投资,又简化了系统架构,使得系统更具备可扩展性,适合于大规模监控。
  • 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支持管理平台对编码器的远程管理和批量配置,可以远程改变图像制式、亮度、编码图像分辨率、带宽、码流格式等参数。
  • 工业防护设计 专门针对室外恶劣环境使用设计,采用工业级元件,温度范围广(-40~+75℃ ),防雷等级达到了正负4KV,冲击电流1KA的通流量要求,静电达到了正负8KV的要求,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500,000小时,经过高加速应力试验 Halt,非常适合高要求的室外监控场合。

 

 

  1. 网络摄像机性能特点

  • 采用H.264 High Profile编码算法:宇视科技网络摄像机采用H.264最高级别的编码算法,在确保更佳的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码流带宽。720P高清码流可低至2Mbps,1080P高清码流可低至3~4Mbps,大幅降低系统的存储成本。
  • 业界领先的低延时:宇视科技网络摄像机通过合理的网络优化,可实现行业领先的网络延时。端到端延时可低至100~140毫秒,接近模拟监控系统80~100毫秒的延时水平,远低于行业普通厂商300毫秒左右的延时级别。
  • 灵活的OSD叠加:宇视科技网络摄像机可实现灵活的OSD设置和叠加。将其他设备采集的楼层、环境温度、湿度、车牌信息、承重、云台信息等叠加到视频图像当中并进行存储。实现更有效率的视频监控。
  • 丰富的业务接口:宇视科技网络摄像机内部集成丰富的网络及业务接口。可实现RJ45电口、SFP光纤、EPON等多种连接方式。确保接入层安全性和可靠性。

 

  1. 承载网络设计

  1. 总体设计要求

  • 保证网络带宽;
  • 保证网络可靠性;
  • 保证接入安全性;
  • 降低接入线路成本;
  • 保证网络对视频的承载能力。

 

网络质量要求分析

 

医院监控业务特点

监控点多

大量(>1K)监控点接入;每监控点流量大;所有图像清晰度要求高(码流≥2M);整网流量巨大;存储流+实时视频,流量上G(流量≥ 2G)

实时监控多

多点同时实时查看监控实时图像,实况流需要复制给多个点

流量同质性

多媒体流量占99%,并发少量控制信令;业务流量模型多;存储业务、实时业务混杂

业务持续性

安防监控专网需要7×24小时工作,不能出现故障、中断,要求网络每个节点高可靠、故障切换时间短

 

视频监控承载网络

高带宽、无收敛

千兆接入,万兆核心;各网络节点均无带宽收敛

低时延、强复制

网络级联数量越少越好、低转发时延;专业组播网,组播流量按需快速加入、离开

业务分类、流量分路

多媒体流量隔离,互不干扰

高可靠

每个节点高可靠、故障切换时间短

平滑扩容、即插即用

扩容方便,设备增加不能影响原有业务正常运行;平滑扩容中,大部分设备可按需扩展,无影响。重点是核心层网络设备扩容需要拓扑自动发现、即插即用

 

安全需求分析

安全保障需求是一个动态的需求,现阶段安全需求主要有:

  • 物理上安全需求

对机房场地的设计和建设按照相关的规定,采取一定措施以防止水灾、火灾、自然环境事故、防止设备被盗等。

对提供的所有设备在本身上是安全可靠的。

  • 信息保密和完整性需求

防止数据在链路上被截获而造成泄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尤其是防止未经授权对数据新增、修改或破坏。

  • 数据的安全性

由于”灌南人民监控系统”的建设关系到医院的安全,它的安全性就极其重要,因此,对数据的安全性要引起足够重视。

  • 接入终端的安全性

对接入终端要有很好的安全控制保障,有控制,有认证的接入。禁止非法用户使用各种攻击手段对网络进行破坏或者盗取数据

  • 信息安全保密服务

信息安全保密服务包括: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保密咨询、网络安全保密技术培训;静态的网络安全保密风险评估;特别事件应急响应等。

 

  1. 骨干网总体设计(按实际设计更改)

 

根据大楼内部的建设规划,我们采用双层网路的设计方法,即接入层和汇聚层,其中接入层采用H3C S35系列交换机,摄像机直接接入到S35系列交换机,在汇聚到H3C 75系列交换机。S35系列交换机作为整个接入网络的接入层,S75作为网络的汇聚层。

其中接入层 交换机部署于楼层中的相关的弱电间,汇聚层交换机部署于核心机房。接入层和核心层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核心层交换机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从而保证数据的稳定传输。

网络拓扑图

 

为提高骨干网络的可靠性,本方案建议采用双核心。

即在监控中心部署一台 S7510E核心交换机,在监控中心部署一台S7506E核心交换机,前端弱电间及监控中心的核心之间通过千兆光纤相连,前端监控接入点接入到接入交换机,接入交换机通过千兆光纤与核心交换机相连。

  1. 监控点的接入设计

集中监控点设计

对于比较分布比较密集的监控点,可以采用宇视科技高密度编码器或IP网络摄像机等,采用楼层/楼宇汇聚的方式接入,并接入到接入交换机即可。

分散监控点设计

在周界监控等场合,由于监控点多且分散,如采用星形的连接,则需要铺设多条光缆,工程量巨大,且每条线路带宽也得不到有效利用,存在巨大的线路资源浪费。因此,我们建议在分散监控点采用EPON(Ethernet over PON)技术,根据监控点的分布情况,由各接入点引出若干条光纤,通过无源分光器,以树形的结构延伸到各监控点。

采用EPON的组网方式,可以极大的节省主干线路光纤资源,且每个监控点到交换机都为独享带宽,根据每路摄像头的码流要求,并考虑将来的扩展,我们建议每路带宽设计为10Mbps,即每个EPON树能最大支持100路的枝节点。

环状封闭监控点设计

对于类似周界监控的封闭环形监控点集合,我们建议可以借鉴网络部署中的环网技术,即将所有的监控点构架在一个环网之上,环网最大的优势在于可靠性很高,环网链路任一点断路,不会影响数据的正常传送。目前在监控领域前端接入方式上最成熟的就是RRPP,RRPP(Rapid Ring Protecting Protocol,快速环网保护协议)是一个专门应用于以太网环的链路层协议,当以太网环上链路断开时,能迅速启用反向链路以恢复环网上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通路。

宇视科技创新的在监控前端设备上直接支持RRPP,无需增加网络设备,增加建设投资,即可享受到RRPP的高可靠性优势。

  1. 网络流量计算分析

灌南人民医院监控网络的主要流量分为监控的存储流与实时流,由于其它数据业务流目前在全网流量当中所占在的比例较小,因此本次方案设计当中主要是针对监控的存储流与实时流进行规划设计,对于数据业务流将通过一定的网络交换能力冗余来保障网络的有效运行。

存储流(iSCSI/TCP):每路存储流所占带宽按1.5M*1.3=1.95M,存储流带宽为:1.95M*监控点位数。

实时监控流(UDP):每路带宽按4M计算。中心控制室带宽为8(按实时观看8路计算)* 4M=32M计算,分控控制室带宽为42(按实时观看42路计算)*4M=168M,可得实时监控流总带宽为:中心控制室带宽+分控控制室带宽。

网络总带宽为:存储流+实时监控流。

而接入交换机LS-3600-28P-EI的交换容量为12.8G,接入交换机 LS-3600-52P-EI的交换容量为17.6G,核心交换机整机交换容量S7510E为768G,S7506E为768G,均远远大于实际需求。换言之,同时只有26个100M端口在运行使用。

从以上的流量计算分析得出,本方案所设计的网络交换带宽均远远大于实际需求,冗余度均大于3倍以上,充分满足了当前及未来几年之内的扩充需求。以上所涉及到的各交换机具体端口冗余分析统计如下表所示:

 

  1. VLAN规划

我们建议每个监控物理区域设置为一个VLAN,每个部门和监控区统一规划整个机构的VLAN资源。

为了减小广播域,建议VLAN终结在核心的三层交换机上,每个VLAN内的主机数量原则上不要超过250台,建议每个VLAN内的PC机数量控制在50台以内。

VLAN的划分可以依据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也可以依据用户所处网络的物理结构进行,后者主要是从网络性能角度出发,而前者还兼顾了网络安全性可控性的需要。根据实际业务部门办公环境的分布情况来看,在大部分情况下,两者实现了重合,而对于少数由于办公地点不同,隔离在不同接入点的相同业务部门,我们则推荐第一种方式。

  1. QoS设计

QoS是一个综合指标,用于衡量使用一个服务满意程度。QoS性能特点是用户可见的,使用用户可理解的语言表示为一组参数,如传输延迟、延迟抖动、安全性、可靠性等。

综合上述需求分析,现将灌南人民医院监控系统承载网络应用服务等级化如下:

 

主要内容

QoS分类依据

IP优先级、TOS特性

服务等级(SLA)

监控音视频流

IP地址、IP的TOS、IP包长度(IP包长度为64B)、TCP和UDP端口(如、RTP、cRTP、Realaudio、UDP )

优先值=101(关键数据);TOS=1011(低延迟、高可靠、低开销)

白金服务(platinum)

SIP信令流

IP地址、IP的TOS、IP包长度(IP包长度为188B)、TCP和UDP端口(如VDOLive)

优先值=100(闪速转发)、TOS值=1111(低延迟、高吞吐量、高可靠、低开销)

金服务(GOLD)

目前还没有一个技术能够单独完成整个网络QoS策略部署,每个机制有自己在网络中的特定功能。简单地说,分类可以将通信流划分成不同服务类,进行标识,使其他机制可以提供差别服务质量。利用拥塞管理机制可以确定删除哪个分组,哪个分组优先通过网络。拥塞避免机制是在网络忙时让发送者减慢发送速度而避免拥塞。整型技术根据一组参数据规定通信流,删除不符合要求的通信流,避免下行发生拥塞。信令可以让客户机在网络上请求端对端服务质量。最后,链路效率机制可以最有效地利用带宽,使用压缩技术并把小链路连一个逻辑管道。以下是对监控承载网络的主要所运用QoS技术:

 

编号

QoS策略

在承载网络应用

所应用QoS技术

1

分类标识策略

在网络边缘设备上: S75E、S36系列交换机

CAR/策略路由

2

媒体流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

主要用于网络所承载的语音与视频应用: S75E、S36系列交换机

cRTP 

3

拥塞管理与拥塞避免

网络中相对窄处或可能发生”瓶颈”地方:与原有网络连接的路由器上

RED、WRED、BECN、 CBWFQ 、LLQ

4

流量整形

网络中相对窄处或可能发生”瓶颈”地方: :与原有网络连接的路由器上

GTS 

在承载语音、视频多媒体流应用时,采用RTP压缩技术。由于RTP包装UDP与IP头,因此头信息的总量(RTP/UDP/IP)增加到40字节。由于多媒体流通常是由小分组组成的,因此这个开销很大。由于分组与分组之间的头信息通常变化不大,因此可以想办法压缩这个头信息。RTP头压缩可以将各个链路的40字节头压缩减少到大约5个字节。

  1. 组播网络设计

作为一种与单播和广播并列的通信方式,组播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从而实现了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能够大量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在灌南人民医院监控系统中,视频的存储流为单播方式,但当多个用户(解码器或者PC客户端)同时访问同一个编码器终端时,如果采用单播方式,从编码器到各个接受端都需要有一路单播流,对网络的带宽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建议针对这一业务模式进行相应的组播设置。

PIM-S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是一种与单播路由选择协议无关的组播路由协议, 它不依赖于特定的单播路由协议,使用现存的单播路由表实现RPF检查。

PIM-SM同时也是一种稀疏模式的组播路由协议,比较适合应用于接收站点分布稀疏的网络。它通过设置汇合点路由器RP和自荐路由器BSR来向所有PIM-SM路由器通告RP-Set信息、 以及路由器的显式发送加入—剪枝(Join/Prune)信息,建立起基于RP的共享树RPT,组播数据沿着共享树流到加入到该组播组的网段。当数据流量达到一定程度,组播数据流可以切换到基于源的最短路径树SPT,以减少网络延迟及负担。

IGMP Snooping,即IGMP侦听,指二层设备截获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传送的IGMP报文,以在二层维护二层组播表。没有IGMP Snooping,所有的组播报文都会在二层进行广播,这样既浪费网络带宽又会增加不需要接收组播报文的接收者处理负担。

组播Vlan:要求组播流走单独的Vlan,用户端口需要加入该Vlan才能实现组播的接收。由于在二层多播报文的转发是根据多播MAC地址,而从三层多播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时,存在32个不同的IP地址映射到同一个MAC地址。启用组播VLAN特性,那么即使MAC地址相同,而VLAN不同,那么在转发时也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地址,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个组的成员收到另一个组的报文。

IGMP fast-leave下接组播接收者的交换机(不论二层还是三层,直接或间接连接收者),都在相应vlan起用fast-leave。方便起见可以不指定vlan启动fast-leave,这样就在所有vlan起作用。

组播网络设计

在灌南人民医院监控系统承载网络中,在骨干网上的核心交换机上启用PIM-SIM,在监控终端接入的VLAN接口下使能三层组播协议IGMP,根据需要启用IGMP fast-leave。

在各接入交换机上,启用IGMP Snooping。

当外网中要与内网络进行调阅图像时,可通过MS流媒体报务器进行单播与组播之间的转换。

 

 

  1. 存储设计方案

    1. 存储需求分析

监控系统的存储平台具体要求如下:

要求监控控制平台的数据库在纪录图像信息的同时,还应纪录与图像信息相关的检索信息,入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可配置专用存储设备备份。

图像存储设备满足采用H.264或MPEG-4/2视频编码格式进行图像存储。跟进需要扩展G.711/等音频编解码器标准实现音频同步存储。在AVS系列标准成熟并且证明适用于监控领域后,宜优先考虑采用AVS标准。

具有足够的扩展空间,存储的图像数据应保证FULL D1(720×576)以上的图像分辨率;

应考虑对录像文件的采取防篡改或完整性检查措施;支持按图像来源、纪录时间、报警事件类别等多种方式对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检索,支持多用户同时并发访问同一数据源;

支持图像纪录、网络回放的双工、双码流模式。

设备管理:要求平台内的存储系统,在同一的管理平台下,实现对所有存储软硬件资源的配置及查询,系统性能的实时监视,系统设备的故障报警监视、故障诊断、及定位分析、报警日志的创建及维护等。

安全认证:验证用户的访问权限和优先级,监测和纪录用户进行的访问和操作等;验证接入设备的合法性,并注册合法设备。

  1. 监控系统存储模式对比分析

目前主流的监控存储方式一般有DVR直接分散存储和集中存储,其中直接存储方式包括:

  • 通过专用存储管理服务器转发
  • 前端设备直写存储设备

采用DVR直接分散的存储方式,技术成熟,建设成本低,操作简便。可是DVR作为监控存储,虽然实现了数字化存储,但是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都不如专业IPSAN存储。

首先DVR一般采用民用IDE硬盘,不提供RAID保护,不支持热插拔;而IPSAN专业存储采用企业级SATA硬盘,MTBF达到120万小时,提供了RAID技术,并且支持热插拔。

DVR采用文件方式写入视频数据,大规模视频监控系统中形成大量文件,文件的检索、查询工作形成极大的瓶颈,按照每五分钟形成一个视频文件,14天的文件数量将非常巨大,如此多的文件检索速度非常缓慢,一般需要几秒钟甚至更长时间。而IPSAN存储采用编码器端到端直接将视频数据以数据块方式写入存储,由于是裸数据写入,检索极其简单,直接定位到数据块,检索速度大大提高(小于1s)

DVR中的视频文件分散在各个单个设备上,相互间没有联系,视频数据的综合利用非常困难,例如人像识别等技术在这样的分散文件系统中实现难度很大。而IPSAN设备通过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以标准API接口,极大方便了数据综合,可以和应急指挥、GPS定位等专业业务系统融合,融入整体弱电系统。

更重要的是”所见非所得”问题。在矩阵上看到的实时图像很清晰,但是DVR由于本身性能的限制,难以提供高码流、高清晰的图像处理能力,尤其是大量动态图像发生时,存储的图像效果远远不如实时图像。而采用IP监控系统,编码器高性能处理视频数据的能力,”一次编码器全网数字化传输”,解码器输出到监视器的图像效果完全等同于存储设备中的存储效果。

因此对于专业性的医院监控系统来说,集中存储是必然的选择。

基于流媒体服务器(存储管理服务器)转发的集中存储,是目前较为普遍的集中存储模式,但是该模式有一个根本性的缺陷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即服务器的瓶颈问题。

所有的前端的存储数据流都要通过一个或一组服务器进行转发,服务器的性能必然成为整个系统存储性能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存储量的上升,不仅存储设备需要升级,存储服务器也需要随之升级,极大的增加的扩容成本。同时,所有的存储流均要通过服务器转发,增加的系统故障点。

而前端设备直写存储设备的模式,就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存储管理服务器仅需完成前端设备和存储设备之间的信令管理,无需进行数据转发,极大的减轻了服务器的性能压力,消除了网络瓶颈,降低了扩容成本,提高了存储效率。

 

  1. 存储设备选型分析

  1. 存储需求分析

在灌南人民医院监控存储系统建设中,必须考虑影像数据的保密性和对网络带宽的影响,监控录像数字化采用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的网络存储技术已经成为主流应用模式。IP智能监控存储系统,采用专业标准的存储设备,进行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数据存储模式,有如下优点:

监控画质清晰

可选FULL HD(1080P)、HD(720P)、D1、2CIF、CIF等多种不同清晰度监控画质,音频上可扩展支持必要的扩展G.711/ G..723 /G.729标准,确保实时监控画质、音质。还原历史监控影像完全相同,并可支持高清,达到清清楚楚监控、事后取证准确、精准支撑决策的监控效果,真正实现监控系统部署的意义。

存储系统的性能

由于存储系统不仅要支持多路摄像头的监控数据为并发实时顺序写入,同时要满足多级监控中心对同一数据源的多路并发随机读取,对于存储系统带宽、持续写性能、控制器处理性能要求很高。存储设备的控制性能、持续读写带宽必须需随着摄像头数量的增加和存储容量的扩展而同步提升,以满足监控系统的带宽、性能需要,要求磁盘与控制器必须交换式连接方式,存储设备不可有内部带宽、性能的瓶颈。

业务可靠性高,监控数据安全性高

事后取证的保障

采用标准、专业存储设备集中存储监控录像,保障监控数据安全、系统安全。

存储容量不受限制,存储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设计,配合虚拟化技术无限扩展能力,监控录像保存周期和保存数量可随需延长。

存储系统采用企业级SATA硬盘,其安全性远高于IDE硬盘,可保障监控数据的安全性,事后监控、调阅、调查有充分保障。

硬盘可实现RAID保护,并采用热备盘进行二级保护,进一步保障监控数据的安全性。

录像影像资料的检索速度-业务效率和快捷

快速精准的检索

采用数据块指针纪录技术,实现历史影像资料的基于指针数据库的检索,检索效率相对基于影像基于文件检索速度从数十分钟提高秒级,同时指针数据库考虑考虑对录像文件的采取防篡改或完整性检查措施;支持按图像来源、纪录时间、报警事件类别等多种方式对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检索,支持多用户同时并发访问同一数据源。

成熟标准的技术,开放兼容互通性

存储系统多采用标准化协议,系统兼容性风险较低。

系统的不同应用可能基于不同的平台(WIN2000 \SUN SOLARIS\IBM AIX\HP-UX\LINUX等等),可能是一个异构环境,因此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互连性,才能确保存储备份系统基础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

系统方便和NAS、DAS、SAN等各种结构的存储网络集成,并方便和以太网存储系统整合。

可管理性

在统一监控模式下,可统一监控整个监控系统中的数十台,乃至数百台的存储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集中管理。另外,由于采用专业存储设备,降低了分布式DVR带来的维护工作量大、数据丢失频繁等问题,降低了日常维护工作量。

经济性和投资保护

方案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在可预见的未来的设备改造中,要保证现有系统能最大程度的被继续使用,使目前的投资未来也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方案设计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行,提供高效能和高效益。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减少以往在资本与技术投入方面的浪费。

数据管理性

系统设备必须采用智能化、可管理的设备,最终能够实现监控、监测整个备份系统的运行状况。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管理工具提高设备的运行性能、可靠性,从而简化维护工作。

易用性

系统能够方便地进行系统检测、监控、日常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具有良好的客户界面。

综合以上对灌南人民监控系统的业务需求,IP智能监控系统的要求,监控平台的存储系统的设备选型为:宇视科技基于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控制架构的VX系列智能海量IP SAN存储设备。

  1. IP SAN监控存储系统特点

  • 集中统一管理

存储设备可以在物理上分布部署,但是在逻辑上可以在一个界面下进行统一管理,满足今后对视频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需要。

  • 高可靠性

采用企业级SATA磁盘,其平均无故障时间≥100万小时,系统稳定可靠

IPSAN是专业的存储设备,在散热、振动、数据保护方面均采用专门的设计(例如通过RAID技术进行数据安全保护,支持硬盘顺序加电,冗余的电源、风扇设计等)。

  • 扩容简单

多台IP SAN设备可以通过堆叠的方式不仅能实现容量的扩充,还能同步实现系统性能增长。

  • 支持iSCSI直存,消除服务器瓶颈

IPSAN支持前端设备通过iSCSI协议直接写入数据,无需通过服务器转发转存,提升系统可靠性,消除系统瓶颈。

  • 采用块存储模式,支持秒级检索

与传统文件存储方式不同,IPSAN采用数据块的方式存储数据流,使存储粒度更加细腻,支持秒级检索和回放。

  1. 存储系统配置

采用720P(1280*720)的图像分辨率格式进行存储,2048Kbit/s实时码率,保存30天。

单个摄像机1天存储量:    4096K*3600*24/1024/1024/8=42.1875GB

采用1080P(1920*1080)的图像分辨率格式进行存储,4096Kbit/s实时码率,保存30天。

单个摄像机1天存储量:    8192K*3600*24/1024/1024/8=84.375GB

由于灌南人民医院安防系统对数据存储的可靠性要求严格,因此本系统的设计方案中采用RAID5数据保护加全局硬盘热备,另外考虑到监控系统的编码器写入过程当中8%的峰值漂移及整体存储空间10%的冗余。

 

  1. 系统管理平台设计

基于网络传输为基础的IP智能监控管理系统一般包括管理服务器软件、存储管理服务器软件、流媒体服务器软件等各种管理平台服务器软件。

  1. 系统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作为整个医院监控管理系统的中心和心脏,所有的前端数据都要传输到该处进行分析、处理、存储和转分发。该部分重点要考虑如下的功能需求:

1.实时图像点播

根据需要,可将前端的任一路或者任几路图像调用到显示设备进行直观显示,以了解现场实时情况,进行快速的分析处理。

2.轮切业务

根据定制的任务,进行自动切换显示,以对切换组内的前端区域进行宏观的观察控制。支持DC和客户端的轮切。

3.远程控制

根据需要,对前端的一体化摄像机进行旋转、放缩、转速、雨刷、红外、加热、辅助照明等控制,支持监控中心和前端的双向语音和语音广播,通过前端的扬声设备对区域内的有关人员发送语音信息。

4.历史图像检索和回放

通过设备、通道号和时间段(可选),或通过报警信息,用户可以检索到已经录制的历史图像列表,并根据需要进行回放观看;也可以通过拖拽时间指针实现可以对回放进行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逐帧播放、暂停抓拍、录像下载等操作。可以控制图像的分屏显示、全屏显示、多路视频同步回放。

5.报警管理

当系统启动布防时,一旦编码器检测到告警检测装置的开关量输入,系统将按设置的联动关系表启动相应的报警联动项目,比如声光报警装置、制定的分控/客户端提示、调出对应区域的视频图像等等,及时通知提醒职守人员,以方便职守人员进行快捷的观察分析和处理。支持报警联动存储,在报警联动时将对应图像存储。

6.用户和权限管理

支持多级用户管理、用户组管理、角色管理,每个用户有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通过角色管理实现用户的权限管理。系统有一或多个系统管理员,对全网的用户有配置权限,可选择用户对设备的操作权限。不同级别的用户和管理员有不同的优先级别。

7.分控及客户端管理

分控及客户端的注册管理、用户权限等级管理、在线监控等。

8.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视频监控客户端支持图形化的配置界面,所有的增删改查操作全部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操作完成,所见即所得。提供日志功能和日志报表功能,整网设备运行情况一幕了然。系统支持电子地图功能,支持通过导航地图快速定位关注的区域,在电子地图上可以直观的显示摄像头的分布和各种详细信息。

9.合法性、一致性控制

接入系统的前端设备(编码器、解码器、客户端等)必须向中心管理服务器进行注册成功后才能联入系统进行工作,在注册过程中利用安全性机制(SIP协议/RFC3261)审计终端的合法性。前端设备同数据管理服务器之间有保活机制,以保证终端与视频管理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正常。管理服务器主动发起的配置轮询,以检查各前端设备的配置是否一致并自动按中心设备进行修改。

10.时间同步

OSD信息、历史图像时间索引、回放检索等都要求系统具有准确一致的时钟信息,监控网络中的大量服务器和终端设备都需要进行时钟同步。支持NTP客户端,最大可支持3个NTP server配置。

11.设备监控和控制

对联入的设备进行在线监控和在线故障诊断报警,支持断线重建、自动连接等功能。

12.集中管理和批量配置

管理员在权限范围内,可以对所有终端进行集中的配置,同时支持批量配置管理。支持编解码器的批量增加,支持编解码器设备通道的模板配置。提供了电信级的可维护性,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13.日志管理

系统运行日志包括:设备启动、保活失败、配置不同步、故障和故障恢复等信息(设备ID、状态变化、时间)。系统操作日志包括:某用户的登入、退出、对系统配置的修改、控制等。告警日志包括:温度过高、视频丢失报警、运动检测告警、外部告警、设备离线等。系统支持针对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报表功能。

14.存储管理

对系统内的存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资源策略、监控存储设备工作状态、分配存储资源、制订存储计划、数据安全性管理等功能。

  1. 宇视iVS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平台

iVS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平台是宇视IP视频监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核心。通过iVS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平台,实现IP视频监控系统的统一管理、统一控制、统一存储、统一媒体转发调度。软件系统各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信令、媒体、存储和视频编解码协议,可以实现各功能部件的灵活部署,系统容量可弹性扩展。软件平台各部件通过HA和负载均衡设计,实现电信级的高可靠性保证,满足电信级和高端行业应用的可靠性要求。

  1. 系统管理平台的构成

宇视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是面向专业监控领域推出的监控方案,包括视频管理服务器软件VM3.0、数据管理服务器软件DM3.0、流媒体服务器软件MS3.0、WEB客户端等。由于iVS基于IP构建,系统中各个部件,都可以根据需求分布式部署并加以集中管理。

系统管理平台构成图

 

  1. 平台开放性说明

视频存储系统

宇视科技VX系列IPSAN是开放的存储产品,可以用于其它厂家的平台做数据存储系统使用。和同类产品相比,宇视科技的VX系列IPSAN已经连续18个季度市场占有率第一。

    宇视科技VX系列IPSAN存储产品是宇视科技为监控解决方案量身定制的具备极高性价比的IP存储产品,是集视频数据管理、iSCSI存储、RAID5计算、数据的永久保护技术与业界顶级的磁盘管理技术于一体,具有高性能、高可靠、高密度、高扩展性、高易用性等特点,并集成了IPSAN与NAS存储协议,提供块存储和文件存储方式,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监控存储解决方案。

    宇视科技VX系列ISPAN采用Intel 高性能处理器,支持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内部协议支持iSCSI、NFS(V2、V3、V4)、CIFS/SMB、FTP等开放的标准协议。用户可以根据这些标准的协议和其他管理平台进行互连互通、数据交互存储。此时VX系列IPSAN就像是用户客户端的一个本地文件存储系统。

    宇视科技的IPC(网络摄像机)和宇视科技的VX系列IPSAN之间可以通过iSCSI协议进行块数据的直存,此技术是宇视科技在视频监控领域的创新。如果监控系统采用其他厂家的IPC,则通过国际上开放的Onvif协议,进行以文件方式的数据存储。所以VX系列IPSAN并不存在封闭性的问题,完全和通用的管理平台兼容。

视频管理平台

    宇视科技的VM系列视频管理平台,是专门针对安防监控应用开发的视频管理平台。除对监控设备本身的管理功能之外,还集视频流复制分发、组/单播转换功能于一身,可以只对数据流做媒体交换,而不对数据流本身做处理。可以满足各种大、中型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复杂网络应用。

VM视频管理平台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全面支持高清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公安、金融、交通、电力、能源、教育、大型园区、楼宇、医疗等行业。

VM视频管理平台支持TCP/IP、RTSP、UDP、HTTP、IGMP、Telnet、ICMP、ARP,SIP、SNMP、FTP、TFTP等协议,并且支持支持GB28181、DB33等联网标准。

因此宇视科技VM管理平台是开放的平台,和其他厂商支持这些开放标准的视频存储产品完全兼容。

  1. 监控系统功能及其业务流程

  1. 实时图像点播

如图所示,实时图像点播业务包括视频采集、传输交换、管理控制控制和显示四个主要环节

在管理员的控制下,将摄像机的图像实时在视频监控客户端和解码器后的电视上播放出来的业务流程如下。

控制环节:

首先管理员通过视频监控客户端的业务控制界面,选定编码器下的摄像机为视频源,客户端和解码器下的电视为显示设备。

业务申请提交之后,VM3.0通过SIP协议,向编码器下发指令:按照指定格式编码后将媒体流发送到某组播地址上;向客户端件和解码器发送指令:在某组播地址上接收媒体流,视频监控客户端和解码器向交换机发送IGMP报文,加入组播组,交换机上即刻建立转发表,用于组播报文的转发。

视频采集:

摄像机采集图像后,以模拟视频信号方式传送给编码器;

编码器进行A/D(模拟到数字)转换,使用内部的专用芯片,编码压缩为高分辨率(最高支持1080P)的视频媒体流数据,使用组播报文的形式发送到视频监控专网;

传输环节:

接收端的DC(解码器)只要使用IGMP申请加入对应的组播组,就可以接收到特定摄像机的组播媒体流数据,经过解码器的解码,然后进行D/A转换,就可以将现场图像实时的还原到监视器上。如果不使用DC,也可以通过客户端接收组播媒体流,通过计算机的软解码,直接显示到计算机的显示器上。

视频监控专网的交换机通过专用交换芯片,根据转发表对IP报文进行高性能转发,组播报文被复制到监控客户端和解码器所在的端口,而其它端口上没有这些组播报文。

显示环节:

解码器接受到流媒体组播报文,使用内部专用解码芯片将压缩过的视频信息解码,并进行D/A(数字到模拟)转换,将高效还原后的模拟图像实时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

视频监控客户端接收到流媒体组播报文后,调用高效的软件解码软件,利用CPU的多媒体处理功能将压缩后的视频信息解码,将模拟图像通过显卡的数字VGA接口输出到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在实时播放的过程中,支持图像的抓拍、录像,并可以将本地抓拍和手动中心存储到存储设备中。

以上是用组播流程完成多对一监控;如果使用单播,编码器支持同时发送多路(最多4路)单播媒体流;如果同时观看的用户超过编码器的上限,可以通过MS3.0进行转发。

  1. 云台控制

视频监控客户端选择一个云台摄像机后,可以进行远程控制。

首先系统会判断用户对摄像机是否有控制权限,如果没有,VM3.0会拒绝用户的控制请求,并在视频监控客户端上提示出来。

在用户操作云台控制后,监控客户端将控制指令通过该云台的云台控制协议的信令格式,以SIP协议的方式发送给VM3.0,视频管理服务器将控制报文转发给编码器;编码器收到云台控制指令后,通过RS485总线将控制命令发送到云台。

全部用户对云台的控制权限分为9个等级,高优先级的用户可以抢占低优先级用户的控制权限;如果一个用户正在进行重要的操纵,可以选择锁定云台,此时高优先级客户也无法抢占,操纵完成后,用户释放云台或者admin管理员强制释放云台,其他用户才可以进行操作和抢占。因为所有云台控制都是通过IP网络,经由VM3.0进行中转,因此可以实现全网的云台控制权限的统一分配;云台控制只有信令部分,数据量非常小,对VM3.0的性能没有影响。云台控制界面如下:

 


 

  1. 历史录像存储

用户可以通过DM3.0给每一个摄像机配置存储计划,指定存储资源,也可以手动给摄像机配置存储资源,配置时需要指定摄像机对应的IP SAN设备、存储空间以及数据保留期(天数或空间大小)及录像存储时段等(可以按周或天配置存储计划,每天可以指定4个时间段;另外,最大还可以配置16个例外的天计划)。同时还支持存储和告警的联动,当用户配置告警联动,指定联动动作为录像存储,告警出发后,则启动执行报警联动录像存储,每次报警联动录像的时间可以配置。

  1. 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

数据管理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中记录了设备、通道、时间、报警同图像存储物理位置的对应关系,通过设备、通道号和时间段(可选),或通过报警信息,用户可以检索到已经录制的历史图像列表,双击即可播放。播放流程如下:

1、中心存储的录像回放采用标准的rtsp协议完成。媒体流为标准的TS流。

2、Web客户端根据指定的时间段信息,先向VM3.0发起查询对应时间段的录像rtsp url信息。VM3.0转发该请求给DM3.0,DM返回正确的rtsp url信息给VM,VM收到给返回给客户端。

3、客户端根据得到的rtsp url直接先DM发起录像回放请求。

4、DM3.0将IPSAN存储的数据块转换为TS流通过RTSP协议发送给客户端。

5、回放过程中,客户端可以通过标准的rtsp信令进行录像的回放控制。

  1. 双向语音对讲

当触发编码器上凤凰箝位电路的对讲开关后,监控点可以通过连接在编码器音频输入口上的麦克风向监控中心讲话,反馈现场情况;此时的视频流和音频流做到唇音同步。

监控中心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通过连接在编码器上音频输出口的扩音器向监控现场喊话。

音频流的建立过程和视频流的建立过程相类似,都是在视频管理服务器管理下,通过SIP协议对编码器和视频监控客端进行控制。

系统支持双向对讲,编码器支持回声抵消功能,防止喇叭和麦克风之间产生声音回路,导致回授噪音。

  1. 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视频监控客户端支持图形化的配置界面,所有的增删改查操作全部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操作完成,所见即所得。

系统对设备、监控关系、报警、巡检结果等提供报表功能,整网设备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当终端运行异常时,根据级别的不通,系统以多种方式通过告警台提示管理员确认问题,改变了传统监控系统中要靠人一一确认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大大减轻了系统维护管理的工作量。

系统支持批量配置,当终端和摄像机数目超过一定数量级别时,批量配置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功能,否则整个监控网络的维护根本无从谈起。

配置界面

 


  1. 用户与权限管理

系统支持域管理

最多7层,呈树型组网,对应某一级行政区划

各种设备都归属在一个域下

每个域可以有自己的管理员和操作员

用户管理

支持多级用户管理,每个用户有用户名和密码,通过MD5加密的方式到服务器上进行验证,保证可靠性。

整个系统有一或多个系统管理员,对全网的用户有配置权限,可选的对设备有操作权限。

域管理员用户,可以对域内的编解码器、图像采集和显示设备进行增、删、改、查,为云台设置预置位,新增域和子域的新用户。

普通用户对摄像机和显示器的权限包括:查看配置信息,看实时监控,远遥,看回放,下载录像,配置轮切计划;管理员可以指定某用户对于某摄像机或显示器具有某种权限;为配置方便,也可以指定某用户对于某域内的所有摄像机或显示器具有某种权限(权限的批量配置)。

当某用户需要临时访问非管辖区域内的历史或实时图像时,可以向管理员申请授权。

云台控制冲突

用户分为9个云台控制的优先级;同级或高级用户可以抢夺控制权

用户获得控制权后,可以选择锁定。锁定后不能再被抢夺。

  1. 日志管理

整个系统的日志管理分为三类:系统运行日志、操作日志和告警日志

系统运行日志包括:设备启动、保活失败、配置不同步、故障和故障恢复等信息(设备ID、状态变化、时间)

系统操作日志包括:某用户的登入、退出、对系统配置的修改、控制等

告警日志包括:温度过高、视频丢失报警、遮挡报警、运动检测告警、外部告警、设备离线等。

系统支持针对各种告警信息提供统计报表,基于报表,提供基于告警类型和告警时间等的查询功能。

  1. 轮切业务

轮切业务基于实时监控,是对多路实况进行轮流查看的业务。

轮切业务实现过程:

首先通过视频监控客户端配置轮切计划,确定被显示的摄像机列表,以及每个摄像机的图像在播放中需要逗留的时间。确定了轮切方案,在执行之前还需要为方案选择一个显示设备。

轮切方案被提交到视频管理服务器之后,服务器通过SIP信令周期性的控制编解码器,从而在监视设备上周期性的循环显示各个摄像机的实时监控信息。

  1. 终端合法性,状态一致性检查

编解码器和监控客户端启动后,必须向视频管理服务器发起注册,在注册过程中利用SIP协议(RFC3261)的安全性机制审计终端的合法性。只有完成了注册过程,终端才能接入到视频监控专网,开展业务。

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终端实时检测到异常,将信息保存到本地,上报到视频管理服务器,在客户端管理界面的告警台上提示给系统管理员。当视频管理服务器管理的域内的服务器类设备(例如数据管理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IP-SAN,也包括视频管理服务器自身)出现故障时,视频管理服务器也会及时将告警信息推送到客户端上,并以稍高级别的告警提示管理员。

终端注册成功后,需要周期性的向视频管理服务器发送保活。保活是为了保证终端与视频管理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正常,采用的一种心跳检测机制。各种服务器同数据管理服务器之间也有同样的保活机制。一旦设备检测到心跳断开,说明对端设备出现了问题,此时除了发送告警信息,系统将同时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案采取措施,例如将业务切换到备份设备上,在数据管理服务器和视频管理服务器进行业务切换的过程中,所有已经建立的实时监控业务和历史回放业务都不受影响。保活的默认周期是10s(推荐),有时为了提高系统在故障时的恢复速度,也可以将周期适当缩短。

视频管理服务器主动发起的配置轮询,是为了保证服务器上记录的配置与下发到编解码器上实际的配置一致。配置轮询的时候,如果出现配置不一致,将以视频管理服务器记录的配置为准,自动启动配置下发,强制终端更新的配置。同时视频管理服务器将记录日志,并启动告警提示。

  1. 时间同步

OSD信息、历史图像时间索引、回放检索等都要求系统具有准确一致的时钟信息,监控网络中的大量服务器和终端设备都需要进行时钟同步,手工一一同步在精度上和工作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一个健壮可靠的监控系统必须提供自动的时钟同步机制。

宇视视频监控系统支持域内全部设备均使用标准NTP服务器作为时间同步来源的配置,也支持域内设备根据视频管理服务器的系统时间进行域内设备进行自动时间同步。

  1. 集中管理和批量配置

当系统内存在大量终端设备时,管理员不可能分别登陆到每个设备上配置各种参数。宇视科技视频监控系统提供了集中的配置管理功能,管理员在权限范围内,可以对所有终端进行集中的配置,同时支持批量配置管理,提供了电信级的可维护性,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1. 系统功能特点

基于IMOS的智能楼宇方案相对传统监控解决方案,具备以下特点:

先进的系统架构

创新的OS设计: IMOS是宇视科技 IP监控、视讯会议等多媒体产品共有的基础软件平台。其本质上是一个通用的支撑多媒体安防监控、视频会议、语音通信等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业务并融合了中间件技术的操作系统。全面遵循IMS体系结构。

全面的数据库支持:IMOS平台对内部数据对象统一封装。提供了数据库访问的通用接口通用数据模型。能兼容各种主流数据库,如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等。让融诸多业务于一体的智能楼宇系统能进行统一的数据库管理。

海量的接入能力

高性能的服务调用模型:采用先进的iMF(Intelligent Message Frame)消息中间件技术。服务调用速度可达每秒数万次,远远超过了普通粗粒度调用技术每秒数百次的并发能力。大大提高了软件运行效率,是海量并发量的技术保证。

创新的结构化存储

媒体流数据的结构化存储:创新的将结构化存储技术应用到流媒体数据的存储中,把流媒体数据块直存到IPSAN中。效率高,没有文件瓶颈,不会出现文件打包失败导致的文件丢失,极大的提高了存储的可靠性。同时,避免了传统文件存储的分割,打包的时延,极大得提高了读写、检索和数据传输效率。数据可以随存随看,检索可以精确到秒 ,传输时延极低。

灵活安全的存储管理:IMOS监控平台中,存储可以灵活部署在各级监控中心。通过DM3.0可以对分布式部署的存储资源实现存储设备和存储空间的集中管理和数据集中备份,保障了存储资源和数据的安全性管理。

全面的网络技术

最全面的光组网能力:基于宇视科技对网络技术的深度理解,IMOS系统支持SPF、EPON、RRPP光环网技术,从而实现最全面的光组网能力,适应楼宇内部各种光组网环境。

异构网络的高适应性:目前的楼宇一般都是有线网络+各种无线网络模式,如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卫星网络、GPRS、WLAN、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Wi-Fi、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等。宇视科技将专业成熟的网络技术完美的融合到多媒体应用中,平台系统支持双网段技术。使得IMOS平台适应光网、单/组播等楼宇环境,终端适应NAT、PPPoE、3G等各种网络接入。

高可靠系统设计

管理平台的热备份:视频管理服务器可实现双机热备,保障系统平台的可靠性。

动态负载均衡的智能集群:高并发大负荷的流媒体服务器支持集群,通过动态负载均衡算法,可以根据各个服务器的能力和动态负载,将流媒体分发请求动态均衡负载到各个流媒体服务器上。对故障服务器的业务,实现秒级承接,平滑得承接到其余流媒体服务器。

编码器的链路备份:创新将宇视科技自主开发的RRPP环网协议应用于带双SFP光口的EC编码器;编码器的双网口设计,可实现双链路备份。

全局化的资源管理

抽象资源技术:IMOS平台将监控平台中所有组成单元抽象为资源。例如组织、EC、Camera、计划、告警、资源组等等都是资源,对可管理对象进行了统一的抽象,任何可管理对象也可以作为资源进行管理,资源本身不仅具备层次关系,也可以任意划归。从而给用户带来无比丰富灵活的角色、权限、组织管理功能。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用户权限的精细灵活划分,又可以使权限划分的操作变得更简洁。

全局资源管理:通过抽象资源技术,域、虚拟域被虚拟为全局的资源,也可以把多个下级域抽象为一个虚拟域,可以对跨域资源进行灵活简洁的权限控制。

开放的安防中间件

平台级的中间件和SDK:IMOS作为支撑多业务高开放的多媒体操作系统,提供基于业务逻辑层和基础设层的SDK接口,整个系统架构中除了底层的OS层,其他各层的组件、应用都可以快捷的实现合作开发和融合。合作开发不再局限于不同产品的对接和不同平台间的数据调用。智能楼宇内部的各种行业化应用完全可以在IMOS提供的SDK上提供各种层次的开发,让IMOS专注与应用开发,发挥其优势,避免大量基础平台开发风险并降低成本。让合作开发变得方便、快捷,合作开发的产品和形式更丰富,可以大大提高的智能楼宇的安防能力。

 

  1. 监控中心设计

    1. 中心控制室

一级监控中心控制室设在大 丰市人民医院监控中心,包括电视墙和控制台两个部分。  

中心屏显系统:中间的高亮度液晶显示屏组成,可滚动显示有关信息。配备宇视科技的DC2804-FH和DC2808-FH视频解码器连接,获取视频信号。

控制台:操作台设置双显卡输出PC机,配液晶显示器,同时配置控制键盘。

解码器DC2808连接大屏幕图

 

  1. 分控室

每个分控室部署PC客户端和拼接大屏以及液晶监视器,一个操作台,通过权限设置只能查看授权范围内的监控图像。

  1. 视频解码器选型

视频显示部分完成视频信号的解码及输出显示,这部分主要包括宇视科技的DC系列监控媒体终端,还包括电视墙、多媒体大屏幕、调音台、功放等模拟视音频设备。

DC系列监控媒体终端同时具备视音频解码、输出和网络接入功能,可以把来自前端采集设备传送过来的组播IP 数据包进行数字化解码,还原成模拟视音频信号后输入到电视墙、大屏幕、调音台、功放等模拟视音频设备。

此外,iVS方案还提供客户端软件,该软件可以通过VM视频管理服务器对DC系列监控媒体终端的输出进行灵活的控制,实现数字矩阵的功能。同时内置软件解码工具,支持多路视音频信号的软解码,使得用户可以直接在PC上对监控内容进行实时查看或历史回放查看。

监控图像的显示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用PC机的软件解码来观看图像;

第二种方式为通过硬件解码器的方式将IP数字图像解码成模拟信号上电视墙。

视频解码器主要功能是从网络上获取视音频数据流,将数字信号转换还原为模拟信号,输出到监视器、电视墙、多媒体大屏幕、调音台、功放等模拟视音频设备。

视频解码器作为后端各级监控中心的视频、音频信号输出设备,需要具备以下功能:自适应各种视音频编码方式;支持高码流视频解码能力;设备稳定可靠适合长时间运行;易管理,配置简单。

  1. 视频解码器设备设计和选型

灌南人民医院监控系统各级监控中心使用的视频解码器推荐采用DC2808-FH和DC2804-FH,采用嵌入式结构设计,结构紧凑,功能强大,可支持标准H.264解码,最大可提供FULL HD(1080P)高清晰动态视频图像,解码码流最高可达20Mbps;具有以太网电口、以太网光口、EPON等网络接口,便于组网;支持以IP组播的方式接收音视频流,可节省网络带宽;支持以单播方式接收音视频流,满足单播网络环境下的组网。

  1. 视频解码器产品特点

1. 标准通信信令:支持标准IETF SIP协议(会话初始协议),符合公安部《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2. 强大的解码能力:单设备最高支持16路1080P、32路720P、72路D1解码能力。

3. 丰富的网络接口及特性:可以提供包括10M/100M以太网电口、100M SFP光口等多种接口,适应多种组网环境;支持以IP组播的方式接收视频流,可有效减少对IP带宽的消耗和减少实时流的时延。支持以单播方式接收音视频流,满足单播网络环境下的组网。

4. 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支持远程配置和管理,可以远程改变图像制式、亮度、编码图像分辨率、带宽、码流格式等参数,便于于远程管理及维护。

5. 灵活的混合解码能力,每一路输出都可以灵活选择解码分辨率和分屏模式。

6. 支持本地控制台PC视频接入,可将管理界面、电子地图等信息上传至大屏显示。

7. 支持本机视频拼接,小型监控中心可省去拼接控制器。

 

 

  1.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在医院中起着重要要的角色。他可以将门禁、报警、监控、火灾报警、楼控、车辆管理等系统综合管理,集中处理数据和信令,并结合医院业务特色,自定义工作流。

  1. 专业告警联动

  1. 告警级别定义

设定各种告警级别的名称、颜色、是否启动弹出窗口提示和告警提示音。包括紧急告警、重要告警、次要告警等,不同告警类型可以对应不同的颜色和提示声音。



告警管理界面

  1. 告警类型划分

对前端发生的所有告警类型进行告警级别的划分,如将防盗报警、防灾报警、视频丢失、设备通讯中断离线作为紧急告警,将服务器工作状态变化作为重要告警等。

  1. 报警联动策略设置

可以通过制定针对不同设备、不同告警信号产生后的处理策略,如果是需要前端设备直接处理的告警,将策略下发给前端系统。系统产生告警后的处理策略分为如下几种:

1)前端设备告警联动策略

  • 告警上报服务器;
  • 声音告警;
  • 云台预置位定位;
  • 警前录像和警后录像;

2)服务器告警联动策略

  • 告警上报指定告警台;
  • 通知其它前端设备告警发生、执行相应告警联动策略;
  • 建立相应前端设备和特定DC解码器关系,实现报警解码图像上电视墙;
  • 用户可以根据设备类型、告警类型、告警级别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

3)客户端告警联动策略

  • 客户端图像自动弹出到报警图像
  • 启动图像抓拍功能或客户端录像功能;
  • 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报警源;
  • 在告警台显示该报警信息,并根据告警级别,用对应的颜色去显示,进行高亮;
  • 报警用户处理确认,并记录处理的操作者信息。
  1. 实时告警接收

接收转发过来的报警信息,显示实时报警信息,包括告警的时间、告警设备名称、告警设备ID、告警信息等。还可以显示告警级别、告警颜色,可以通过该记录进入实时告警处理框界面。

宇视科技监控解决方案支持多种告警联动的形式,策略,和第三方合作也非常的方便,我们拥有业界最多的合作伙伴,可以为用户提供最多最全的解决方案。

  1. 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一般的医院均设有停车场,通过在停车场入口设置车辆卡口摄像机,来对进出的车辆进行权限和收费管理,从而提升车辆的管理效率。

同时可以在停车场安装拾音器,拾音器接入监控系统。一旦发生砸车窗的事件,立即触发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的录像并对监控中心进行告警。

 

 

  1. 人数统计子系统

是一种先进的监控人群流动的智能安防系统。该系统能准确地统计通道口出入人数和提供人群流动方向等信息。用户可根据需要,指定监测一个或多个出入口,也可以指定统计单一方向或双向的人群流动, 可以对滞留在大楼内部的人数有清楚的了解。根据用户的需要,本系统可以把统计信息生成报表,或上传到其他商业管理软件。有利于有关部门做出一些决策。

  1. 消防管理子系统

利用消防系统进行火灾监控,当探测器检查到火花时,会立即告警,从而有效地提高预防和抵抗事故、灾害的发生和加强防御控制的能力,同时通过可视化综合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综合利用保安人员和安全防范工程为防范区域安全服务(如可作为消防系统的火灾复核确认及其指挥、调度、疏散的管理手段等),是可视化安防系统建设的总要求。

  1. 门禁,巡更子系统

门禁系统是对出入口进行人员出入管理的重要设施,一旦发生非法入侵事件,如尾随,非法闯入、胁迫进入等,就能立即在安保控制中心准确显示出事地点,便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巡更系统是楼宇内部需要执行的例行工作,通过常态巡更,能够迅速发现、处理突发事件。系统可以集成在线式巡更系统,也支持基于视频巡检的巡更系统。

  1. 人脸识别子系统

宇视科技通过与业界领先的智能视频分析研究机构合作,宇视科技 iVS IP监控解决方案可提供人脸识别功能,包含基于多局部特征融合和统计学习的人脸识别核心算法,人脸识别分类器和匹配引擎。识别模块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脸识别系统为建设智能型高安全性出入口管理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宇视科技 iVS集成该系统,可应用楼宇内重要场所的出入口,对出入、检票、或刷卡人员进行基于人脸的身份识别,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将进行报警和联动视频监控(如切换实时视频、存储和抓拍),大大提供安防防范、管理、追踪的效率。

我们可以把上述的各种增值应用的子系统,融合到整个智能楼宇的监控系统中,形成一个融监控,语音对讲,门禁,巡更等各种功能与一身的综合安防系统。该系统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将各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并为其他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如信息化系统、BMS、BA系统等)。它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以各子系统的状态参数为基础,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联动。操作终端根据需要安装不同软件模块或通过改变身份,完成相应的管理功能。

  1. 三合一平台

医院综合安防系统不仅集成了各个安防子系统,还集成了远程探视、远程会诊、手术示教等远程医疗系统。同时医院的管理人员亦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对医院内部人、财、物的可视化管理。

  1. 总结

通过规划建设先进的IP视频监控系统,大大提升了灌南人民医院的安防技术标准。在设计中,大幅度利用了原有的模拟设备,节省了投资;采用多业务接口的IP摄像机,扩展了监控系统的易用,集成了医院特色业务功能,节省了项目整体费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通过部署安全高效的专业监控网络,提升了数据安全性;通过视频智能识别系统,提升将视频监控由事后查看,变成了事前预防;通过部署大安防平台和车辆管理系统 ,提升了医院的对人员、车辆的综合安防管理效率。

荆门东宝区平安城市技术方案

2011年荆门东宝区公安分局

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新建项目

技 术 方 案

 


 

2011年08月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总体原则    1

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专网    2

二、社会报警监控技防网    3

第二章、总体结构    4

第三章、网络实施原则    5

第四章、系统整体网络结构和管理策略    7

一、分布式、多服务结构    7

二、多级目录服务    8

三、故障服务    9

四、网络存储服务    11

五、电话线报警和网络报警相互关联    12

六、系统工作流程    13

七、用户管理    15

第五章、系统总体结构与子系统设计    16

子系统设计:    18

前端子系统    18

网络传输子系统    21

接入子系统    21

集中控制管理子系统    23

监控中心显示子系统    23

存储子系统    29

客户端子系统    33

第六章、城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视报警平台设计特点    34

第七章、系统设备综述    35

7.2.网络视频服务器    38

 

 

 

前 言

根据公安部《关于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指南》的要求,按照省厅《关于开展科技创安工程建设,构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施意见》和《全省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的相关规定,本期工程作为东宝区政府2011年为民办八件实事之一,计划进一步健全城区治安防控体系,在城区主干道和重要路段新建一批视频监控点,实施重要地段监控全覆盖,充分发挥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对构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的支撑作用,本着技术先进、功能强大、运行可靠、易于拓展、节约资金、联网便捷的设计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以110建设为龙头,以规范的技防技术应用为重点,以增强各类安防设施的实际应用效能为核心,通过技术集成,建立完善覆盖面广、资源共享、综合应用的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及各级视频监控系统的平台.

 

第一章、总体原则

荆门东宝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是集安全防范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视频传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庞大系统。它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和社会报警监控技防网共同构成荆门东宝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体系。系统建设将结合城市应急联动体系建设的需求,采取独立建网,资源共用、联网运行、信息共享的建设方式和自下而上、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建设步骤,城市应急指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卡口系统、警用GPS系统等将整合到一起,基于GIS系统,实现各系统之间功能的协调、联动。本次系统方案,重点设计视频监控系统,在此基础之上,为基于视频和报警探设备的报警联动、GPS、GIS,三台合一等系统设计出整合的方法,GPS,GIS,三台合一等系统的设计方案不在本方案的范围,具体请参考相应设计方案。

荆门市公安局东宝区分局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目前分为两方面的建设内容:

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专网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是政府为完成社会面控制所需要安装监控系统的投入。视频监控系统、卡口系统、警用GPS系统、GIS系统、110系统等都将整合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综合平台运行,但同时视频监控网络、110指挥网、公安专网三网间又相对独立,跨网连接须穿透网闸。主要建设的项目是:公安机关市局、东宝区分局报警监控中心建设;三区(案件高发区、商业中心区、金融集中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公共场所、隧道桥梁、交通要道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其中三口(城际间出入口、重点路口、治安卡口)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本次就不做详细介绍。

二、社会报警监控技防网

社会报警监控技防网是由政府主导的社会监控系统建设。由政府要求风险单位、要害部门、娱乐场所、居民小区等必须安装报警监控系统并接入荆门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同时,扶持有经济技术实力的专业报警监控服务运营企业,通过两网融合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完成对整个荆门市东宝区的视频监控覆盖。


第二章、总体结构

总体结构拓扑图(图一)

按照功能和属性,可以粗略地将系统分为4个层,每一层均有相对集中的处理范畴。

一、设备接入层

前端边缘设备。如监控摄像机、入侵探测器等,包括传输线路、视频编码设备、网络化设备等等。

二、网络传输层

传输通道。GPON接入终端设备、IP城域网、VPN等通信和网络系统。

三、应用管理层

核心管理层。包括系统管理软件、计算机服务器、客户端、访问控制、网络存储、解码设备等。

四、第三方接口层扩展应用。

如与报警系统、GIS系统、三台合一系统、预案系统等第三方系统接口。

第三章、网络实施原则

荆门市公安局东宝区分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与荆门市社会报警技防网统一在荆门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平台上搭建,该平台由市公安局统一管理,市局可以访问平台,任意调用全网图像,派出所二级中心可按所辖区域和授权调用本地图像,如有需要,党委、政府其他部门也可以通过授权调用相关图像信息。

荆门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网络主要使用荆门市联通分公司的公用IP城域网,并在IP城域网基础上搭建VPN(虚拟专网)。在市局、分局设置报警监控分中心,直接连接于IP城域网,接收报警和视频信息。

荆门市公安局东宝区分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与110指挥网、公安专网实施物理隔离,由荆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提供的监控图像信息在市公安厅解码落地后再编码进入公安信息网,供公安部和其他城市选用。行业用户内部监控联网同样使用荆门市联通公司的IP城域网,在行业保卫部门设置管理和监控分中心,这个分中心与行业用户的内部办公网、生产数据网同样不发生任何联系。拓扑图见下图:


协调荆门市联通公司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入100Mbps速率光纤,东宝区分局接入10Mbps光纤;行业用户分中心接入10-20Mbps光纤。这些点与IP城域网之间的通信使用加密技术,加密方式为VPN(虚拟专网)。

大部分前端设备使用光纤接入荆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平台,由该平台向相关公安机关各中心提供视频信息。

第四章、系统整体网络结构和管理策略

作为一个城市级别的数字视频监视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对视频流、设备的合理管理策略。普通的TCP/IP协议不能满足复杂的城市级别、大量的数字视频联网需求。城市级数字视频联网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一、分布式、多服务结构

整个系统分为二级结构,逐级管理,区域归属,在大的联网控制和同步通讯前提下可独立运行。拓扑图见下图:


分布式、多服务结构拓扑图

市局平台中央管理中心(简称一级中心)

一级中心负责整个系统各种信息的管理、分配。这个中心具有系统最高管理权限,可以为本级平台建立站点,为每一个站点分配前端设备(摄像机和报警);为分局服务平台(简称二级站点)内的所有管理员分配权限;对二级站点的各种设备进行自动巡检;对申请登录平台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及数字证书的发放;为二级平台规划存储空间和存储管理。零散用户的站点建立、图像和报警资源分配由一级平台负责,网络录像在本级平台完成。

1.2 分局/派出所服务平台(简称二级平台)

原则上这级平台不处理任何信息,仅仅接收来自一级平台提供的图像信息和报警信息。为本级平台建立站点;为本级站点用户分配管理权限;为本级平台的设备定义网络视频录像;形成本级平台日志。平台内将使用者分为公安用户、行业用户和零散用户。

二、多级目录服务

目录(Directory )是整个系统所有配置信息的中心存取库,本平台目前使用SQL2000 Server数据库。目录服务在整个系统中负责各种应用的分配,可以理解为一个消息中心或控制中心,类似于电话交换系统的总机。

在一个城市级的网络化视频监视系统中,目录服务不仅仅是一个,而应该是多个,并以多级的形态存在,具有树状结构。平台内存在一个主目录服务,所有的从目录服务通过与主目录服务保持同步的方式协同工作。


多级目录结构拓扑图

荆门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中主目录服务安装在一级平台,为确保主目录服务的安全,采取最基本、可靠的安全策略,使用双机热备份镜像方式保证主目录服务的安全;二级目录服务安装在二级平台。各自的目录服务负责本级各种应用的管理和分配,同时在主目录服务的协调、同步管理之下,为全系统的设备和用户提供服务。多级目录服务结构使得在网络出现与主目录服务之间的通讯线路中断时该级平台可以独立运行。

三、故障服务

整个系统具有故障服务能力(简称FOS=fail over service)。故障服务包括故障发生时的切换服务和故障修复后的系统自愈合能力。

3.1故障切换服务

故障切换服务就软件技术来讲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目录服务故障切换服务,二是存储故障切换服务。

3.1.1目录服务故障切换(Directory Failover)

由于目录服务负责整个系统中各种应用的分配和管理,一旦目录服务发生故障时,通过实时监视工具和录像回放工具完成的实时监视和图像回放应用就不能完成。

目录服务故障切换是指在系统配置一个或多个目录故障切换服务器,在某一个目录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其它服务器替代故障服务器的所有功能。原理见下图:


目录服务故障切换原理图(图五)

3.1.2 存储故障切换服务(Archiver Failover)

存储服务(Archiver)在整个系统中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维持整个系统内的网络视频设备的命令和传输通道,二是图像记录。

当存储服务器出现问题时,由于系统与前端网络视频设备的通讯被切断,图像将不被记录,实时视频图像的监视也就停止了。

存储故障切换服务是指当管理前端网络视频设备的存储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系统应具备的服务切换能力。工作原理见下图:


存储故障切换服务原理图(图六)

3.2系统自愈合能力

故障切换服务保证了系统内的各种应用在出现故障时仍然可以继续工作,在故障排除后,系统自动(或)手动恢复到故障前的状态。

四、网络存储服务

主监控中心的图像应按规定格式采用视频服务器加IP SAN / NAS 模式、各监控分中心采用视频服务器模式实时记录、存储和备份,存储保存图像信息时间:视频服务器的存储空间不得低于30 天,IP SAN / NAS 不得低于40 天。存储和备份的信息应在网络系统中依据授权进行查找和回放。各级监控中心各有200个监控点需存储。

五、电话线报警和网络报警相互关联

对于有视频监视摄像机的前端报警和监控系统,平台将对单一报警源提供电话线报警和网络报警两种报警模式,通过对一个单一报警源提供两种报警通道的方式提高报警的可靠性。两个系统的关联在市局平台进行。系统流程图见下图:


电话线报警和网络报警流程图

5.1前端报警和监控系统的融合

前端报警系统的现场报警控制器通过RS232连接到网络视频编码设备的RS232串行口,完成现场报警信息的通讯。报警信息在通过电话线传输到电话方式接警中心的同时,通过网络连接到二级平台上。这样通过电话线和网络,单一的报警源被分成经过两个报警通道传输到二级平台接警中心。如果电话线出现故障,还可以通过网络提供报警信息,反之亦然。通过这种方式为报警信息的传输提供冗余,可靠性提高了一倍。

5.2后端接警中心的相互融合

后端接警中心的融合在二级平台完成。电话线接警中心和二级平台中心通过软件的方式建立联络。二级平台中心将随时接收来自网络的报警信息,同时不断的询问电话线接警中心。无论二级平台中心接收到网络报警或电话线报警,只要有一个出现,二级平台都将响应,并将报警信息和对应的图像信息发送到二级平台值班员桌面计算机以及报警点辖区,由各级平台值班人员进行报警复核。

六、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的工作流程见下图:

系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一、报警触发

报警触发源位于各前端报警和监控系统(点)。报警触发之后,报警信息和现场图像信息首先将传输到派出所报警和监控系统管理中心,市局信息接收中心进行报警复核,如果确实发生报警,市局信息中心根据现场报警的级别按照事先的预定的工作流程处理报警。

二、预案形成

市局将根据公安实战工作的需要制定预案,并提供预案触发条件。这些预案将以软件的方式存储在市局平台中。

三、报警点地理信息定位(GIS)

在荆门市远程视频监控报警信息服务系统中的一级管理平台安装有荆门市电子地图(GIS)。在发生报警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报警点的地理位置,以便快速出警。

七、用户管理

登录系统的用户施行分级管理。每一级的管理平台负责对其下属的用户进行管理,分配浏览、回放以及报警响应权限。中央管理中心具有最高权限。

一、登陆用户验证

所有欲进入平台的用户第一步将以访问网站的方式登陆到荆门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平台。平台将根据其身份确认是否允许登陆,在确认无误后将为这个用户颁发数字签名,并在平台内所有管理中心发布。在中央管理平台上建立管理员认证中心。

普通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用户名和密码由本级管理平台负责分配和管理。普通用户只能对前端摄像机进行浏览,其它的操作被禁止。

二、管理员验证

一级、二级平台管理员首先通过活体指纹验证,通过后再进行用户名和密码验证。在中央管理平台上建立管理员认证中心。

三、超级管理员认证

在中央管理平台上存在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有3个,一个超级管理员的所有的操作(系统参数改变、下级管理员操作权限改变等)必须同时由另外2个超级管理员同时签署方能生效。

 

第五章、系统总体结构与子系统设计

我们将整个系统分为二级结构,多个目录服务,派出所设二级监控管理平台(含多个二级目录),市局设一级监控管理平台(含一个一级目录),两级监控管理平台相对独立(都由前端子系统、接入子系统、集中控制管理子系统、监控中心显示子系统、存储子系统、客户端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组成)又可逐级管理,区域归属。二级结构目录服务示意图如下:


二级结构拓扑图如下:


单个监控管理平台结构组成示意图如下:


子系统设计:

前端子系统

前端子系统包括摄像机、云台、解码器、防护罩、雨刷、自动加热器、窗口除霜/除雾器、遮阳罩等,部分监控点要求能够自动聚焦、光圈和光过滤,可进行云镜控制。通过前端摄像机能对目标进行全天候实时、直观、清晰的监视,并能够将其图像信号传送至相应的监控中心。在视频监控前端须安装监控点标识(按照荆门市局统一标准执行)。重点监控点位有:

  1. 中天街全覆盖。
  2. 工商街全覆盖。
  3. 金虾路从中天街至象山一路段全覆盖。
  4. 长宁大道从中天街至市政公司段全覆盖。
  5. 北门路从中天街至民主街段全覆盖。
  6. 象山大道从工商街路口至象山一路口全覆盖。
  7. 海慧路从长宁大道至龙泉中学段全覆盖。

详细请见点位分布附件。

前端子系统设备主要技术要求:
( 1)彩色水平分辨率≥480TVL,影像感应器1 / 4英寸CCD。

( 2)最低照度≤ 0 . 01Lux。
( 3)信噪比≥50dB。
( 4)具有电子快门(1 / 1一1 / 10000秒)、自动增益、自动白平衡选择、电子灵敏度提升等功能
( 5)所配解码器应具有开放的或兼容的控制协议以及标准控制接口,支持PELCO的P或D控制协议,支持RS485通信。

( 6)具有浪涌保护和防雷击保护功能。
( 7)摄像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 ≥ 1万小时。

(8)环境适应性。温度:-35℃~55℃,湿度:0~90%(非凝露)
( 9)云台水平预置转速≥1000 / s,上下预置转速≥30°/s ;水平控制转速0°~40°/秒,上下控制转速0°~20 °/秒;360°无限位旋转,仰视角度:+ 33°~-70°,防水、防潮、除尘、除霜。
( 10)预置位点数≥ 128个,至少6条巡视轨迹
( 11)光学变焦倍数≥26倍,自动聚焦,自动光圈,手动优先。
( 12)摄像机宜选用220V转24v交流或12v直流供电方式

( 13)必须使用具有全天候性能的防护罩,支持雨刷。

( 14)具有”彩转黑”功能,最低照度0Lux。

( 15)红外夜视距离≥100米。
( 16)激光夜视距离≥ 200米。
2、高速球型摄像机
( 1)彩色水平分辨率≥480TVL,影像感应器1 / 4英寸CCD。

( 2)最低照度≤0 . 01Lux。
( 3)信噪比≥50dB。
( 4)具有电子快门(1 / 1一1 / 1 0 0 00秒)、自动增益、自动白平衡选择、电子灵敏度提升等功能
( 5)所配解码器应具有开放的或兼容的控制协议以及标准控制接口,支持PELCO的P或D控制协议,支持RS485通信。

( 6)具有浪涌保护和防雷击保护功能。
( 7)摄像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万小时。

( 8)环境适应性。温度:一35℃ ~55℃ ,湿度:0~90%(非凝露)
( 9)水平360°无限位连续旋转,上下90°旋转(180°自动翻转),水平转动0°~300°/秒,上下转动0°~120°/秒,防水、防潮。
( 10)预置位点数≥128个,至少6条巡视轨迹
( 11)光学变焦倍数≥26倍,自动聚焦,自动光圈,手动优先。
( 12)摄像机宜选用220V转24V交流或12V直流供电方式

( 13)具有”彩转黑”功能。

网络传输子系统

前端编码器压缩后的视频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客户端浏览及回放视频图像,需要借助网络传输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由传输视频的线缆和网络接入中转设备组成。

从前端摄像机采集的图像信息通过专用光纤传输至东宝分局二级监控中心,采用视频专网光纤进行模拟视频传输。可以满足每一个视频通道传输cif格式的视频图象所需带宽至少300Kbps,带音频所需带宽至少384Kbps,D1格式的视频图像所需带宽为1-2Mbps的要求。

另外,因为市级监控管理平台有被外网访问的可能性,前端编码器设备也必须指向一个固定不变的IP地址,所以,市级监控管理平台需要具备一个固定的公网访问IP地址。

注:由于系统核心网络机制为多点组播机制,为避免数据风暴问题和对网络的影响,方案建议网络主干交换机配置三层以上交换机,为本系统设置专网,对组播进行管理。

接入子系统

接入子系统是该系统的重点部分,其功能是借助网络视频编码设备将前端信号摄取设备摄取到的图象经编码压缩传输至各控中心。本次方案设计,考虑到公安作战指挥的高规格要求(视频图像绝对清晰,基本无延时),在派出所二级平台,模拟视频将直接进入矩阵控制显示。所以,接入子系统的概念就主要体现在市局一级平台,模拟视频直接到了该监控中心后,虽然接入矩阵,进行显示,但是同时需要通过网络视频服务器,来将模拟的视频信号数字化,以便能做到远程查看、回放,能使视频监控和GIS,GPS,三台合一系统进行整合,毕竟,模拟视频是无法实现的。

市一级平台接入子系统拓扑图:


派出所二级平台接入子系统拓扑图:


 

 

集中控制管理子系统


注:流媒体服务器和存储服务以及中心管理服务器可以是同一台PC,这取决于监控点的数量,一般超过120路D1视频流推荐采用多服务器。

集中控制子系统,在市局一级平台主要是由视频管理服务器(中心管理服务器、存储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和控制终端组成。而在分局二级平台除了本身物理矩阵方便的集中控制管理之外,也可以加装控制终端电脑,通过访问一级平台(授权允许),来实现统一对前端接入设备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身份认证,录象计划的制定执行,电子地图的添加,图像的存储、回放,可进行用户分类及权限管理,包括用户的有效期设置管理、分组的权限和操作的权限设置管理等等。这样管理上更加灵活,增加了市、分局二级监控管理中心领导的操作性。

注:在集中控制子系统为了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目录服务器和录像服务器可以采用双机热备份方式。

监控中心显示子系统

监控中心显示子系统由监视器、大屏幕、pc客户端组成,实现视频实时显示回放的功能。

市局监控中心建设方案:



在监视墙及监视席位上采用20英寸(4 : 3 )LED专业液晶视频监视器及42英寸液晶显示器2块,60 英寸DLP大屏8块,通过256 ×128矩阵,配备PELCO键盘4个来实现视频显示控制。同时,也可以通过客户端电脑以单画面、4画面、9画面的窗口形式实时浏览前端监控点的视频图象。

DLP大屏幕显示单元的技术要求

  1. 显示单元采用超薄、模块化的背投影箱体,单个投影箱体

屏幕对角线尺寸60英寸;箱体厚度∠570mm,可贴墙安装,无需维修通道

②投影机具有12bit图像灰度,可以展现4096级灰度,色阶变化平滑自然;单灯输出亮度不小于900ANSI,需提供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单灯输出对比度不小于1700:1,需提供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

③物理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

④物理拼缝小于0.5mm

⑤屏幕增益达到3.7,大屏幕水平视角不小于160度,垂直视角不小于80度

⑥投影灯泡采用UHP冷光源灯泡;灯泡功率在100W—120W范围内10级可调(每级2w);灯泡适合长时间连续工作,平均寿命不少于6000小时

⑦整个投影机的MTBF时间为30000小时。核心DMD显示部件的寿命应超过100,000小时

⑧单屏亮度均匀性不小于95%,画面稳定无闪烁。。(需提供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
⑨ 显示单元具有内置信号处理器,可在无多屏处理器的情况下实现对多路视频RGB信号直接显示处理;通过直通方式显示时,单屏内可支持多个视频、RGB信号同时以开窗口方式显示,各显示窗口可以在全屏范围内实现任意移动、无级缩放、互相叠加或画中画功能
⑩ DLP单元具有六色域色彩调整功能,可以分别对RGBCMY六色域坐标进行调整,以确保大屏幕拼接后各单元色彩的一致性,从而保证总体无明显色差,亮度色彩均匀性>95 %

(2)、多屏处理器的技术要求
① 多屏处理器具有高可靠性,处理器的CPU不低于以下配置:Intel P4 2 . sc , 512M内存(可扩展2G ) , 80G双硬盘(采用抽屉式硬盘盒方便切换), 2+1真冗余热备份电源;

② 多屏处理器提供不低于10个通道输出
③ 分多屏处理器采用HD15/DVI一I接口输出,输出信号支持8位、16位、32位颜色,支持最高达1600*1200分辨率。

④ 应基于window2000/XP操作系统,可升级,且兼容UNIX 、LINUX系统下应用的综合数据显示,支持TCP/IP 、X一Window等协议,完全兼容XllR5、XllR6协议。
⑤ 通过多屏处理器可任意显示网络连接的任意计算机的网络显示信号,要求一般工作桌面网络抓屏显示刷新速度不低于20帧/秒,播放视频状态下不低于15帧/秒;
⑥ 高分辨率桌面:可在用户Windows工作站上形成5120Xl536分辨率的显示平台,此平台的分辨率不受工作站显卡输出和显示器分辨率限制,并可通过网络抓屏将此平台显示内容完全显示在多屏处理器桌面,刷新速度不低于15帧/秒
(3)、大屏管理软件
① 采用本地化编程,全中文界面,支持窗口菜单、子窗口、树型目录等界面以及拖拽、双击、右键菜单选择等操作,界面简洁,操作方便
② 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其服务端安装在和大屏幕系统硬件通过控制网络连接的专用控制电脑上,管理客户端可按照用户需要安装在任意一台和控制电脑网络连接的PC或者工作站上,通过任意一个管理客户端,操作员均可在权限内控制和管理大屏幕

③ 通过大屏幕控制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对拼墙的部分或者全部的投影机进行开、关、重启操作,以及设置各信号的颜色和亮度等等操作
④ 通过大屏幕控制管理软件,可以对如多屏处理器、矩阵等设备的特除进行设置,以便使用时自动进行切换控制,不需人工干预;可以对各种信号源进行设置,并可通过拖拽等方式调用信号源在大屏幕上显示;可以对大屏幕上显示的各种信号窗口进行管理和控制,如移动或缩放各信号窗口
⑤ 大屏幕控制管理软件提供多用户的认证和授权机制,管理员可对各操作员授予各种操作功能的权限,也可以根据大屏幕不同区域设定各操作员的可操作区域
⑥ 可提供对如摄像头、多功能设备的控制模块,设置之后可实现对对应设备的控制
⑦ 具有模式和预案的管理。操作员可对各种信号窗口的显示方式和布局保存成模式,或者根据时序定制为预案,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调用,可实现自动化管理以及辅助客户演示过程的功能

⑧ 为了实现与用户其他控制系统进行联控,大屏幕管理控制软件提供对其他系统的控制接口,并提供用于二次开发的API , 可轻松实现和其他控制系统多种方式的集成;可无缝的支持Christron 、AMX等中控系统的联控
⑨ 具有虚屏显示功能,可将本地用户计算机虚屏上的桌面显示内容,通过网络显示到DLP屏上,实现超高分辨率的MS Windows桌面内容的网络高速异地显示功能。

分局监控中心建设方案

拓扑图见下图:



在监视墙及监视席位上采用20英寸(4 : 3 )专业液晶视频监视器及42英寸液晶显示器2块,通过128×64矩阵,配备PELCO键盘2个来实现视频显示控制。同时,也可以通过客户端电脑以单画面、4画面、9画面的窗口形式实时浏览前端监控点的视频图象。

存储子系统


市局主监控中心的图像采用视频服务器加IP SAN / NAS 模式存储、各派出所二级监控分中心采用视频服务器模式实时记录、存储和备份,存储保存图像信息时间:视频服务器的存储空间不得低于30 天,IP SAN / NAS 不得低于40 天。存储和备份的信息可以在网络系统中依据授权进行查找和回放。

H.264平均码流(CIF格式/25帧/秒数据量)200M/h。

200个监控点储40天占用盘空间为200路*200M*24小时*40+1天=39360000M=40T

H.264平均码流(D1格式/25帧/秒数据量)800M/h。

200个监控点储40天占用盘空间为200路*800M*24小时*40+1天=157440000M=157T

存储子系统设备要求:

视频服务器:采用8路嵌入式视频服务器,出现断电、死机、电源波动、输入/输出通道干扰等情况时,系统具有自动恢复功能。硬盘录像机应考虑散热设计,持续工作,内部温升不应超过65℃ 。在温度为一10℃~40℃ ,相对湿度为10%~90%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1、视频采用H.264硬件压缩技术;音频采用G.729压缩技术。
2、支持PAL / NTSC制,每路视频信号的实时监视达到25帧/每秒/每通道(PAL );远端显示及录像回放分辨率支持QCIF/CIF/DCIF。
3、多级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管理员可定义操作员的本地及远程操作权限,可限定远程用户在指定物理地址的PC机上进行操作,可以限制用户对每一个通道的访问权限。
4、支持多种分辨率,从FuLL D1 ( 720 * 576)、HALF Dl ( 720 * 288 )及cIF ( 352 * 288 ),码流和压缩比可调。
5、支持JPEG标准的D1格式图片压缩、存储、网络传输;支持水印(waterMark)技术,防止图像被修改,保证录像资料真实有效。
6、录像模式:定时录像、手动录像、移动侦测录像、报警录像、命令触发录像。

7、硬盘上文件可以选择循环记录和非循环记录;硬盘内录像资料不可被删除。
8、通过USB设备、IDE CDRW、SATA设备进行文件备份或本地码流剪辑;可外接盘库等第三方存储设备。
9、支持音视频实时预览、画面分割、手动切换与自动轮巡。

10、支持本地监视器通道录像状态、报警状态显示;多区域遮盖处理,遮盖区域的大小及位置可设置;镜头遮挡报警处理,遮挡报警区域的大小、位置可调,灵敏度可选;视频丢失报警;非法访问、工户冲突、网线断等异常事件报警;报警输入/输出的布防与撤防、报警联动。

11、支持本地监视器上的多路回放,支持快放、慢放、单帧等回放模式,按时间回放时定位准确。
12、PTZ控制,支持众多解码器类型,支持预置点、巡航、轨迹的设置与调用。
13、本地日志记录、查询及上传。
14、带网管功能及SDK包。
IP SAN / NAS存储设备:
1、存储接口标准:isCSI/NFS/CIFS/FTP/HTTP/ AFP
2、网络吞吐量:4000Mbps
3、存储接口:4个RJ45 10M / 100M / 1000M自适应以太网口(可扩展),支持网口绑定。

4、支持25OMbps写入(录像)、50Mbps读出(回放)。

5、支持监控码流:Dl格式(1Mbps ) 250路/台,CIF格式( 512Kbps ) 500路/台。
6、最高支持RAID6
7、标配含冗余电源
8、工作温度:一10℃ 一+55℃
9、工作湿度:10%一90 %
10、尺寸:19英寸标准机箱

11、集成IP SAN和NAS
12、协议支持:iSCSI/NFS/ClFS/FTP/HTTP/AFP

13、热插拔机架式

14、具有iSCSI管理功能,NAS管理功能,支持两种管理功能混用也可单独使用
15、管理方式:基于web的GUI

l6、存储空间管理:RAID管理,存储虚拟化,监视工具,报错处理
17、RAID O , 1 , 3 , 5 , 6 , 10 , JBOD管理方式
18、硬盘热插拔模块
19、输出:4个千兆网口(标配),支持多网口绑定

20、单64位处理器(标配),可扩充
21、高速缓存ZGB(标配),可扩充

客户端子系统

客户端子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视频浏览控制及系统管理的接口,HY网络视频管理系统是B/S架构的系统,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任意有网络连接的PC通过IE浏览器会自动安装相应的控件实现图象的浏览控制等操作。该子系统结构上在两级监控管理平台基本一致。

系统提供4种用户类型,包括管理员、超级用户、一般用户和浏览用户,分别授予不同的权限范围,同一类型的用户又可以设置更具体的权限,共有64级,以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可以单独为各个用户分配镜头组和电子地图。

浏览客户借助该子系统能浏览图象、双向语音对讲。一般用户则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双向语音、控制、录象回放等操作。超级用户除可以进行普通用户的操作外,还可以设定录象计划、报警查询。系统管理员则拥有全部用户的权限,实现站点管理,设备管理、用户

 

 

 

 

第六章、城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视报警平台设计特点

技术成熟,功能强大。平台建设方案采用先进、成熟的网络视频技术,可以实现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视频监控和报警联网;可以实现各市所有监控报警单位的视频报警联网,并为入网客户提供远程可视化管理服务。

重点突出,覆盖广泛。在系统建设上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建设方法。以公安业务角度可解释为:点是重点路口、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线是重点行业、重点街道、巡逻线路;面是以派出所辖区为基本监控面,实现全市联网。以社会角度可理解为:点是具有安全消费意识的个人;线是行业面,如金融、电力、电信、石化加油站等;面是相对零散社会企事业、国家机关。

节约资金,有利推进。使用网络视频技术,节约大量资金。采取数字化压缩图像通过采取光纤模拟信号接入方式相比较,资金投入将大大降低,信息共享水平却大大提高。服务及时,运行稳定。本方案将视频报警、远程管理、图像传输以及语音对讲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了自动电子巡检,随时发现设备故障节点,及时提供远程技术支持。

降低误报,出警准确。通过对用户报警进行远程视频复核,保卫部门、派出所、分局、市局四级直通联动报警,最大限度降低报警误报率。

双网并行,安全可靠。通过在网络安全上实施内网、外网严格物理隔离,视频信号在省厅落地上传,在确保公安信息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内外网视频资源共享。

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本方案是以整合社会监控报警资源为信息采集的主要方式,以党委政府信息共享为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经授权允许接入城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平台的政府其它相关部门可以共享平台内已有的资源,不必再建立自己独立的视频监控网络。城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平台为城市应急系统提供可视化基础,是未来城市应急平台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主产权,专业服务。本方案所推荐的产品和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网络运行实行专业化管理,系统可实现无限制扩展,管理软件依据实际需求升级换代,确保系统在技术上始终处于领先状态。

从技术的先进性、运行的可靠性、网络的安全性、操作的适用性、系统的扩展性和建设的可行性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建设以内/外报警监控网络为依托的远程报警监控信息平台,是构建以科技为支撑的荆门城市现代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在技术实现上的择优选择。

 

第七章、系统设备综述

办公楼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弱电系统综合布线

 

 

 

 





 

 

 

公司名称:

公司地址:

 

 

 

 

 

 

 

目录

第一章
方案概述

1.1 项目总体规划…………………………………………………………3

1.2 项目设计目标…………………………………………………………4

1.3 项目设计依据…………………………………………………………5

第二章
综合布线系统

2.1 综合布线分析…………………………………………………………6

2.2 综合布线的特点………………………………………………………6

2.3 综合布线的优点………………………………………………………6

2.4 布线系统的结构………………………………………………………7

2.5 布线系统的设计………………………………………………………8

2.6 布线系统设计原则……………………………………………………8

2.7 布线系统目标内容……………………………………………………9

2.8 工作区子系统…………………………………………………………9

2.9 水平子系统……………………………………………………………10

2.10垂直干线子系统………………………………………………
……12

2.11设备间子系统…………………………………………………
……12

2.12布线系统管理方案…………………………
………………………13

第三章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3.1 系统选型………………………………………………………………14

3.2 系统规划………………………………………………………………14

3.3 有线电视设计…………………………………………………………17

 

    
 

 

 

 

 

第一章
方案概述

  1. 项目总体规划
    1. 办公楼、研发楼、宿舍楼综合布线项目介绍

1. 布线系统将贯穿于各楼层的各个平面。主要为网络、数据、图像、视频等系统信号提供高性能传输路由。
2.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线路平台,应具有最大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可满足各类型通讯及计算机等的传输需要和网络结构,提供一个标准化、高带宽、低成本的网路环境。
3.
系统应具有开放的模块化结构,可灵活地进行资源分配,线路管理、变更和扩展。
4.
系统应提供一个安全、有序、便于管理的设备安装及连接环境,可快捷简便地进行系统安装和运行。
5.
在充分考虑目前应用情况下,以高起点和适度超前的原则来规划本系统。为各种高性能应用提供充足的传输带宽,为日后系统的升级提供充足的空间。
6.
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工程标准及规范,去设计和规划系统,使之成为市内的有代表性的工程样板。

  1. 办公楼、研发楼、宿舍楼综合布线项目要求

基本情况:整个局域网采用以太网技术,主干带宽达10Mbps10Mbps到桌面。

1  开放。采用标准RJ45接口,兼容不同厂家的标准产品。

2  灵活。水平子系统支持语音、数据,支持10Base-T 100Base-T等。

3  可靠。高品质布线系统,通过标准测试与验证,提供15年以上质保。

4  先进。采用目前流行,具有一定先进技术的超五类系列产品。

5  易于管理。面板、配线架有明显标识,机房线路管理、维护方便。

6
有线电视。为了保证信号质量清晰,减少以后检修维护,一层二层各用一个放大器。用分支器联接。布线按房间顺序走就。

1.1.2.1有关技术要求

1.符合最新的国际标准ISO/IEC11801超五类布线系标准,产品应符合做主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并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综合性、易扩容性。

2.进行开放式布线,所有插座端口都支持数据通讯、话音和图像传递,满足电视会议,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

3.能满足灵活的应用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方便地任意连接终端设备。

4.所有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并在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容易地将设备扩展进去

5.能够支持千兆速率的数据传输,可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环网、ATMFDDTISDN等网络及应用。

6.网络就易于管理。

1.1.2.2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和规范

CECS  9097 建筑与建筑群网络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CECS  8997 建筑与建筑群网络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网络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网络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YD/T926 1-2-1997 大楼通信网络布线系统行业标准

1.1.2.3国际技术标准、规范

ISO/IEC 118011995 建筑物网络布线规范

ETA/TIA-568A1995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ETA/TIA 569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路由标准

ETA/TIA-606 商务建筑物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ETA/TIA  TSB67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测试标准

EN50173 欧洲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1.2 项目设计目标

1.兼容性:综合布线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

2.开放性:系统应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对多数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并支持所有通信协议。

3.灵活性:系统应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快化设计,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线路,并可灵活多变组网。

4.可靠性:系统应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应用系统应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

5.先进性:系统布线方式合理。所有布线均应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并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余量。

6.经济性:统一考虑闭路电视系统、网络系统、通信系统和视频点播系统,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劳动和设备占用。

7.可维护性:系统设计应科学合理,做到维护简单、方便。故障影响范围尽可能小。

1.3 项目设计依据

1.3.1 布线设计施工应满足的标准

ISO11801 国际建筑通用布线标准

IEEE  100  BASE-T  100兆以太网

CCITT ISDN 综合业务数据网络标准

IEEE  802.3  10BASE-T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标准

IEEE  802.5  TOKEN  RING  网络标准

1.3.2 布线设计施应满足下列安装与设计规范

 1.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

 3.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CECS  09:89

 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

 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72:97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82

 

第二章
综合布线系统

2.1 综合布线系统分析

综合布线是一个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象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相连接。

2.2 综合布线的特点

1、综合布线是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综合了所有的语音、数据、图像与网络等设备。

2、综合布线对不同厂家的语音、数据设备均可兼容,且使用相同的电缆与配线架、相同的插头和模块插孔。

3、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标准件,易于扩充及重新配置。

4、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以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通道,所有器件均通过ULCSRATM认证。

5、综合布线系统属于一次性投资的项目。

2.3 综合布线的优点

1. 全系列产品

2. 开放的系统体系

3. 先进的互连结构

4. 模块化的设计

5. 灵活性

6. 管理的简易性

7. 扩充的方便性

8. 集散式的管理思想

9. 构建及操作费用的节省

10.多厂商的支持

 

2.4 布线系统的结构

综合布线一般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子系统的改动都不影响其它子系统,只要改变节点连接方式就可使综合布线在星型、总线形、环型、树型等结构之间进行转换。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按每个模块的作用,可把它划分成6个部分,如图所示。这6个部分可以概括成一间、二区、三个子系统,即:

设备间

工作区

管理区

水平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六个部分中的每一个都相互独立,可以单独设计,单独施工。更改其中一个子系统时,均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

2.5 综合布线设计标准

2.5.1 国际标准

ANSI/EIA/TIA-569  商业大楼路径和空间结构标准

ANSI/EIA/TIA-607  商业大楼接地线和耦合线标准

ANSI/TIA/EIA-568  商业大楼通讯布线标准

ANSI/TIA/EIA-606  商业大楼通讯布线结构管理标准

TIA/EIA TSB-67 UTP端到端系统功能检测标准

ISO11801   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IEEE 802.3  CDMA/DC 10Base5 10Base2 10BaseT 100BaseT

IEEE 802.5  Token Ring

CDDI  铜线分布数据接口高速网络标准

ATM   异步传输模式

2.5.2 国际标准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12-2000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6 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适用性

灵活性

可扩展性

模块化结构

开放性

2.7 综合布线目标功能

本案结构化布线系统应达到下列目标:

按照设计完成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将达到办公自动化的目标。

高度共享信息资源,预先考虑对通信设备、自动化设施和自动化设备的有效管理及这些设备的技术发展。

确保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节约资金,使大楼管理合理化,达到短期投资长期收益的目标。

提高管理的可扩性和易变性,适应环境变化,工作性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8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安装在各住户的国际标准信息插座、终端设备连接线等部分;分布在建筑物内的不同位置,全部采用国际标准EIA/TIA568B(RJ45)插座接口,通过插座连接数据终端,以各种方式固定在用户要去的位置上。

工作区子系统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符合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标准,并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2.8.1 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确定


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主要安装在各工作区的办公位上、房间里。信息插座的安装方式将根据实际的区域装修方式,采用表面安装、墙安装等方式,与环境相协调。

所有的面板都有标记。标记符号表明不同特性的应用及物理位置。

 

 

 

国际标准EIA/TIA568B(RJ45)线序如下表:

RJ45电缆线对

色标

1 

/

2 

3 

/绿

4 

5 

/

6 

绿

7 

/

8 

2.8.2  器件构成
在工作区内,有关布线的组件包括:
1 终端模块化插座/面板
2 多功能插座底盒
3 平衡器和适配器
4 工作位设备连线
SCS综合布线系统中,设置终端设备的地方应当设至少286×86mm插座位。用以安装工作站运作过程中,所必须配置的电源插座和网络接口插座。
普通办公工作位信息点配置情况如下:
    
1 一个CJ588插座(型号CJ588)。是8针模块化插座,同时可用于数据、图象网络等应用;
    
2 一个22010/16安培的电源插座;最好能附加一个电脑工作站的备用电源插座(UPS)。

2.8.3插座安装方法

CJ588信息插座模块根据各种环境有如下的安装方法:

1
放在插座盒里,插座盒可以安装在墙面上或镶嵌在墙上,也可以安装在活动地坂上;
2  安装在办公桌面上;
3  直接安装在组合式办公家具上;
4  装在PBM导线柱上(若电缆从吊顶下来)。

2.9 水平子系统

将工作区引至管理区子系统,它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布线子系统总是处在一个楼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上。

 

 

2.9.1 材料规格/性能

Panduit 5类电缆:
每个工作位信息插座连接1PVC阻燃外皮4UTP双绞线电缆。可用于话音、高速数据、图象网络等应用。其技术性能为:
     
属于五类产品系列,
     
符合ISO/IEC/IS11801 D级标准,及EIA/TIA-568A的标准
     
特性阻抗:100W±15W
     
防火外皮电缆,符合IEC332-1NFC 20-454规定
     
电缆直径:5.2mm
     
单导线采用AWG24/0.51mm线号
根据PANDUIT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关于布线长度及盘曲弯度的规范:
     
信息点与配线架之间距离,最大为90米;
     
电缆弯曲半径为电缆外皮直径的8倍。

2.9.2水平电缆的布放及管道

为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管槽,有别于强电的管槽布放方法,除要有结构化、灵活性等特点外,其密封性、屏蔽性及储线容量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系统的布线是放射型的,线缆量较大,所以线槽容量的计算很重要。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
即:线缆的横截面积之和  × 1.8
水平线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霄口线路连接的功能。分为两种管线方式

1. 走廊电缆通道

电缆通道必须是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应该根据电缆的大小和可用空间的大小计算并安装电缆通道。      
传输数据的铜芯电缆应受到保护,以免受主要干扰源的干扰,尤其不受产生重大干扰源的电力电缆的干扰。这些干扰对高频的影响很大并因此污染附近的通信电缆,因此可采用一个基础的预防措施,即把电缆通道的用途作一个长期性的规定:
     “
弱电电缆通道(数据、电话、图象)
     “
强电电缆通道(电力电源)
在可能的情况下,这两种通道都应用金属材料做成并固定在天花内,这些金属材料的通道构成了一个珍贵的接地物体,可以将电缆容纳其中并加以固定,因而可以将外部的干扰电源引导他处。这些通道的金属物体应当根据现行的安全标准与地线连接。
以下介绍几种可能的走向:
当弱电电缆通道折走向与电力电缆的走向相同时,它们之间应至少相距30厘米。我们建议可以将走廊的一侧用于强电电缆,另一侧用于弱电电缆。电缆通道的0.3米距离内应当避免荧光灯。
对本项目,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方案。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为水平线缆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金属槽架,安装在天花内,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开间。再由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及导槽,将线路引到办公室的插座底盒内。走廊电缆通道

2. 办公室、研发室、宿舍里的电缆通道

弱电电缆通道应尽可能近地延伸至信息点附近。在配线时采用与走廊电缆通道相同的规定。但如果与电力电缆的平行走向长度较短,相隔距离也可较近,其平行距离及走线的管道弯曲应注意:
     
少于2.5米时,两者之间的相距至少2.5厘米
     
少于10米时,两者之间的相距至少4厘米
     
如果数据电缆设在一个全金属的线槽内并与地线正确连接,与电源电缆相隔距离可以是1厘米,但同时平行的长度必须小于10
     
在安放电缆时,必须注意遵守电缆的最小弯曲度,UTP为外径8倍,光缆为外径的10倍。并因此预计电缆通道。同时,电缆也必须遵守一些机械性能的要求以避免其电性能的衰减。
2.9.3
垂直线缆布放及管道

怎样设置电缆通道尤其是垂直布线的管道是布线安装中的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因为其直接影响到水平、垂直布线走线情况。
规范与标准
电缆通道安置需看安装所在环境的情况而定,为了能**可能的电磁干扰,电缆通道、竖井和配线间都应当设在距离电梯和发电机尽可能远的地方。电缆通道也应与多网格状的接地系统相连接。
强电和保护电缆可能会给话音/数据/图象信号弱电电缆带来干扰。因此必须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以便这些不同类型导体的通道能运行正常:
     
不同的电缆金属通道之间相隔至少0.3米。
     
强电/弱电电缆处于同一电缆通道里,强电与弱电电缆分开,并用金属板隔离,而且导线之间的距离相隔0.3米。
     
平行电缆管道必须遵守以上规定。当遇到电缆交叉而过时,交叉必须成直角,以减弱回路影响。

2.10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设备间与各层信息模块的干线构成。其任务是将各楼层模块的信息,传递到设备间并送至最终接口。垂直干线的设计必须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同时又能适合用户今后的要求。为达此目的,本方案中我们采用超五类网线,支持数据信息的传输,采用54对非屏蔽双绞线缆,支持语音信息的传输。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作用是将数据语音信号从设备室间系统传输到各楼层信息模块。系统由垂直干线及相关支撑硬件组成,提供了设备间总配线架与各楼信息模块之间的干线路由。

2.11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单元,设备间子系统(主配线间)由设备间中的电缆、主配线架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该子系统连接公共系统设备(PABX),通过垂直干线分别向各楼信息模块进行配线管理。

 

2.12 布线系统管理方案

2.12.1 信息点编号规则

 

此布线系统中我们采用如下信息点编号规则,每个编号唯一地标识一个信息点,与一个RJ45插孔对应,也与一条水平电缆对应。

其中层号从112;设备类型码有两种,C表示计算机,P表示电话;信息点层内序号为每层内的信息点统一顺序编号。此编号在下列地方用到:

1. 在布线系统平面图和其他一些文档中,都用上述的编号来标识信息点。

2. 每个信息盒面板的插孔下方贴以写有上述信息点编号的标签。

3. 在配线架的标签条上用上述编号标明相应位置对应的信息点编号,并登记注册。

4. 穿线工程中,每根4对芯电缆的两端都按上述规则标号。

   

第三章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3.1 系统选型

基于系统目标规模,在系统选型上应选用在技术上处于领导地位,产品成熟稳定,具有极佳应用效果的布线材料。本设计中,我们推荐使用PANDUIT的建筑物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PANDUIT
美国泛达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网络布线系统生产商被喻为专家级的布线产品,PANDUIT是世界工业标准组织的成员之一。它以推广采用创新产品而享誉全球市场,其二代布线产品以高品质享誉国际包括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多个国家中,在其布线市场的占有率在前三名之内。
PANDUIT
布线产品—PAN-NET网络布线系统的明显优点是绝对的模块化、免打及可方便地采用色标管理。该系统包括可供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使用的单个模块,此类模块可以混合安装,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密度和灵活性。
著名网络厂家CISCO公司指定PANDUIT为其唯一的布线产品,专家的选择更显卓越出众。此外,3COMMOTOROLALEHMAN BROTHER证券行也是PANDUIT的客户。
1997
PANDUIT泛达公司在北京成立了代表外,同上海代表一起,再加上分销商及系统集成商的努力,泛达公司在国内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业绩。泛达公司的国内客户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国家教育部、CISCO北京办事处、上海通用汽车、中国银行江苏分行、大庆油田采油公司,昆明新闻中心、鞍山证券、长春证券以及华夏证券、华南师范大学电教系、广州港务局等。
技术上的不断领先和创新,为世界性的工业标准提供指导作用。
PANDUIT
产品保证:
20
年的PAN-NET产品质保——包括所有的PAN-NET产品。
15
年的网络系统质保——保证满足你要求的端对端高性能布线系统。

3.2系统规划

3.2.1 楼内布线系统结构
1)  SCS结构化布线系统楼内布线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主干子系统及管理/设备子系统的五个部分。
2)  采用中心星形结构,分为水平、系统主干布线两个层次。
3)  从设备间出发,水平布线采用4对的UTP电缆,阻抗100W,最长布线距离**90米。工作位的信息出口处采用兼容EIARJ45 58针插座模块连接。在配线架端,采用RJ45式端接模块,可满足多系统(数据和视像等)并行使用。并可采用D8SA模块跳线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全套采用超五类布线器件组成。

4)  设备中心内,将设立管理配线架,对各应用网络进行配接管理,采用RJ45模块专用跳线;对于构造网络的各种通信设备,则提供统一的19inch工业标准设备机架作设备的安装;而设备的连接同样采用标准RJ45模式统一连接介面(可选)

3.2.2管理区子系统\设备子系统

处于各线缆汇集点,将各系统线缆用标准的线架模块进行分区端接,并实现水平配线、光纤干线及设备信道之间的交连和互连,可方便地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新定位到不同的工作区
1.
管理、设备配线间的环境需求

配线间不应是一个壁橱,而应当是一个真正的操作工作室,其特点如下:
 
1 面积:(其规模根据安装在此的设备大小而定)
 
2 电源供应:至少1KVA(具体根据安装的设备而定)
 
3)低阻抗接地:低于5(建议值)
 
4  通风系统
 
5  免提电话
 
6 与竖井相连
7   照明至少200勒克司
 
8  门宽至少75厘米,带锁
 
9 远离所有电磁干扰源
配线间的面积应当不仅足容纳布线系统的所有连接器具,而且也能满足容纳所需的通讯设备及配件以便构成所有网络。这些设备一般是19″规格,要求电源供应和通风。因此在配置中,我们为每个管理设备间设置了一个19″设备机架。
配线间应距离强力电动机(电梯和发电机)和电力电源变电室至少2米。配线架框架的两端应当与设在工作室里的接地带连接(根据接地等级),否则应与工作室的主要接地端子连接。配线架应当与电缆金属通道连接。在同一配线架的各轨道之间应保证电的连续性。
配线间应关上门以保证所装网络的安全。而大楼配线间应该由局内指定一个部门作统一管理和维护。如果由好几个部门同时使用,他们可以共享配线间,但是这时可能会出现管理混乱,并容易发生安全和保密问题。

2. 设备配线间的组织

配线间的组织应当加以分析以便能安放短、中期中所需要的全部设备。光纤布线的配线间和铜线布线的配线间可以是同一个。但是,如果光纤模块的量很多,最好将光纤模块放在一个专门的配线架上。
设备配线间内应由两方面的设施构成。一部分是配线管理线架;另一方面是具体网络设备的安放和配接器件。
在配线间里面,有配线器架、配线器框架以及安装以下传输设备所需的19″构件(底架、柜):
     
中继器
     
集中器
     
集线器装置
     
局部网络的路由服务器
     
网关、路由设备等
     
图象通信有源产品
  
配线器架和框架上放置各种模块以连接配线电缆。这样,再使用一些附件和有源设备,就可以构成具有一定拓扑结构的网络了。在这些元部件上作一些变动即可以改变拓扑结构。

配线间之间的连接通过更高网络或通过主干电缆进行。配线间接收所有来自办公室的水平配线电缆以及来自于其它管理配线间的主干电缆。这些主干电缆,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是双绞线的,也可以是光纤的。
对于光纤配线,光纤的载体(光纤头或光纤线架)也放在这配线间内。
3.
配线间的设备

配线间里的设备分成四部分:
     
配线架模块
     
光纤配线架
     19″
承载部件(机箱、机架、配线板)
     
分区网络设备
A.
配线架模块

 19″RJ45模块化配线架(主机房设备环路互连)
本项目主要的应用是话音、计算机网络传输,因此在与设备连接的管理配线架上,我们可选取了与计算机网络设备具有相同接口的RJ45模块式配线架CPP24WBL;及110 P110B100R4WJ配线架。可安装在标准的19″设备机柜上,可通过标准的RJ45跳接线及话音跳线与网络设备及话音总机直接配接。
为了能符合在配线间安全方面的标准,这些连接模块是用聚酸醋制成的,没有毒性。
这些模块运用了接插领域最新的科技进步成果,尺寸结构极其紧凑,用聚碳酸酯制成(牢固、电性能高),接点坚硬受到保护(藏在一层塑料里面因此不突出在外),新的制作IDC接点的技术,使其连接性能质量更高,传输性能优化,特别适合高速率传输。

承载部件随着通信网络传送速度的提高,楼内结构化线路系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在网络得到应用:共享集线器、交换机、Modem、路由器、桥接器、Mux等。而通常这些电子器件都是以标准19″作为装配尺寸。因此,在配线设备间类都配置一定数量的19″标准设备机柜。

B. 中心配线
本工程在大楼2楼设置总配线架,作为本大楼所有UTP电缆主干的配线中心及13楼水平线缆的配线中心。

3.3有线电视设计

3.3.1设计说明

本系统依据《电缆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民用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30MHZ~100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技术标准》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包括:

设备选材:选择品质优良、功能齐全、实用可靠、价格合理的系统设备,通过对系统及设备进行合理规划、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充份发挥系统的最佳使用效能。

实用性:本系统规划了足够数量的电视频道以提供选择。电视频道包括卫星电视以及自办节目等多套电视节目频道。

先进性:为了满足发展需要,本系统按双向传输方式设计。网络器材采用宽带产品。其中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和用户终端采用”双向”产品。

兼容性:本系统可作为独立的服务区使用,系统网络不需作改造,可直接并入有线电视网络。

可靠性:为了保证系统运行可靠,除了系统前端选择优质、可靠的产品设备外,对系统传输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十分重要。为了提高系统网络的可靠性,本系统传输系统按分区传送方式,这种方式可有效地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系统带内高低端信号电平出现的不平衡,同时还可避免由于传输网络某部分出现故障而影响系统整体运作的情况。

此外,本系统在整体布局、方便维护和操作等方面均作了综合的考虑。

网络设计依据和标准

本系统网络设计依据《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体规划》设计。系统标准按广电总局下发的标准执行。主要标准如下:

A、《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

B、《有线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及电缆标准》(GY/T106-1999

C、《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有线广播电视网电缆分配网设计规范》

E、《电缆分配网络施工    工艺要求》

F、《有线电视网络入网器材技术指标》

G、《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H、《有线电视HFC系统技术规范》

3.3.2系统规划

3.3.2.1节目源

本系统电视节目包括卫星电视、自办节目两大类。

3.3.2.1.1卫星电视节目

卫星接收机加调制器,混合后通过分配网络将信号送至各用户终端。。

3.3.2.1.2 自办节目

自办节目采用DVD播放或摄像机录制节目播放等方式。经混合后通过分配网络将信号送至各用户终端。

3.3.2.2系统带宽

我国CATV系统常用300MHZ、450MHZ和550MHZ系统带宽,由于300MHZ、450MHZ系统频带较窄,故目前很少被采用。550MHZ系统可传送标准电视频道22套,增补频道37套,频道容量59套。独立系统可采用次带宽。


3.3.2.3网络系统

本系统干线传输电缆采用汉力优质物理发泡低衰减电缆(SYWV-75-9),该电缆在常温下100米传输特性如下:

频率

衰减

频率

衰减

5MHz 

-1.2db

550MHz

-8.5db

50MHz 

-2.4db

800MHz

-10.6db

200MHz

-5.0db

1000MHz

-11.9db

本系统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为550MHz

根据《电缆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用户终端电平在60~80db为合格,本系统按70±5设计。

分配系统的计算,实际上是根据用户电平值和放大器输出电平值去合理选配分支、分配器。分支、分配器的衰减值按国家标准为每衰减4db为一个档次,因此,在配置分支、分配器时,有多种衰减档次可供选择。

本系统分支、分配器的配置和各点电平的计算方法如下:

信号传输路径


 

由上图可知,用户终端电平保证在70±5db范围内,可满足设计要求。

系统工程设计

3.3.3系统总体规划

本系统为全频道系统,机房设在一号楼二层。由于目前大部分有线电视网络系统采用的是550MHZ邻频传输系统,在不久的将来还将进行扩容。本系统分配网络布线方法采用树枝走线法。

3.3.4采用技术

卫星信号经调制图像和伴音的载波信号,经邻频处理输送射频信号。调制器最大输出电平可达115dB。系统传输采用最先进的550M邻频传输技术,对电视信号经过邻频技术处理,保正在每个收视点均能做到画面清晰、伴音宏亮,终端电平在70±5db之间。整个系统采用并联式结构进行电视信号分配,以避免某一终端出现故障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3.3.5系统工程设计

  • 系统构成

本系统优选国际最先进的550M邻频系统,由垂直系统和子分配系统构成,终端分布各层(信息点数量见统计表)。系统前端留有充分的扩展容量,以便以后接入卫星电视和进行自办节目的接入。

  • 系统技术指标

参数名称

图像等级

终端输出电平

载噪比

载波互调比

对应参数

4

70+5db

43db

54db

 
 

  • 系统安装要求

  • 为了保证系统整体接地,放置前端和放大器等设备机房应和建筑保持良好的接地。
  • 传输系统的电缆敷设要求按有线电视安装规范办理。
  • 户端采用插头直接入户。  

 

 

工程施工组(技术标)

 

 

 

银行信息中心

机房建设项目

 

 

 

 

 

 

 

 

 

二〇一三年四月

 

 

目 录

第1章    深化设计方案    3

1.1    概述    3

1.2    项目分析    4

1.3    设计依据    6

1.4    技术方案    7

1.4.1    机房物理环境    7

1.4.2    建筑与装饰系统    9

1.4.3    空气调节系统    15

1.4.4    供配电系统    24

1.4.5    UPS不间断电源系统(参考)    28

1.4.6    防雷接地系统    32

1.4.7    机柜及KVM系统(参考)    36

1.4.8    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    42

1.4.9    气体消防及报警系统    47

1.4.10    综合布线系统    51

1.4.11    附录1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55

 

 

  1. 深化设计方案

 

  1. 概述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是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是一幢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一般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而主机房是机房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因此,机房环境、辅助设备的安全与稳定、运行与管理的高效与否,都关系着机房内计算机系统能否稳定可靠地运行,各类信息通讯是否畅通无阻。并直接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划分为A B C 三级。设计时应根据机房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确定所属级别。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A

  •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B 级。

  •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不属于A 级或B 级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为C 级。

在异地建立的备份机房,设计时应与原有机房等级相同。

同一个机房内的不同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设计。

机房性能要求

A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容错系统配置,在电子信息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B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冗余要求配置,在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C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基本需求配置,在场地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不中断。

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举例:国家气象台;国家级信息中心、计算机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部门;大中城市的机场、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银行总行;国家和区域电力调度中心等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和重要的控制室。

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举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级医院;大中城市的气象台、信息中心、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电力调度中心、交通(铁路、公路、水运)指挥调度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大型博物馆、档案馆、会展中心、国家体育比赛场馆;省部级以上政府办公楼;大型工矿企业等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和重要的控制室。

  1. 项目分析

目标分析

本项目机房位于XXX银行信息楼1楼,承担着本单位日常科研与应用的数据处理、交换、存储及传输工作。结合目前需求及未来5-10年的发展需要,确定本信息中心机房按绿色整体机房要求建造,按国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B类机房设计与建设。设计与建设目标如下:

  • 高可用性
  • 高可靠性
  • 高灵活性(配置、扩容与运维)
  • 高密度空间利用
  • 环保节能材料的广泛应用

    范围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范围:

  • 主机房

    内容分析

    本方案涉及的主要内容:

    • 结构装饰系统
    • 供配电系统
    • UPS电源系统
    • 空气调节系统
    • 防雷接地系统
    • 消防报警系统
    • 综合布线系统
    • 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包含门禁跟视频监控)
    • 机柜及KVM系统

    原则分析

    • 系统设计应注重绿色节能环保,并综合考虑科学,经济及合理性。
    • 要求系统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以利于系统的升级和安全性
    • 必须保证系统运行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 确保用户投资的长期效益,避免系统重复建设和浪费
    • 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应选用目前先进,稳定和安全的产品
  1. 设计依据

机房设计保证达到为XXX银行信息化的数据中心的各种核心设备,存储和网络设备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机房工程的设计讲注重各系统与网络管的原有系统之间的融合,节能与安全。机房设计与施工需要达到国家A级以上机房的标准。机房的环境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湿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震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详细标准见最后的附录表A

通用标准规范

  • GB 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 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 JGJ116《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 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 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程》
  • 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 GB/T503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防火规范》
  • GB50370《气体防火系统设计规范》
  •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 DBJ15-23-1999《七氟丙烷(HFC-227e)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 GBJ50116-98《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可验收标准规范

    •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462–2008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 GBJ 232-83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87
    •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2-95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J 116-88
    •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3-97
  1. 技术方案

    1. 机房物理环境

本项目机房位于XXX银行XXX楼。现有机房面积约150-180平方,由于设备扩展和机房规范化的需要,对机房进行建设,功能划分为主机房,监控室。主机房与监控室之间用钢化防火玻璃隔断。

绿色整体机房总体设计

具体内容如下:、

序号

分部项目名称

项目

产品

1

装修子系统

内墙(从内到外)

防尘、保温、机房专用彩钢板

顶棚(从上而下)

防尘、保温、微孔铝合金天花板

地面(从上而下)

钢质防静电地板、保温及防尘处理

门窗

钢质防火门、防火玻璃门

隔墙

防火钢化玻璃隔断

2

空气调节系统

空调制冷

风冷机房精密空调

新风排风

新风机、排风机

冷风道封闭处理

有机玻璃、不锈钢

3

供配电及UPS子系统

供配电(照明、维修插座、阻燃电缆、配电柜)

低压市电配电柜

UPS输出配电柜

后备电源

模块化UPS主机

免维护蓄电池

4

防雷接地子系统

防浪涌

B、C级防雷器

接地

30*3铜排

5

机柜及KVM子系统

机柜

标准机柜

智能PDU

带功率显示8位智能PDU

显示切换

KVM

6

动力及环境监控子系统

市电、UPS、空调、温湿度等环境量监控

监控模块、主机、平台软件等

7

门禁子系统

出入管理

刷卡主机

8

视频监控子系统

图像监控

半球红外摄像机

9

消防子系统

消防

气体消防及报警总成

 

  1. 建筑与装饰系统

建筑结构一般规定

  • 建筑和结构设计应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级,按照附录A 的要求执行。
  • 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灵活性。并应满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工艺要求。
  • 机房净高应根据机柜高度及通风要求确定,且不宜小于2.6m
  • 变形缝不应穿过机房。
  • 机房应布置在用水区域的垂直下方,不应与振动和电磁干扰源为邻。围护结构的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防潮、少产尘等要求。
  • 设有技术夹层、技术夹道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筑设计应满足风管和管线安装和维护要求。当管线需穿越楼层时,宜设置技术竖井。
  • 改建和扩建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根据荷载要求采取加固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76 的有关规定。

人流、物流及出入口

  • 机房宜设置单独出入口,当与其它功能用房共用出入口时,应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
  • 有人操作区域和无人操作区域宜分开布置。
  •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通道的宽度及门的尺寸应满足设备和材料运输要求,建筑的入口至主机房应设通道,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
  •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宜设门厅、休息室、值班室和更衣间,更衣间使用面积应按最大班人数的每人13 ㎡计算。

装饰装修工程概述

室内装修设计选用材料的燃烧性能除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的有关规定。

主机房内的装修,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符合环保要求、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的材料,不得使用强吸湿性材料及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作为面层。

机房内墙壁和顶棚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起尘、避免眩光,并应减少凹凸面。

机房地面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当铺设防静电地板时,活动地板的高度应根据电缆布线和空调送风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活动地板下空间只作为电缆布线使用时,地板高度不宜小于25Omm。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可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
  2. 如既作为电缆布线,又作为空调静压箱时,地板高度不宜小于400mm 。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应采用不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材料。楼板或地面应采取保温防潮措施,地面垫层宜配筋,
    维护结构宜采取防结露措施。

技术夹层的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光滑。当采用轻质构造顶棚做技术夹层时,宜设置检修通道或检修口。

A B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主机房不宜设置外窗。当主机房设有外窗时,应采用双层固定窗,并应有良好的气密性,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电池室设有外窗时,应避免阳光直射。

门窗、墙壁、顶棚、地(楼)面的构造和施工缝隙,均应采取密闭措施。

室内装饰部分的设计遵循原则是:要体现出作为重要信息会聚地的室内空间特点,在充分考虑网络系统、空调系统、UPS系统等设备的安全性、先进性的前提下,达到美观、大方的风格,有现代感。

在选用装修、装饰材料方面,要以自然材质为主,做到简明、淡雅、柔和,并充分考虑环保因素,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

具体内容包括:

  • 架空防静电地板及地面保温工程
  • 吊顶工程
  • 墙面彩钢板饰面及保温工程
  • 门窗工程
  • 防火玻璃隔墙工程

装饰装修工程设计

防静电地板工程


防静电地板在计算机机房中是必不可少的。机房敷设防静电地板主要有两个作用:首先,在防静电地板下形成隐蔽空间,可以在地板下敷设电源线管、线槽、综合布线、消防管线等以及一些电气设施(插座、插座箱等);其次,防静电地板的抗静电功能也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防静电地板的种类较多。根据板基材、材料不同可分为:铝合金、全钢、复合木质刨花板等。地板表面则粘贴抗静电贴面(有进口和国产的区别)。防静电地板的不同选择直接影响机房的档次。不同质量的地板使用后,机房的效果大不一样。

防静电地板安装时,要求安装静电泄漏系统。铺设静电泄漏地网,通过静电泄漏干线和机房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将静电泄漏掉。 

  • 主机房防静电地板敷设设计高度为0.4米,机房精密空调采用下送风方式制冷。在防静电地板安装过程中,地板与墙面交界处,防静电地板需精确切割下料,以利于地板密封形成静压箱,保证风口板送风的风力。地面须做保温处理,即地面找平后刷防尘漆,然后铺设阻燃硬质保温棉,再在保温棉上铺设0.8mm的镀锌钢板。这样既做到了地面保温,防止空调冷量的损失,又便于防尘及清理维护,节能环保。从而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

防静电地板的性能、特点: 

防静电地板主要由两部分组成。A)抗静电地板板面;B)地板支承系统,主要为横梁支角(支角分成上、下托,螺杆可以调节,以调整地板面水平)。地板规格主要为600*600*35毫米。

防静电地板易于更换。用吸板器可以取下任何一块地板。地板下面的管线及设备的维护保养及修理极其方便。 

防静电地板拼装灵活。当机房某部分需要调整,如增加新的机柜,其扩展极其方便。在地板支架可调整范围内,地板高度可任意调整。

防静电地板必须牢固、稳定,拼装紧密。安装一定要做到非常严密,表面平整。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防静电地板本身的精度,二是安装工艺和质量。

地板系统可以承受较高压力的碾压。在高压力下有较好的持续性。地板本身承载能力大、板面的硬度高和稳定性好。

地板下,一般要涂防尘漆,并考虑粘贴保温层,以做到保温绝热。至于地板下防鼠,则应在围护结构上解决,尽量不留孔洞。有孔洞如管、槽,则要作好封堵,要绝对保持围护结构的严密。 

地板具备的性能指标如下:

序号

项 目

性能指标

1 

平面度

≤0. 75mm

2 

方直度

0~0.25mm

3 

静电耗散性

2.5X104~106Ω(PVC)

1X106~2X1010Ω(HPL)

2.5X104~106Ω(PVC)

4

支架承载能力

≥25KN

5

防火指标

≥氧指数32%

6

通风地板通风量

0~25%

7

地板系统重量

32kg/m2

8

流动载荷

181kg

9

集中载荷

454kg

10

权限载荷

1360kg/m2

铝合金天花吊顶

本项目主机房吊顶部分均采用600*600*0.8mm铝合金微孔吸音天花。吊顶安装位置离地面3米,吊顶安装完成后,机房内防静电地板与吊顶之间净空为2.6米。

铝合金微孔吸音天花具有防尘、耐火、牢固和减噪削音的多种优点,单块面积600×600*0.8mm。机房吊顶方式采用间距1.2米Ф6吊杆明龙骨安装方式。铝合金微孔吸音天花

吊顶可根据机房面积进行组合,同时为灯具、探头和消防烟感、温感提供统一布置,使吊顶色调统一、整洁美观。同时顶板搁接十分方便,有利于吊顶内线路的检查和维护。

吊顶前,天面须做防尘处理,涂刷环保防尘漆三遍,以利于吊顶内防尘,保证机房内空气的洁净度。

墙面工程

机房中墙面不管是采用壁纸还是高档乳胶漆,价格很低廉,且无法达到防火、隔音、保温、抗侧撞击和适当的电磁屏蔽功能,外观无法与吊顶和防静电地板相互衬托。近年来,在高档、先进的机房中主要采用机房专用彩钢板和铝塑板等墙面材料。

上述两种材料施工后,所见到的墙体表面相似,均为金属漆面。只是基层结构不同而已。下面分别叙述两种墙面的优缺点。

机房专用彩钢板是由彩色镀锌钢板做好箱型凹凸的板材。其内部垂直粘贴优质石膏板。板材在生产线上加工,工艺先进,尺寸精确。安装时,在顶上和地面先安装马槽,然后依次把壁板推入后固定。其表面为钢板漆面,安装后接口缝隙小于1毫米,美观、整齐,缝隙均匀。该壁板又常常用在洁净室,隔音、保温、密封效果好。该墙体有配套的金属壁板门,精致、美观。

铝塑板墙面也是由骨架和面层组成。骨架有两种:一种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另一种采用15毫米中密度板,宽150毫米,间距150毫米。中密度板调平后粘贴三层板。在刷涂防火涂料后,作为骨架基层。基层形成后,两面刷胶,晾干后,将铝塑板粘贴牢。铝塑板粘贴时,留缝隙3毫米,注玻璃胶。铝塑板墙面表面为铝板漆面。该种隔墙优点是价格适中,安装方便,表面也很清秀。缺点是缝隙注胶时难度较大,长期使用可能起翘。

综合各方面优劣,最终机房设计使用机房专用彩钢板墙面。即先将机房墙面砂浆找平,刮腻子二遍,再刷防火漆二遍。然后用轻钢龙骨架设基层,最后将彩钢板牢固安装于龙骨基层上。

按机房管理分区,机房分为主机房、监控室,主机房与监控室之间采用双层12mm防火钢化玻璃隔断,除对机房进行物理隔离之外,还起到隔音、隔热的效果,避免外部热源与机房热源的流通,更好的减少机房的热量损失。防火钢化玻璃的耐火时间分为30分钟、45分钟、60分钟和90分钟,结合机房内设备的耐火时间,我们此次选定耐火时间为60分钟的防火玻璃。

主机房内所有窗户用反光防晒膜粘贴后,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封窗,其后统一用机房专用彩钢板饰面,以保证机房安全、环保、洁净、防静电、隔音、密封效果,同时美观、整齐,使工作人员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工作环境。

门窗工程

主机房和监控室出入口处均采用钢质防火门,且设置门禁管理系统,并可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进行联动控制。其中主机房两个出入口设计为双开防火门,尺寸为1500*2100mm,监控室设计为单开防火门,尺寸为900*2100mm,玻璃隔断及门框四周采用细木工板安装,刷防火漆二遍,然后用不锈钢饰面,并与墙面协调一致。

防火门一般有两种。一种为不锈钢材质;另一种为钢材漆面(即钢质)。本项目设计采用工艺精确、质地优良的钢质防火门。

  1. 空气调节系统

机房精密空调工程概述

机房中的IT设备在运行中散热量大而且集中,散湿量极小。即机房设备散热量的95%是显热,热量大,湿量小,热湿比极大。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处理可近似作为一个等湿降温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的焓差小,要消除余热必然是大风量。 

此外,因为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所以需要空调系统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运行。

同时,根据机房的围护结构特点(主要是墙体、顶面、地面,包括:楼层、朝向、外墙、内墙及墙体材料,及门窗型式、单双层结构及缝隙、散热)、人员的发热量,照明灯具的发热量,新风负荷等各种因素,计算出计算机房所需的制冷量,因此选定空调的容量。

数据中心机房空气环境设计参数: 

夏季温度

23±2℃

冬季温度

20±2℃

夏季湿度

55±10%

冬季湿度

55±10%

洁净度

粒度≥0.5μm

个数≤18000粒/分米3

湿度变化率

≤5℃/时

  

图表 1 机房温度参数

机房的环境是靠空调机来实现的。但是,保证机房的空气质量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机房要密封墙体,围护结构清洁。

第二,机房要保持正压,防止脏空气侵蚀。新风做到两级净化,即初效、亚高效 过滤器,从而使输入机房的空气质量大大提高。

第三,空调机设中效过滤器,并定期更换,从而保证机房循环中不断对空气净化。 

该方案设计要求空气洁净度达到国标要求

空调工程设计

机房空调项目,面积大约150-180㎡,IT设备负载大约90KVA。

冷负荷计算

机房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

  • 机房内设备的散热;
  •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 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
  • 人体散热;
  • 照明装置散热;
  • 新风负荷。

考虑机房空调可靠性、节能性和先进性,采用制冷量N+X冗余设计方案(A类机房标准)估算制冷量为:63KW,设计使用30KW空调3套共90KW,正常使用60KW,冗余30KW。

通常,在1个运行10年的机房中,最大的支出将是设备电力消耗造成的巨额电费。一般机房的IT设备用电占整个机房用电的30%,剩余的电力被制冷、UPS、照明等辅助设备所消耗,因此,提高机房能源效率,降低能耗,必须在提高机房可管理性的同时,优化机房的空气调节系统,气流组织系统,高效的模块化UPS系统,照明系统,以及提高机柜使用密度,达到高可用性,进而降低机房PUE值。

针对此次机房设计解决方案,我们将主机房采用冷风道封闭处理 ,利用冷热通道设计,优化机房冷却效果。所谓冷热通道,即各排机柜的布置方向为服务器前部相向布置,各排机柜的后部也相向布置,这种排列方式就形成了”冷热通道”布局。这种布局如果合理组织,可大大降低能量损耗,并可延长服务器寿命。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机房防静电地板下铺设空调送风静压箱,通过风口板将冷风送至机柜底部,并在机柜中间设置封闭式前后门,顶部用有机玻璃进行封闭处理形成人工通风通道,利用机柜内部闭合气流改善机柜的冷却效率,这样更可以控制气流,并由此取得更好的冷却效果,从而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

这样一方面避免冷热混合造成的冷量消耗,确保空调所产生的每一份冷量切实的用在机房设备的制冷上;另一方面极大的优化了气流组织,通过最大化地利用空调制冷效率,减少机房的能源消耗,又保证了机房的正常运行。用最少的成本来实现机房的低能耗,更好的诠释了我们绿色机房的理念。

艾默生P-1030机房精密空调参数

1.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机械性能
1
)外观工艺、检查:机柜表面喷涂均匀、无破损;信号灯、开关、测量显示装置布局合理。
2
)操作及维修安全、方便。
3
)结构工艺:部件排列合理、整齐;导线颜色和截面合理,布放平整;接插件牢固;进出线符合工程需要;具备抗震措施。
4
)标牌、标记:应平整清晰。

2.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电气性能
1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电气性能应符合IEC标准
2
)输入电压允许波动范围:220/380V -15%~+10%
2Hz
±3)频率:50Hz

3.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适应环境
温度:室内 +30℃~-10℃
室外 +45℃~-30℃
湿度:≤95%RH

4.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温度、湿度控制性能
1
)机房专用空调应能按要求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具有制冷、加热、加湿、除湿等功能。
2
)温度调节范围:+17℃ +28℃~
1℃
,温度变化率±3)温度调节精度: < 5℃/小时
60%RH
~4)湿度调节范围:40%
5
)湿度调节精度: 2 %RH±

6
)温、湿度波动超限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5.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机组性能
1
)机房专用空调应有较大的送风量,满足表一:选型技术明细表的要求。
2
)机房专用空调应能应解决机房的高显热量负荷.
24℃
45%RH工况下:显热比 ≥0.93
24℃
50%RH工况下:显热比 ≥0.85
3
)机房专用空调应具有高效节能性,压缩机应选用高效涡旋压缩机
涡旋式:COP ≥ 4.3(冷凝温度在45℃下)。
4
)机组应有节能措施的设计
应选用“V”型大面积蒸发器,保障换热效率;应安装有快速除湿装置,以减少空气过冷及热补偿的能量损失;室外风机应可根据室外温度无极调速,减少风机能耗。
5
)机房专用空调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要求机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5万小时。
6
)机组的室内风机系统,为保障其可靠性,40KW以上机房空调应包括至少2套及以上独立的风机和电机。室内送风系统应根据机房长度和气流组织,选择合适的送风余压。室内主风机应采用离心式风机送风系统,保证在增大机外余压的情况下送风风量不减少。
风机系统应具有皮带张力自动调节功能,以减少机组启动对皮带与轴承的冲击,延长送风系统的使用寿命。
7
)全正面维护:应能够方便的对机组正面取出进行现场维修,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并避免因机组后面需要留有空间而造成的机房空间浪费。
8
)机房专用空调系统应采用环保机型或能更新为环保机型的机组,使用替代工质制冷剂的制冷效率的降低不应超过原制冷量的5%
9
)机房专用空调的加热性能:
具备电子再热器,或根据特殊要求配置热水或蒸气式再热器
10
)机房专用空调的除湿性能:
机组应具备快速除湿装置,在需要除湿运行时,机房专用空调应能够关闭部分蒸发器面积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快速响应除湿要求,减少空气过冷及热补偿需求,降低机房专用空调除湿过程耗电量。
11
)机房专用空调的加湿性能:
应优先选用不受水质影响的低能耗远红外型加湿器,避免水质对加湿量的影响和增加耗电量,并减少维护工作量。加湿器的加湿量不低于表一:选型技术明细表的要求,加湿速度快,确保高效性。
所选用加湿器水盘要求为不锈钢材质,可以在场地进行清理,反复应用。
12)
机房专用空调的空气洁净度:
空气过滤器应符合美国ASHRAE52-76Eurovent4-5标准,并便于更换。
13)
机房专用空调的控制系统:
应具有先进的微处理控制器
应采用先进的模糊逻辑控制或PID调节技术

具有LCD大屏幕多行中文显示器,能显示温湿度曲线,具有图形显示机组内各组件的运行状态的功能
应具有大容量的故障报警记录储存的功能,存储历史告警信息不小于400
机组应具有过压
、欠压等报警及故、障诊断,告警记录功能,自动保护,自动恢复,自动重启动等功能。

控制系统应具有多级密码保护功能。
具备联动与群控功能:
同一区域可以将最多32套机组进行统一控制管理。控制功能包括:备份自动切换功能,当群组中机组发生故障时,备份机组自动投入运行,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轮巡:定时切换备份机组
;根据机房内热负荷的变化自动控制机组中空调机的运行数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避免竞争运行:避免同一机房内多台空调机同时运行在相反的运行状态(制冷/加热、加湿/除湿),达到节能的目的。
具有与油机联控,减少油机启动电流的功能:
空调控制器与油机通过控制信号线缆连接,油机启动时,连线干接点处于状态,空调能自动关闭加湿及再热系统,仅处于制冷状态,最大限度减少供电需求;空调还能提供延时启动的机组与元件设计,保证机组顺序启动,避免多台机组同时开机对油机和电网的冲击。油机关闭,连线干接点处于状态,空调自动恢复设置,启动正常的加湿和再热功能。
14)
每台机组都应具有独立的控制系统、显示器、加热器、加湿器、独立的温湿度传感器。以保证每台机组的正常运行及高精度运行。
15
)每台机组应标配漏水探测器,实时监测漏水情况,探知到漏水发生时,声光告警并自动关闭加湿系统。

6.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监控性能
1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应具有方便的现场监控及远程监控能力
2)
系统应具有三遥性能
遥测项目:送风温度、回风温度、送风湿度、回风湿度、显示机组工作状态等
遥信项目:开/关机,电压、电流过高/低,回风温度过高/低,回风湿度过高/低,过滤器正常/堵塞,风机正常/故障,压缩机正常/故障等

遥控项目:空调开/关机
3
)系统应具备通信接口
具备RS232/RS485(RS422)接口,且应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信号端子对地承受直流电压500V1分钟不击穿或闪烁)
4
)设备运行参数的设置
设备应具有智能判断功能,对于超常规的参数设置(错误命令),应能自动拒绝。
5
)准确度
对三遥量:
开关量和控制操作准确度应达到 100%
模拟量精确度应达到
交流电量误差 ≤2%
非电量误差 ≤5%
设备显示面板或表头显示值应与从通信接口读出的三遥量值保持一致。

7.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冷却设备
1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采用风冷的冷却方式
2
)机房专用室外冷凝器采用干式冷凝器,需要适合乙二醇20%溶液,选配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选配依据为国家公布的当地月平均最高环境温度值,上海地区可参考40℃),保证足够的散热量需求。
3
)机房专用空调室外机应具有良好的刚性和防腐性能,适应多种环境条件。
4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冷凝器的风机电机、风机调速器、压力控制器等应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5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冷凝器出厂时应保压,管路端口应有防止异物进入的措施。

8.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安装特性
1
)在设计要求的室内、外组的安装正、负高差或水平距离条件下,机房专用空调机组能在较高效率下可靠运行。
2
)室内空调机组要求100%全正面维护,无需侧面或者后面维护,节省机房使用空间。

9.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适用性
1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要求送风方式为:
上送风,下部正面回风。

2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送风余压应不小于100Pa(根据机房实际需要定),能适应机房实际的较宽送风距离要求。并可根据设计需要提供更高余压。提高机组送风余压应不减少机组的送风量。
3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应为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工况和负荷下的应用。
4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另配件规格统一或成为系列,并易于更换。

新风工程概述

机房内的新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清新的新风提高机房的洁净度,使机房保证正压,并提供新鲜空气。新风每小时风量应满足机房总容积的2倍。

机房四周密封,新风极为重要。根据以上要求,测算本项目最大新风风量为:机房总容积约180平方*3.6米(高)=648立方*2=1296立方/小时。故选用新风净化机1台,其单机风量为1500立方米/时。新风采自室外。

新风系统内设防烟防火阀。排风系统内设排风阀。阀门既可手动,同时和消防报警系统联动。根据消防报警指示要求关闭或开启阀门。

新风工程设计

合适的新风即可以满足工作人员对氧气的需求,又可以保持机房的正压,防止外界的尘土及潮气侵入。新风都需要经过处理才能进入机房。一般性机房,需经过初效、中效、亚高效过虑器。有精度要求的机房,还需经过预冷、预热的处理,才能满足要求。

为了更好的降低机房在制冷方面的能源消耗,我们设计采用的新风冷却系统有两种工作模式:在冬季,把室外冷空气抽进机房,过滤后用于设备降温;在夏季,进行能量交换,缩短空调工作时间,同时降低空调工作负荷。

新风产品选型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单位

1

新风机(X-15D)

风量为1500

1


产品特点
·引入洁净新风,保持室内正压,保持室内的高洁净度;
·
粗效、中效、亚高效、电子净化单元(选装)组合型过滤器,容尘量大;
·
优质风机,三速可调,风量大,噪音低,经久耐用;
·
超薄卧式机型:适用于狭窄吊顶空间;
·
特殊的结构强化消音设计,有效降低噪音35%
·
带接地的三芯电源线,符合机房电器安全规范要求;
·
可实现新风与消防联动;
·
过滤器可以从两个方向上抽取;

排风工程概述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规定,计算机房内应设排风系统,用以排除可能出现的烟雾及灭火后出现的气体。

排风工程设计

与新风风量类似,按机房总容积测算机房新风风量为792立方每小时,故需选择与此新风风量相近的排风风量,保证机房正压,因此,本项目设计选用1台排风量为1000立方每小时的排风机.

排风系统内设排风阀。阀门既可手动,同时和消防报警系统联动。根据消防报警指示要求关闭或开启阀门。

排风产品选型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单位

1

排风机(P-20C)

风量为2000

1

产品特点

风量大:特选优质风机,噪音低,经久耐用;
百叶排风口设计,并预装粗中效过滤器,严防室外风倒灌;
全套安装附件;安装更简便;
维护方便,更换过滤器只拆除4个螺钉,耗时不到1分钟;
带接地的三芯电源线,符合机房电器安全规范要求

  1. 供配电系统

市电供配电工程概述

供配电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应根据机房的等级,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及GB50174规范附录A 的规定执行。

电子信息设备供电电源质量应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级,按照本规范附录A 的要求执行。

供配电系统应为电子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预留备用容量。

户外供电线路不宜采用架空方式敷设。当户外供电线路采用具有金属外护套电缆时,在电缆进出建筑物处应将金属外护套接地。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由专用配电变压器或专用回路供电,变压器宜采用干式变压器。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低压配电系统不应采用TN-C 系统。电子信息设备的配电应按设备要求确定。

电子信息设备的配电应采用专用配电箱(柜),专用配电箱(柜)应靠近用电设备安装。

电子信息设备专用配电箱(柜)宜配备浪涌保护器(SPD)电源监控和报警装置,并提供远程通信接口。当输出端中性线与PE 线之间的电位差不能满足设备使用要求时,宜配备隔离变压器。

电子信息设备的电源连接点应与其他设备的电源连接点严格区别,并应有明显标识。

A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配置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当市电发生故障时,后备能够柴油发电机能承担全部负荷的需要。

后备柴油发电机的容量应包括UPS 的基本容量、空调和制冷设备的基本容量、应急照明及关系到生命安全等需要的负荷容量。

并列运行的发电机,应具备自动和手动并网功能。

柴油发电机周围应设置检修用照明和维修电源,电源宜由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

市电与柴油发电机的切换应采用具有旁路功能的自动转换开关。自动转换开关检修时,不应影响电源的切换。

敷设在隐蔽通风空间的低压配电线路应采用阻燃铜芯电缆,电缆应沿线槽、桥架或局部穿管敷设;当电缆线槽与通信线槽并列或交叉敷设时,配电电缆线槽应敷设在通信线槽的下方。活动地板下作为空调静压箱时,电缆线槽(桥架)的布置不应阻断气流通路。

配电线路的中性线截面积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积;单相负荷应均匀地分配在三相线路上。

本项目机房进线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

机房内用电设备供电电源均为三相五线制及单相三线制;

机房用电设备、配电线路装设过流过载两段保护,同时配电系统各级之间有选择性地配合,配电以放射式向用电设备供电;

机房配电系统所用线缆均为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及阻燃交联电力电缆,敷设镀锌铁线槽SR及镀锌钢管SC及金属软管CP;

机房配电设备与消防系统联动;

配电工程设计

机房计算机设备动力配电系统

本项目设计低压配电柜1台,UPS输出配电柜1台。

机房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所以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设计中采用电源由市电供电加备用供电这种运行方式,以保障电源可靠性的要求;系统中同时考虑采用UPS不间断电源,最大限度满足机房计算机设备对供电电源质量的要求。市电供电与备用供电电源引自两个不同的电源点,在配电室进行自动切换,再经过UPS不间断电源对计算机设备供电。

机房辅助动力设备包括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系统,机房新风系统及排风系统等。由于机房辅助动力设备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机房其他用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所以要求配电系统安全可靠,因此该配电系统按照一级负荷考虑进行设计。

电源进线采用4*150+1*120m㎡阻燃电缆,通过一楼市电配电间连接至机房UPS室市电低压配电柜,采取集中控制,便于管理机房空调、UPS、照明等设备。机房用电设备包括UPS电源、机房专用空调、照明、维护电源、消防用电等系统。为了用电安全以及防止机房辅助动力设备工频对网络设备的影响,故采用独立的供配电系统,低压配电柜均选用施耐德断路器。

1)设计总容量为500A/380V的低压交流配电系统,为下一级的UPS、空调、防雷、照明等提供交流供电。配电柜为标准600*1100*42U机柜式。

2)设置电源指示灯,电压表、电流表、转换开关,可实时监测市电电源的输入、输出等各项参数。

3)机房低压配电柜配置电源B级防雷器,机房精密空调开关为100A 3P×3路,UPS输入开关为250A 3P×1路;另外照明控制空开16A1P*4路、市电插座控制空开16A1P*8路、新风排风控制空开16A1P*2路、预留空开16A1P*8路。

4)配电柜内设置独立的火、零、地汇流排;

5)配电柜内配有应急开关。机房配电与消防讯号联动,在有火灾发生时,可及时停止机房内非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供电,能立刻切断计算机电源、空调电源、新风电源等。

6)机房内设置机柜式UPS输出配电柜1台。UPS输出配电柜设置32路32A施耐德断路器,预留20路。所有UPS输出断路器与机柜智能PDU之间均采用32A工业连接器通过3*6平方阻燃电缆连接,电缆于地板下强电桥架内敷设,预留机柜部分电缆须按此标准敷设到位。

7)配电柜内根据计算机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不同要求,设置中线和接地线的连接装置。中线与地线及配电柜外壳应绝缘。

8)配电柜内采用的母线、接线排,及各种电缆、导线、中性线、接地线等,都符合国家标准。且按国家规定的颜色标志、编号。

9)配电柜内各种开关、断路器手柄、操作按钮,标志清楚,以防止使用中出现误操作现象。

机房照明配电

1.照度选择:

主机房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08)要求,照度为500Lx;

电源室及其它辅助功能间照度不小于300Lx;

机房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照度大于1Lx;

应急备用照明电源引自UPS不间断电源应急照明应大于10Lx.; 

2. 灯具选择:

灯具选用飞利浦三管格珊荧光灯(3*20W)组,规格为: 600*600mm

灯具正常照明电源由市电供电,由市电低压配电柜中的断路器、房间区域安装于墙面上的跷板开关控制。应急备用照明灯具为适当位置的荧光灯灯带中间一管,正常情况下荧光灯由市电供电,市电停电时,由应急照明启用照明。

 

  1. UPS不间断电源系统(参考)

UPS电源工程概述

电子信息设备应由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为机房内计算机设备提供干净、不间断的电源供应是极端重要的。但公用供电系统由于电网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时常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往往会对计算机系统造不利的作用,为此,采用UPS不间断电源极为重要,它不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高质量的电源,没有瞬变和谐波,即使当电网断电时,它也可由后备电池支撑,继续供电,使计算机设备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

不间断电源系统应有自动和手动旁路装置。确定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时应留有余量,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E≥1.2P,式中E–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不包含备份不间断电源系统设备)(KW/KVA),P—电子信息设备的计算负荷(KW/KVA)。

用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动力设备与电子信息设备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应由不同的回路配电。

UPS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

根据此次IDC机房的建设要求,我们推荐使用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AdaptPM智能IDC动力系统。

当前IDC建设中,服务器等信息处理设备随业务的增长不断增加,IDC的动力系统也面临不断扩容的局面,而动力系统的扩容往往需要特定的系统停机扩容时间或在扩容时由旁路供电所面临供电安全性降低的隐患,而按照预期最大容量设计IDC中心,又会带来初期投资大、动力系统负载率过低,系统效率极低,使用费用高昂的局面。

针对传统IDC建设中常见的问题:

  1. 动力系统难以随需求增长而增加;
  2. 初期建设的投资过大;
  3. 低负载率时的动力系统低效率运行导致的高使用成本;

艾默生公司推出的AdaptPM系统是结合艾默生公司的动力一体化的成熟和成功经验,结合信息机房的发展,针对面积20200m2数据机房(中心),满足逐步建设逐步扩容的需求,和对机房供电、环境、安全等进行一体化监控管理的需要,推出的机柜式可随需扩容的UPS、配电及动力环境一体化监控的产品系列,为新一代的IT机房提供完整的机房安全动力和监控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的高性价比、高可用性的建设。

本项目机房按B类设计建设, IT设备功率共60KVA,因此机房UPS设计负荷需要超过 60KVA,考虑将来负载系统的安全性、稳定,系统的灵活扩容此次设计采用N+1冗余设计,选用AdaptPM150模块化UPS,初期使用330KVA功率模块,现用60KVA冗余30KVA,后期可扩容至150KVA UPS电源按60KVA1小时延时配置,保证给现有机房设备提供稳定、干净电力。

当市电出现故障时,UPS处于逆变状态,UPS主机、电池组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核心机房环境温度的稳定及安全,UPS主机和电池组更好的散热,故将UPS主机、市电配电柜和电池组独立放置于UPS室,并采用独立的空调进行制冷及环境控制。

UPS基本信息及参数

全新的技术特性

超级节能环保:50%75%负载效率>96%25%负载效率>95%;输入功率因数≈1,输入谐波电流<3%

超强带载能力:输出功率因数为1,带超前及滞后功率因数负载均不降额;
便于安装:上下均可进出线,无需进线柜,柜内集成UPS和智能配电;
便于维护:全正面维护,UPS、旁路、配电均可在2min内维修更换;便于改造:并机系统可共用电池系统,电池组采用12V×30/32/34/36/40节设计,设置灵
活,便于旧系统改造时利用原有电池系统,也可在单节电池故障时及时撤除且不影响UPS系统运行。

这是在一个机柜内部集成了可灵活配置和扩容的冗余UPS系统以及同样具备灵活配置和可扩容能力的配电系统的全新的IDC电力保障和管理系统;

其内置的UPS系统具有业内最佳的节能环保特性:40%75%负载效率>96%25%负载效率>95%;输入功率因数≈1,输入谐波电流<3%

超强带载能力:输出功率因数为1,带超前及滞后功率因数负载均不降额;

便于安装:上下均可进出线,无需进线柜;

便于维护:全正面维护,UPS、旁路、配电均可在2min内维修更换;

便于改造:冗余UPS系统可共用电池系统,电池组采用12V×30/32/34/36/40节设计,设置灵活,便于旧系统改造时利用原有电池系统,也可在单节电池故障时及时撤除,消除对UPS系统运行的影响。

系统组成及特点

系统安装与一个宽600mm、深1100mm、高2000mm的机柜内,由一个30~150kW/kVA的可升级和冗余的UPS系统、一个SPM智能服务器电能管理系统或一个柔性配置的服务器配电系统组成。UPS和电池系统都采用IT风格的Rack机架,整齐美观。

UPS系统组成及特点

采用易睿风格的机架式150kVA智能不间断电源用电气柜,用于安装UPS及配电等模块,组成包含UPS系统和SPM系统或负载配电系统的集成装置,在一个机柜内完成UPS功能和负载分路配电及监控功能。

电气柜包括以下部分:

A包含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和配电母排、配电联接电缆的机柜;

B主开关单元,安装有ABB 250A/3P的输入、输出开关各一个,还有一个被锁止的手动维修旁路开关;

C自动旁路模块,一个150kW的集中旁路模块,采用插拔式维护设计,具有超强过载能力,135%可以长期工作;

230kW/kVA UPS功率模块

内置全球最精巧的30kVA19英寸机架式UPS模块,包含整流、逆变电路和DSP控制系统,模块重量<35kg,高度仅3U,半载效率高达96%,可在一个机架中并联5台;

参数

AdaptPM智能柔性IT动力中心

型号

AdaptPM

功率

30KVA~150kVA

宽×深×高(mm)

600×1100×2000

额定输入电压

380/400/415VAC,三相四线

额定工作频率

50/60Hz

输入电压范围

228V476V,-20%~+25%满载,-25%~-40%线性降额,-40%可带70%负载

输入频率范围

40Hz70Hz

输入功率因数

满载>0.99,半载>0.98

输入电流谐波(THDi

满载<3%,半载<5%

输入功率缓启动功能

有,5-30秒可设置

充电器输出稳压精度

1%

直流纹波低压

1%

逆变器输出电压

380/400/415VAC,三相四线

输出功率因数

1

电压稳定性

稳态

<±1%典型值

瞬态

<±5%典型值

稳态响应时间

20ms

逆变器过载能力

110%1小时,125%10分钟,150%1分钟,>150%200毫秒

相移转性

100%均衡负载时

1°

100%不均衡负载时

1°

总谐波含量

100%线性负载

1%

THDv

100%非线性负载

3%

旁路输入电压

380/400/415VAC,三相四线

旁路电压范围

默认-20%~+15%,-40%、-30%、-10%~+10%、+15%等其它范围值可通过软件设置

旁路过载能力

135%长期,170%1小时,1000%100ms

频率

50Hz/60Hz(可设置)

市电同步跟踪范围

±2Hz(默认值),±0.5Hz3Hz0.5Hz可调

实测频率精度(内部时钟)

50Hz/60Hz±0.02%

系统效率(满载)

50%以上时>96%25%以上时>95%

运行温度范围

040℃(详见用户手册)

存储温度

2570℃(不含电池)

相对湿度

095%无凝露

最大运行高度

≤海拔1000m10002000m之间每增加100m,所带负载减少1

噪音(1m

55dB~62dB随负载率调整

保护等级

IP20

符合标准

安规:IEC60950-1IEC62040-1-1/ AS 62040-1-1,电磁兼容:IEC62040-2 / AS 62040-2/EN50091-2 CLASS A,设计与测试:IEC62040-3 / AS 62040-3

 

  1. 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工程概述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国家标准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接地的特殊性作出规定,在进行机房防雷和接地设计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有关规定。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各级配电系统浪涌保护器的设计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有关规定执行。

保护性接地包括:防雷接地、防电击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等;功能性接地包括: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信号接地等。

本次设计考虑为直流工作地设一组新的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1Ω;机房配电系统的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建筑物本体综合接地(其电阻小于4Ω),防雷接地由建筑物本体防雷设计考虑,机房区不再单独设计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工程设计

直流工作地网在机房内的布局是:

用30*3mm2的截面铜排敷设在防静电地板下,依据计算机设备布局,纵横组成等电位网,配有专用接地端子,用编织软铜线以最短的长度与计算机设备(机柜)相连。容易产生静电的防静电地板、饰面金属墙板、彩钢板隔墙均采用导线布成泄漏网,并用干线引至动力配电柜中交流接地端子。防静电泄漏干线采用BVR-50mm2导线,支线采用BVR-6mm2导线或BVR-16mm2导线,并与等电位箱连接。支线导体与地板支腿螺栓紧密连接,并且每一连续金属框架的静电泄漏支线连接点不少于两处。计算机直流地需用接地干线引至本楼层立柱内钢筋并有效焊接。

等电位连接带结构见下图:


 

 

 

 

 

雷电是一部分带电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云层与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其瞬间功率可高达109-1012瓦特。强大雷电流将产生极高的热的、机械的、电磁的作用,造成地

面建筑及设备的严重破坏,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广泛应用,雷电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害事例成倍增长,并造成重大损失。

为防止感应雷、侧击雷沿电源线进入机房损坏机房内的重要设备,本项目在市电配电柜电源进线处安装OBO浪涌防雷器。

1)在市电配电柜输入总线前端安装并联式OBO V25-B/3+NPE避雷器构成第B级衰减。

2)在UPS输入空开前端安装并联式OBO V20-C/3+NPE避雷器构成第C级衰减。

防雷相关产品参数

型号

V25-B

280V

320V

385V

VDE0675 Part6的分类级别      

B

标称电压

230V

最大交流工作电压

280V

320V

385V

最大直流工作电压

350V

410V

505V

最大放电电流

100KA

60KA

20KA(8/20μs)下的保护水平

1.0KV

1.4KV

1.7KV

最大备用保险丝短路耐压25KArpm

160A gl

响应时间

25ns

工作温度范围

-40℃至+80

连接线截面积

2.5-35m

IP等级

IP20

材质

聚酰亚胺6

安装方式

根据EN 50022固定于35㎜宽的导轨上

 

型号

V20-C

75

150

280

320

385

440

550

最大持续造作电压    Uc AC                            

75V

150V

280V

320V

385V

440V

550V

Uc DC

100V-

200V-

350V-

420V-

505V-

585V-

745V-

雷电保护区

12

需求等级按照IEC 61643-1

Ⅱ级

标称放电电流(单模块)

15KA

20KA

15KA

最大放电电流(单模块)Imax(8/20)

40KA

电压保护水平        Up1KA(8/20)

300V

500V

900V

1.0KV

1.2KV

1.5KV

1.7KV

                    Up5KA8/20

350V

650V

1.1KV

1.3KV

1.5KV

1.8KV

2.1KV

                    UpIn

400V

700V

1.3KV

1.4KV

1.7KV

2.0KV

2.4KV

响应时间

25ns

短路耐受能力25KA时的最大后备保险丝

125A gl/Gg

连接线截面积

2.5-35m㎡(单股、多股线)                                              2.5-25m㎡(多股软线,连接端加护套)

安装

安装在35㎜导轨上(符合EN50022

IP等级

IP20

温度范围

-40℃至+85

  1. 机柜及KVM系统(参考)

机柜及KVM工程概述

KVM多电脑切换器是一项先进的硬件解决方案,更是现代服务器监管的关键设备,可协助用户通过由单一键盘 (Keyboard) 、显示器 (Video) 及鼠标 (Mouse) 所组成的控制端,轻松访问并集中管理多达上千台电脑。KVM多电脑切换器适用对象涵盖中小型企业乃至于大型跨国企业。KVM多电脑切换器对于企业机房或数据中心的空间及信息环境能创造广大的效益,不仅能降低能源消耗、节省机架与机房空间,还能避免多余的键盘、显示器与鼠标所造成的杂乱。而且通过KVM多电脑切换器的集中管理,可协助企业信息人员大幅简化工作流程、强化企业生产力。随着全球化与网络普及化的趋势,具备远程控管功能的KVM over-IP解决方案更可充分满足企业对于跨国机房管理的需求。

采用单台数字KVM系统,提供认证机制,不依奈任何认证软件可独立运作,用户可以实时地访问权限内的任何一台服务器,且所配备KVM系统支持1个本地和4个远程用户实时的互不干扰访问不通的连接器连接的32台服务器,另外用户可通过设置不通的权限来管理相应权限的服务。

KVM参数

DKXII-432

32端口

4IP

1个用于机架端使用的本地端口

17.3 x 11.4 x 1.75;

9.48lbs;

439 x 290 x 44mm

4.3kg

特点

优点

硬件特点

最高的端口密度

Dominion KX II是真正的下一代切换器,具有先进的硬件及软件基础架构。这种新型的设计可实现新一级的KVM-over-IP性能、可靠性、使用性、兼容性及安全性。

高性能,下一代视频硬件

Dominion KX IIKVM-over-IP引擎采用了Raritan的下一代技术,可为用户提供虚拟的机架边性能。下一代性能包括超快速的屏幕刷新率,1600×1200的远程分辨率,先进的颜色校准性及根据服务器进行视频最优化。

带故障切换的双电源

为了增加稳定性及冗余,Dominion KX II各型号均具有双交流输入,双电源及自动故障切换,以支持企业数据中心内所采用的冗余配电设备。如有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可通过前面板LEDSNMP陷井、日志信息或是通过管理控制器通知用户。

带故障切换的双千兆比特以太网端口

通过采用双千兆比特端口实现冗余,提供高可用性。如有一个以太网交换机或接口卡发生故障,Dominion KX将自动切换至另一端口,继续工作。

连通性特点

同时单、双或四名远程IP用户访问

根据所购买的型号不同,Dominion KX II可同时为一个、二个或四个远程用户提供KVM-over-IP访问路径。Raritan提供了多种型号的KX II,以满足大多数客户的需求及预算。以实现上述功能的同时,还允许完全的、通畅的本地端口访问。

16, 3264服务器端口

通过Cat5型网线,每台Dominion KX II用户最多可连接16台、32台或64台服务器。Raritan是首家提供单通道、双通道及四通道 32端口型KVM-over-IP的生产厂商,同时,也是首家将64端口数字KVM切换器推向市场的生产厂商。

业内首家基于浏览器的本地控制台端口

Dominion KX II采用了业内首例基于浏览器的本地访问方式。通过在本地端口上提供一个通用的基于浏览器的界面及完整的管理功能,KX II可提供一个统一的易于学习的用户体验。

一体化远程电源控制,每台KX II最多可连接8个电源条

用户可对连接至选用Raritan远程电源控条上的服务器进行上电、断电或是循环供电。系统管理员不仅可以对服务器进行远程故障排除,还可以通过点击鼠标对服务器循环供电。通过这种用户友好的远程电源控制功能,每台KX II最多可连接8个电源条。

通用虚拟媒体

KX II各型号产品均具有虚拟媒体

通过在目标服务器上虚拟安装远程驱动/媒体,以实现支持软件安装、远程启动及诊断的优点,现在Dominion KX II的各种型号上均可实现。

可通过CommandCenter安全网关使用虚拟媒体,同样,自持模式也具有虚拟媒体功能。

用户可通过RaritanCommandCenter 安全网关访问虚拟媒体。然而,与其它解决方案不同,对于不使用中心管理系统的客户,虚拟媒体也可独立使用。

广泛支持各种虚拟媒体设备及驱动设备

每台Dominion KX II 均配备有虚拟媒体,使得可以通过CDDVDUSB、内部及远程驱动及映像设备完成远程管理任务。与其它解决方案不同,Dominion KX II支持对硬件驱动及远程安全磁盘映像的虚拟媒体访问功能,以增加系统灵活性及生产率。

通过128位加密,实现虚拟媒体安全性

虚拟媒体进程均采用了128AESRC4方式加密,保证安全性。

客户端访问及控制

通用KVM客户端随时、随地以任意方式访问

Dominion KX II通过业内使用最广泛和范围最为灵活的操作系统、平台及浏览器提供KVM访问,不需要另外的客户端许可证费用或令人头痛的软件许可证。

下一代公共用户界面

Dominion KX II具有一个下一代的基于浏览器用户界面,以增强使用性和提高生产率。此界面在本地端口、远程登录、管理软件及其它Raritan产品上是共用的。使用这一界面能够减少培训时间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Windows Linux Sun/SolarisTM Macintosh多平台访问及控制

Raritan基于Java的客户端可对Windows Linux Sun/SolarisTM Macintosh桌面型电脑提供多平台访问及控制。Raritan的客户端软件支持包括Internet Explorer FireboxMozilla在内的多种主流网络浏览器。

Virtual KVM Desktop™

Virtual KVM Desktop,一种新层次的访问及控制

RaritanVirtual KVM Desktop具有新一代的KVM访问及控制功能,可与目标服务器之间实现一种与直接连接几乎无差别的连接方式。Virtual KVM Desktop的功能基于Raritan的以下创新点:全屏视频、透明键盘处理、灵活的视频缩放及快速的视频切换。

Absolute Mouse Synchronization™(绝对的鼠标同步)

绝对的鼠标同步功能是最终的鼠标同步解决方案。如服务器支持USB鼠标端口,则不需要调节目标服务器上的鼠标设置项。此特点可减少安装时间,增强Dominion KX II的即插即用性能。另外,远程及目标服务器鼠标指针绝不会失去同步。此功能是通过新型的D2CIM-VUSB 虚拟媒体CIM实现的。

1600 x 1200的远程视频分辨率

Dominion KX II提供1600 x 1200的远程及本地视频分辨率,因此,即使是远程用户也可使用当前分辨率较高的显示器工作。

全屏视频显示

通过Dominion KX II全屏视频显示功能,用户感觉看来好像直接连接至目标服务器一样。用户可全屏浏览目标服务器显示页面,不会出现窗口边界或工具栏。

灵活的视频缩放

很多情况下用户可能想缩放显示页面-即拉伸或压缩目标服务器视频显示,以适应客户端的显示窗口。通过Dominion KX II的灵活缩放功能,用户不再受固定尺寸窗口的限制,可以将窗口边界拖拉至想要的尺寸-包括非常小的视图。

软件特点

即插即用设备,安全快速、简易

Dominion KX II是一种完全独立的系统(即设备)。KX II的所有功能特点,其中包括验证及Web访问,均内置于设备内部,不需要使用另外的服务器。

自动颜色标准

Dominion KX II提供了自动和手动颜色校准功能,优化屏幕显示以提供生动、逼真的颜色,增强生产率和降低带宽。

PC共享模式

每台接入的服务器最多可由八名用户连接和远程访问。这种功能对于管理员之间进行合作,实现分组工作,排除服务器故障非常有用。

灵活的带宽控制

视频性能可以优化现有的网络带宽。快速的网络(LAN)访问、更有效地使用带宽和更高质量的视频信息,都能产生更好的性能。KXII也可以在低带宽环境下使用。

安全特点

AES加密

Dominion KX II采用了AES(高级加密标准)加密方式,以增强安全性。

  

AES是通过美国政府批准的加密算法,并由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在FIPS标准197内推荐。

视频及虚拟媒体加密

Dominion KX II除加密键盘及鼠标输入数据外,还对视频流进行加密。

RADIUS, LDAP and Active Directory® 验证

Dominion KX II集成了行业标准的目录服务器,如微软的Active Directory,采用LDAPRADIUS协议。这使得Dominion KX II能够使用原来存在的用户名/密码数据库,实现安全性能。

可设置的强加密检查功能

Dominion KX II具有管理员可设置的强加密检查功能,以保证用户所创建的密码符合企业和(或)政府标准,可抵抗强力破解。

多安全特点

Dominion KX II 提供了包括强加密检查、密码失效、访问控制列表、无效定时器、分组权限、根据端口验证等在内的多种附加安全功能。

管理功能

RaritanCommandCenter整合性

Dominion系列的其它产品相似,Dominion KX II具有与CommandCenter安全网关完全整合的特点,使得企业用户能够将所有的Dominion设备统一到一个单独的逻辑系统内,在一个IP地址上可通过一个单独的管理界面对其访问。Dominion KX II同时还可与新的CommandCenter NOC服务管理设备相整合。

Dominion KX I 兼容性

已经购买了Raritan饱受好评的Dominion KX I 切换器的客户可以继续与新的Dominion KX II同时使用该款产品。CommandCenter安全网关和Raritan的多平台客户端均支持对连接至KXIKXII数字设备的目标服务器及串口设备的无缝访问及控制。

SNMP管理及系统日志

Dominion KX II SNMP代理将重要系统事件的SNMP陷井分发至SNMP管理系统,其中包括新的CommandCenter NOC管理设备。管理员可对SNMP陷井完全配置。同时,还可使用系统日志。

KX II DCIM Firmware升级

Dominion KX II D2CIMs可通过KX II设备进行Firmware升级,以支持新功能和改善性能。这其中包括支持虚拟媒体和绝对鼠标同步功能的新型KX II USB CIM及新型KXII电源CIM

 

标准服务器机柜设计

本机房设计现摆放机柜30台,其中服务器机柜28台,列头柜2台,另考虑核心机房间预留18个机柜位。UPS室电池柜1台(并且预留1台),市电配电柜1台,颜色为黑色。机房总机柜位摆放48台,UPS3台,详见主机房平面布置图。

产品主要规格及参数

主要规格

类型

网络服务器机柜

容量

42U

标准

符合ANSI/EIA RS-310-DDIN41491;PART1IEC297-2DIN41494;PART7GB/T3047.2-92标准,兼容19″国际标准、公制标准和ETSI标准

门及门锁

国际流行的弧形高通风率六角网孔门;可方便拆卸的左右侧门。

材料及工艺

全部选用SPCC优质冷轧钢板制作;厚度:方孔条2.0mm,其它1.2mm;表面处理:脱脂、酸洗、防锈磷化、纯水清洗、静电喷塑

附加功能

可同时安装脚轮和支撑脚,结构坚固,最大静栽达800KG,移动承载350KG;可关闭的上部、下部多处走线通道,底部大走线孔尺寸可按需调整;可选配安装底座,达到固定机柜、底部过线、底部送冷风、防鼠的要求

外观参数

高度

2000mm

宽度

600mm

深度

1000mm


每个服务器配备PDU两套,要求机架式安装。PDU应具备防雷功能,并带有实时显示当前设备功率消耗值以及可以集成到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网络接口,每个PDU模块1210A416A的接口。

  1. 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

环境监控系统概述

机房监控管理平台是随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的,它是机房环境监控管理服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结合的完美体现。在进行系统建设时,采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机房的环境结构、服务需求、设备内容和管理模式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供一个稳定可靠、投资合理、高效方便、舒适安全的机房环境。

环境监控系统建设目标

本次机房动力环境及安防的监控系统,主要监控对象包括:机房电源,精密空调、UPS、温湿度监测、漏水检测、远程报警(短信)、门禁、视频监控、消防监测等,实现7×24×365的全面集中监控和管理,保障机房环境及设备安全高效运行,以实现最高的机房可用率,并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机房监控管理平台要能实现四个目标:

  • 为机房内各系统及设备运行提供高度稳定可靠的监控信息资源;
  • 节省机房运行管理费用,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
  • 确保提高机房管理工作效率并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 系统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适应发展需要,做到具有可扩展性、可变性,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多样化。

系统结构设计


  • 机房监控系统图

如监控系统的结构图所示,整个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现场设备信息采集层、现场监控服务器、本地或远程浏览端。

机房配电监测

监测对像:对配电柜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实现:主要开关状态监视及实现监视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

监测内容:

实时参数:输入电压、输入频率、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频率、输出电流。

报警信息:故障报警。

UPS监测

监测对像:对配电机房内的UPS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实现:需要UPS提供智能通讯口(RS485口及正确的通讯协议),用数据线将UPS直接连接到DEMS系列动力环境集中监控主机的串口上,监控主机可以直接查看UPS的各项运行参数、工作状态、报警信息。如果UPS本身带网络口,将其连接到与DEMS系列动力环境集中监控主机所在的同一子网内。即可与其进行实时通讯。(也要有厂商提供正确通讯接口及通讯协议)

监测内容:

实时参数:输入电压、输入频率、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频率、输出电流、电池温度、电池电压、电池充电程度等。

工作状态:旁路工作状态、在线状态、电池供电状态、电池充电状态等。

如监控系统的结构图所示,整个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现场设备信息采集层、现场监控服务器、本地或远程浏览端。

机房配电监测

监测对像:对配电柜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实现:主要开关状态监视及实现监视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

监测内容:

实时参数:输入电压、输入频率、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频率、输出电流。

报警信息:故障报警。

UPS监测

监测对像:对配电机房内的UPS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实现:需要UPS提供智能通讯口(RS485口及正确的通讯协议),用数据线将UPS直接连接到DEMS系列动力环境集中监控主机的串口上,监控主机可以直接查看UPS的各项运行参数、工作状态、报警信息。如果UPS本身带网络口,将其连接到与DEMS系列动力环境集中监控主机所在的同一子网内。即可与其进行实时通讯。(也要有厂商提供正确通讯接口及通讯协议)

监测内容:

实时参数:输入电压、输入频率、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频率、输出电流、电池温度、电池电压、电池充电程度等。

工作状态:旁路工作状态、在线状态、电池供电状态、电池充电状态等。

报警信息:输入越限报警、输出过载报警、电池异常报警、整流器故障报警、逆变器故障报警等。

注意UPS监测的内容需要根据UPS所提供的协议而略有变化,上面的内容只作参考。UPS一般不进行远程关机控制,以免发生意外。

精密空调监测

监测对像:对机房内的精密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实现:精密空调是智能型的设备,其自带智能通讯口或智能通讯卡。将空调的智能接口连接DEMS系列动力环境集中监控主机的智能串口上。监控主机通过设备的地址码不同来区分是哪一台空调,可以对每台精密空调进行参数状态查询。

监测内容:回风温度、回风湿度、回风温湿度限值、温度设定值、湿度设定值、加热器运行状态、制冷器运行状态、除湿器运行状态、压缩机高低压报警、主风扇过载报警、滤网堵塞报警等。

注意空调的所有监测参数具体情况依据空调厂商提供的通讯协议略有变化

温湿度监测

监测对像:对机房内重要区域的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实现:温湿度传感器采用TH-802P网络型传感器,该设备为RS485信号,而且设备可以设置地址码,每个传感器上面有液晶屏显示。在每两个传感器之间用8芯网线连接,再与DEMS系列动力环境集中监控主机的智能串口连接,系统通过传感器不同的地址码来区别每个位置的传感器。并且在系统中的电子地图可以标识其位置。也可以以柱面图形方式显示。每台传感器监控的范围为20~30

监测内容:同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机房内的温度、湿度信号,实时显示温度、湿度变化情况。

漏水监测

监测对像:对机房内的精密空调的冷凝水出水管的位置进行监测,且实时报警。

监测实现:在机房内精密空调下方一周铺设漏水感应线,将感应线接到漏水控制器上,再将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接到DEMS系列动力环境集中监控主机的DI输入模块上。这样当漏水感应线,有水时。系统会立即报警。通知机房管理人员。

监测内容:实时检测并记录漏水报警情况。


消防监测

限于消防法规,集成消防系统时只监测不控制。
项目中使用的是气体消防系统,所使用的气体消防系统可以提供干接点信号给监控系统,以用于反应报警状态,设计采用开关量采集模块将消防控制箱的干接点变化信号送到监控服务器,实时监测机房的消防报警情况。
同时系统支持与CCTV、门禁系统的联动,可以实现在消防报警时相关位置的门自动开启、自动弹出实时视频画面等。

门禁监测与视频监测

通过对采集数据与数据库内相关设定数值进行对比,当采集数据与设定值不符时,触发相关系统动作,从而实现联动功能。另外,系统提供图形动态逻辑组态功能,以图形化界面方式实现逻辑定义,从而更方便的实现联动功能。

系统支持与视频子系统的联动控制,比如门开启后自动联动摄像机进行录像等。

系统支持与动力环境监控子系统的联动控制,比如双路火警信号发生,满足触发条件时,门禁系统可即时联动控制所有门开启。

  1. 气体消防及报警系统

气体消防工程概述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根据机房的等级设置相应的灭火系统,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和《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以及《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附录A 的要求执行。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主机房应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B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主机房,以及A 级和B 级机房中的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电池室,宜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也可设置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本次机房是按B级机房设计,考虑现场情况,单独为主机房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消防系统。

消防设施

  • 采用无管网式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同时设置两种火灾探测器,且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灭火系统联动。
  • 灭火系统控制器应在灭火设备动作之前,联动控制关闭机房内的风门、风阀,并应停止空调机和排风机、切断非消防电源等。
  • 机房内应设置警笛,机房门口上方应设置灭火显示灯,灭火系统的控制箱(柜)应设置在机房外便于操作的地方,且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装置。
  • 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及设施应采用经消防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水强度、作用面积等设计参数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的有关规定执行
  •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设置单独的报警阀组。
  •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手提灭火器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灭火剂不应对电子信息设备造成污渍损害。

    安全措施

  • 凡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采取防鼠害和防虫害措施。

    气体消防工程设计

    七氟丙烷又称FM200HFC227-ea,常温下为气态,无色、无味、不导电、无腐蚀、无环保限制,大气存留期较短。其灭火机理为中断燃烧链,灭火速度快,这对抢救性保护精密电子设备、数据储存设备、通讯设备及贵重物品非常有利,喷射时并不影响能见度和人员逃生,喷射延时一般为10s30s,以便疏散防护人员,是目前被认为替代卤代烷的理想产品。适用于计算机房、档案馆、贵重物品库、通讯机房等空间较小的防护区。

    随着保护大气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实施,卤代烷(哈龙)灭火系统的逐步淘汰,各种洁净气体灭火剂相继涌现,其中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是综合性能比较优秀的一种。

    本机房的灭火方式采用无管网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具有轻便、可移动、安装灵活的特点,外表美观,不破坏防护区内的整洁。当火灾发生时,本装置可通过顶部喷头向防护区喷射灭火剂,因此灭火效率高、速度快

    针对该工程的具体情况,整体设计方案如下:

  • 在机房设置一套由消防报警器、温感和烟感组成的自动报警系统和一套无管网气体(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此报警系统具备与大楼总报警系统连接的模块和通信接口。
  • 设置电源应急开关,在火灾发生时立即切断机房总配电柜电源。该应急开关既可与自动报警系统联动,也可以手动。
  • 在选择机房内设备、元器件、导线、电缆等的品种、规格时充分考虑它们的过载能力和防火阻燃性能,防止因过热导致温升过高而引起火灾。
  • 火灾报警系统及自动灭火系统与空调、新风、排气系统联动。
  • 选择机房内材料时充分考虑其阻燃能力。
  • 火灾报警设备选用联动报警控制器。温感和烟感设置于天花板向室内一侧。消防设备采用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当火灾报警系统检测到有火情时,灭火剂储瓶将自动开启阀门,此后灭火剂由喷头喷射而进行灭火。
  • 设置2个气体灭火紧急启动停止按钮,安装在主机房外墙上。
  • 设置2个声光报警器及3个气体喷放指示灯,安装在主机房出口
  • 气体喷放指示灯是灭火控制器接到气体管路上的压力开关动作后的返回信号来控制的。

    七氟丙烷灭火剂的特点

  • 清洁 
    蒸发后不留任何残渣
  • 无害
     良好的气相电绝缘性
  • 环保  ODP为零,ALT接近于零
  • 高效
     良好的灭火效能

    1、常温下以低压液相储存,”应用量相对容积比”较低,因而储瓶间占地面积小,节约建筑投资。

    2 、七氟丙烷药剂的各项性能安全可靠,符合环保要求,更适合做长期投资。

    3、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在国际上有较成熟的使用经验,技术可靠,并有相应标准和规范。

    4 、可以设计成组合分配系统,节约投资。

    5 、灭火效率较高,其用量是二氧化碳灭火剂量的1/31/4

    6 、七氟丙烷灭火剂的有效期储存期较长(大于30年)。

     

  1.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说明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

所有技术的应用,都要涉及传输系统。但是各种设备的传输介质不同,接口方式不同,都给信息系统的布线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为此,综合布线系统应运而生,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布线系统,能连接电脑数据、电话语音和视频信号,并借助相配的接续装置与通信设备及其他各类管理信息相联系;同时具有对外界联络通信的能力,而且可以按实际需求随意更换网络的连接方式,真正达到了设施不同,而传输介质相同,且完全兼容的目的。

设计原则

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在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调整和使用;

先进性:系统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不但能满足当前的要求,而且要能满足将来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适用性: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满足办公、会议的管理和使用功能要求;

开放性:系统完全满足国际上对开放式系统定义的原则:具有互操作性、可伸缩性和可移植性。

灵活性: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多媒体终端。

扩充性:布线系统应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展进去;

管理性:统一考虑计算机网络通信、ISDN综合业务服务,对所有的网络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器、集线器、桥接器等)、ISDN网络终接设备(如NT1、NT2等)进行统一布局,最终实现对各种设备的易维护性、易管理性、易扩充和升级性。

标准性:满足最新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安全性和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经济性:在实现先进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达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设计依据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DBJ 13-3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

《邮电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26-1997

EN50173(欧洲布线标准)

ISO/IEC 11801(国际布线标准)

EIA/TIA 568A(美国布线标准)

机房平面图及甲方要求    

六类配线架

产品参数:

模块插拨次数:1000次以上

接触电阻:最大值14mΩ

绝缘电阻:最小值12500 mΩ

耐压测试:DC 1000V1min不击穿

250MHz(频率)下测试所得性能:

衰减:0.18dB

近端串音:47.9 dB

远端串音:40 dB

回波损耗:最小值17.4dB 、21.2 dB

物理特性:

IDC/110 组合式插座

插拔寿命:至少 750 次重复插拔插头

插口接触力:至少100g

插头保持力:至少133N

工作温度范围: 0 至60 ℃

存储温度范围: -40 至66 ℃

湿度: 5%至95%(无冷凝)

材料:高质量 94V-0 热塑材料

高度: 24 口 4.83cm

宽度: 48.26cm

深度: 4.06cm

电气特性:

直流电阻: <0.1 ohm

直流电阻不平衡值 : < 5m ohm

面板厚度1.473-1.600mm(0.58-0.63〃),宽度19英寸

纸盒包装/单位(套)

六类网线

物理特性:

导线:—23AWG solid bare copper
  绝缘体:单体042in/整体20in
  外皮:FR PVC
  重量:261bs/mft

电气特性:

阻抗:100ohms±15﹪,IMHzto 600MHz
  传输延迟:536ns/100m max.@250MHz
  延迟偏移:45ns max
  导体电阻:66.58 ohms max/km
  电容:5.6NF max/100m
  直流电阻:≤7.55Ω
  耐压:300 volts AC or DC
  弯曲半径:1英寸(4倍电缆直径)
  额定速率:70 nom
  /NEC等级:CMR
  认证:获UL listed file no.E154336
  工作环境温度:—20℃至60℃范围
  储运环境温度:—20℃到80℃之间

光纤配线架

特点:

1、光纤端接解决方案分为24位机柜安装光纤配线架;

2、不使用安装支架时, 24位光纤配线架单独使用时可以直接安装于墙面上;

3、当使用安装支架时, 24位光纤配线架可以直接安装于19英寸标准机柜;

4、盒盖可以遮护整个光缆和终端器件;

5、全钢壳体,喷塑处理,美观大方

光纤跳线

1、光纤跳线及尾纤的光纤芯数和物理结构可按客户特殊要求定制;

2、高回波反射损耗,低插入损耗;

3、使用高精密度陶瓷插芯,耐拔插次数可达千次以上;

4、精密研磨并全数检测,确保性能最好;

5、采用高精度氧化锆和高磨光磷青铜套管,确保良好的物理承接力和插接能力;

6、日本原装陶瓷芯,由高精度研磨机磨制,表面抛光技术,确保极低的插入损耗和反射损耗,插入损耗 < 0.2dB

7、环境温度变化时性能保持稳定,因此连接器的温度特性很好,在-40℃至+80℃,插入损耗变化≤+0.1dB

8、提供多种接头,分别有SCSTFCLCMT-RJ等,适用于多模和单模连接器,应用于光纤数据传输和通信系统。

系统设计

机房布线方式:考虑今后的扩展性,机房内部布线系统在每个机柜上提供一个24UTP配线架、每两个机柜配置一个24口光配线架,用来提供服务器网络接入以及存储设备接入。

材料选用:UTP线缆采用非屏蔽四对双绞线,光纤通信选用多模光纤产品。

线缆选用开放式网络桥架敷设,弱电上走线,强电下走线。为了考虑机房往后更好更方便的扩容,所有预留机柜的地板下静压箱都封闭好,电缆,插头连接到每一个预设机柜位置的地板下,做到扩容时,只要机柜设备安装好,就能立即运行设备,最短的时间让设备为公司所使用,最快的产生效益。

  1. 附录1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A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备注

A

B

C

机房位置的选择

距离停车场

不宜小于20m

不宜小于10m

距高速铁路或高速公路的距离

不宜小于800m

不宜小于100m

不包括各场所自身使用的机房

距离飞机场

不宜小于8000m

不宜小于1600m

不包括各场所自身使用的机房

距离化学工厂中的危险区域、垃圾填埋场

不应小于400m

不包括化学工厂自身使用的机房

距离军火库

不应小于1600m

不宜小于1600m

不包括军火库自身使用的机房

距离核电站的危险区域

不应小于1600m

不宜小于1600m

不包括核电站自身使用的机房

有可能发生洪水的地区

不应设置机房

不宜设置机房

地震断层附近或有滑坡危险区域

不应设置机房

不宜设置机房

高犯罪率的地区

不应设置机房

不宜设置机房

环境要求

主机房温度
(开机时)

23℃±1

1828

不得结露

主机房相对湿度
(开机时)

40℃~55

35℃~75

主机房温度
(停机时)

535

主机房相对湿度(停机时)

40℃~70

20%80%

不得结露

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
(开、停机时)

5/h

  

10/h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开机时)

1828℃、35%75%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停机时)

535℃、20%80%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湿度

1525

建筑与结构

抗震设防分类

不应低于乙类

不应低于丙类

不宜低于丙类

——

主机房活荷载标准值(KN/


组合值系数0.9 810 频遇值系数0.9 准永久值系数0.8

根据机柜的摆放密度确定荷载值

主机房吊挂荷载
KN/㎡)

1.2

不间断电源系统室活荷载标准值
KN/㎡)

810

电池室活荷载标准值(KN/㎡)

16

蓄电池组双列4曾摆放

监控中心活荷载标准值(KN/㎡)

6

钢瓶间活荷载标准值(KN/㎡)

8

电磁屏蔽室活荷载标准值(KN/㎡)

810

主机房外墙设采光窗

不宜

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高度

不宜小于400mm

作为空调静压箱时

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高度

不宜小于250mm

仅作为电缆布线使用时

屋面的防水等级

空气调节

主机房合辅助区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设置空调见闻系统

主机房保持正压

冷冻机组、冷冻合冷却水泵

N+X冗余
X=1N)

N+1冗余

N

机房专用空调

N+X冗余
X=1N) 主机房中每个
区域冗余X

N+1冗余
主机房中每个区域冗余一台

N

主机房设置
采暖散热器

不应

不宜

允许,但不建议

电气技术

供电电源

两个电源供电
两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两回线路供电

变压器

M1+1)冗余
M=123……)

N

用电容量较大时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供电

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

N或(N+X)冗余
X=1N)

N 供电电源不能满足要求时

不间断电源系统的供电时间满足信息存储要求时,可不设置柴油发电机

后备柴油发电机的基本容量

应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空调和制冷设备的基本容量、应急照明和消防等涉及生命安全的负荷容量

柴油发电机燃料存储量

72h

24h

不间断电源系统配置

2NMN+1
冗余(M=234……)

N+X冗余 (X=1N)

N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备用时间

15min 柴油发电机作为后备电源时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调系统配电

双路电源(其中至少一路为应急电源),末端切换。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双路电源,末端切换。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电子信息设备供电电源质量要求

稳态电压
偏移范围(%

±3

±5

稳态频率
偏移范围(Hz)

±0.5

电池逆变工作方式

输入电压波形
失真度(%

5

电子信息设备正常工作时

零地电压(V)

2

应满足设备使用要求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

04

010

不间断电源系统输入端THDI含量(%

15

339次谐波

机房布线

承担信息业务的传输介质

光缆或六类及以上对绞电缆采用1+1冗余

光缆或六类及以上对绞电缆采用3+1冗余

主机房
信息点配置

不少于12个信息点,其中冗余信息点为总信息点的1/2

不少于8个信息点,其中冗余信息点为总信息点的1/4

不少于6个信息点

支持区信息点配置

不少于4个信息点

不少于2个信息点

表中所列为一个工作区的信息点

采用实时智能管理系统

线缆标识系统

应在线缆两端打上标签

配电电缆也应采用线缆标识系统

通信线缆
防火等级

应采用CMP级电缆,OFNPOFCP级光缆

宜采用CMP级电缆,OFNPOFCP级光缆

也可采用同等级的其他电缆或光缆

公用电信
配线网络接口

2个以上

2

1

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

空气质量

含尘浓度

  

离线定期检查

空气质量

温度、相对湿度、压差

温度、相对湿度

在线检测或通过数据接口将参数接入机房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中

漏水检测报警

装设漏水感应器

强制排水设备

设备的于运行状态

集中空调和新风系统、动力系统

设备运行状态、滤网压差

机房专用空调

状态参数:
开关、制冷、加热、加湿、除湿
报警参数:

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故障、压缩机压力、加湿器水位、风量

供配电系统
(电能质量)

开关状态、电流、电压、有功功率、功率因数、谐波含量

根据需要选择

不间断电源系统

输入和输出功率、电压、频率、电流、功率因数、负荷率;电池输入电压、电流、容量;同步/不同步状态、不间断电源系统/旁路供电状态、市电故障、不间断电源系统故障

根据需要选择

电池

监控每一个蓄电池的电压、阻抗和故障

监控每一组蓄电池的电压、阻抗和故障

柴油发电机系统

油箱(罐)油位、柴油机转速、输出功率、频率、电压、功率因数

主机集中控制和管理


采用KVM切换系统

发电机房、变配电室、不间断电源系统室、动力站房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视频监视

入侵探测器

机械锁

紧急出口

推杆锁、视频监视控制中心连锁报警

推杆锁

监控中心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视频监视

机械锁

安防设备间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

入侵探测器

机械锁

主机房入口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视频监视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视频监视

机械锁
入侵探测器

主机房内

视频监视

建筑物周围和停车场

视频监视

适用于独立建筑的机房

给水排水

与主机房无关的给排水管道穿越主机房

不应

不宜

主机房地面设置排水系统

用于冷凝水排水、空调加湿器排水、消防喷洒排水、管道漏水


主机房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采用洁净灭火剂

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电池室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主机房设置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电池室设置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主机房、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电池室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采用预作用系统

采用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

作为早期报警